遗传因素
如果父母或家族中有肥胖的人,那么个体从遗传角度就可能有较高的肥胖倾向。因为遗传会影响身体的代谢率、脂肪分布和储存等机制,使得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下,这类人可能更容易堆积脂肪,从而从小就开始发胖,并且较难摆脱肥胖状态。
饮食习惯
热量摄入过多 :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甜品、饮料等。这些食物在日常饮食中占比较大,导致总热量摄入远远超过身体消耗的热量,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比如孩子经常吃汉堡、薯条、喝碳酸饮料,很容易热量超标。
饮食结构不合理 :主食摄入过多,蔬菜、水果、优质蛋白等摄入不足。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会使血糖迅速上升,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脂肪合成。而且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正常新陈代谢和肌肉的增长,肌肉量少也会使基础代谢率降低,不利于消耗热量。
进食速度过快 :进食太快,大脑不能及时接收到饱腹感的信号,容易导致进食过量,长期如此会使热量摄入过多而肥胖。
运动不足
久坐不动 :现在的生活方式使得很多孩子从小就长时间坐着,无论是学习、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都大大减少了身体活动量。例如一些孩子一放学就坐在书桌前写作业、玩手机,很少出门活动。
缺乏运动兴趣 :本身对体育运动缺乏兴趣,或者没有养成运动的习惯。像有些孩子觉得运动很累或者没有意思,宁愿待在室内,这样就很难消耗掉摄入的热量,容易导致肥胖。
心理因素
情绪性进食 :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情绪问题,如压力大、焦虑、孤独等而通过进食来缓解情绪。比如考试前紧张,就会吃很多零食来安慰自己,这样长期下来就会摄入过多的热量。
心理创伤 :经历过一些心理创伤后,部分人可能会通过囤积脂肪来增强安全感,从而导致体重增加。例如经历校园欺凌等不良事件后,心理受到影响,开始无节制地吃东西。
生理因素
内分泌失调 :某些内分泌疾病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脂肪分布。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会使身体的代谢速度变慢,消耗的热量减少,而导致体重增加;又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疾病,也会引起身体的脂肪代谢异常,使人肥胖。
睡眠质量差 :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佳会影响身体的激素水平,如降低瘦素的分泌和增加饥饿素的分泌,使人更容易感到饥饿,从而导致进食量增加,进而引发肥胖。例如有些孩子晚上熬夜,白天精神不好,晚上又因为疲劳而吃很多东西来补充能量。
来源: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