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批从海外抢救回来的简牍入藏北京大学,这是继云梦睡虎地秦简、岳麓秦简之后又一重大秦代简牍发现。按照考古学惯例,它们被命名为“北大秦简”。这批简牍有哪些珍贵记载?将为我们揭示多少前所未知的历史往事?5月17日晚8点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第二季第六期将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解码北大秦简中的文明密码,展现一幅鲜为人知的秦代社会生活图景。
揭秘一个个“首次发现”
在简牍里看秦人的烟火日常
北大秦简共计700余枚,主要以秦隶书写,抄写年代大约在战国末期至秦始皇时期,包含《制衣》《公子从军》《算书》《道里书》《隐书》《酒令》等20余篇文献,涉及古代政治、地理、社会经济、数学、医学、文学等诸多领域,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出土秦简中实属罕见。
本期《简牍探中华》,主持人龙洋将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谷曙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研究员杨博、北京大学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所馆员王景创,共同解读北大秦简中的文化精髓,让秦代社会的面貌更加清晰、饱满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作为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王朝,秦朝的历史地位不言而喻,但由于存在时间短暂、曾推行焚书政策等原因,秦朝留给后世的文献资料极为有限。北大秦简中众多失传2000多年的文献,突破以往出土秦简以法律文书、行政文书等实用书籍为主的格局,极大丰富了今人对秦代的印象。
出土文献里最早的“情书”写了什么?2000多年前的谜语你能猜出几个?本期节目将解读北大秦简中首次发现的秦代文学作品《公子从军》《酒令》《隐书》、首次发现的秦代服饰文献资料《制衣》、首次发现的关于中国早期数学思想史的《算书》,以及其他大量首次发现的内容,陪伴观众从字里行间感受当时人们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真实鲜活的烟火日常。
2000多年前古人就有“雾化”药方?
独家揭秘北大秦简最新研究成果
关注“央视一套”视频号
更新时间:2025-05-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