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摊牌了!郭台铭做梦也没料到,大陆市场赏饭吃的时代结束了

话说郭台铭这位台湾企业家,当年在大陆赚得盆满钵满,还放话说自己给大陆人提供饭碗,结果如今形势大变,他得靠大陆市场续命。过去几十年,大陆制造业从起步到腾飞,吸引无数外资进来淘金,可现在本土实力上来了,外企想走想留都得看我们的节奏。郭台铭的富士康就是活生生例子,从狂妄到低调回归。

郭台铭大陆发家狂言往事

郭台铭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开始瞄准大陆机会,那时候他带着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开设第一家工厂,利用这里的优惠政策和劳动力资源,逐步把生意做大。

到了九十年代,他的工厂扩展到多个沿海城市,生产电子产品零部件,订单源源不断。进入新世纪,苹果公司成为大客户,2010年富士康在河南郑州落地iPhone组装线,这一步让他公司规模暴增,营收直线上升。

话说回来,富士康在全国建起47个工业园区,覆盖28个省市,雇员数量达到百万级别,郭台铭本人也连续四年登上台湾富豪榜首位,还进入全球福布斯排行。

靠着大陆完整的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口,一条龙服务高效得很,苹果手机零部件有80%在这里生产,近千个基地中只有30个在外地。我们模具制造技术领先,能做到微米级精度加工,工程师队伍庞大,广东一省就有20多万相关人才,优势让外资离不开。

郭台铭尝到甜头后,口气越来越大,在公开场合宣称自己给大陆赏饭吃,如果北京不听话,他就搬走工厂,大陆怕他而非他怕大陆。

再说,2010年代中期,他开始全球化布局,但大陆仍是核心,业绩大部分靠这里支撑。富士康年营收达到数万亿新台币,郭台铭在股东会上宣布扩张计划,却忽略了大陆制造业升级的步伐。本土企业如比亚迪异军突起,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427万辆,蝉联全球头筹。中国制造业连续15年规模世界第一,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7%,占工业比重超三成。

这样一来,外企的依赖性越来越明显,郭台铭那些狂言渐渐显得不合时宜。毕竟,中国大陆从单纯加工地变成创新中心,政策支持和技术积累让产业链自给率提升,外资想单方面掌控已不可能。

海外扩张碰壁无奈回归

就这样,郭台铭决定分散风险,2018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州启动超级工厂项目,初始投资100亿美元,计划生产液晶面板。美国政府给出丰厚条件,当地许诺补贴28.5亿美元,预计创造13000个就业岗位。

可项目推进中,劳动力成本高企,环保要求严格,补贴大幅缩水到8000万美元,七年过去投资只剩6.72亿美元,就业岗位仅1454个。到2021年,工厂大幅缩减,2024年微软接手部分土地建AI中心,富士康出售资产,美国梦彻底破碎。

话说回来,转战印度本以为能复制大陆模式,那里人口多,劳动力廉价,郭台铭满怀期待建起iPhone工厂。结果基础设施落后,电力供应不稳,物流效率低,原材料成本高,工人技能不足,罢工事件频发。

于是,2023年7月,富士康退出与Vedanta的1400亿印度芯片工厂合资计划,原因是项目进展缓慢和技术标准不符。

2024年,印度工厂只生产3000万台苹果手机,占全球产量13%,远低于预期。印度政府补贴拖延,还以劳工待遇和环境问题为由罚款,富士康屡屡吃亏。

2025年7月,又要求300名中国员工撤离印度iPhone工厂,中国相关部门限制技术流向以维护本土竞争力。这样折腾下来,郭台铭的全球化之路处处碰壁,没有地方比得上大陆的产业链完整性和效率。

结果呢,不到两年时间,富士康卷土重来大陆,2024年7月宣布在郑州投资10亿元建新事业总部,聚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AI设备。2025年2月27日,郑州郑东新区举行开工仪式,河南省省长王凯与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共同出席,郭台铭也现身现场。

这次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大陆“3+3”战略新事业总部,整合资源布局新兴产业,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富士康还计划招聘5万员工,扩大产能,但主动权已不在郭台铭手里。

中国占富士康全球产能65%,离开这里连苹果订单都难保。苹果供应链中,中国厂商占比仍高达80%,尽管有向印度和越南转移趋势,2025年第二季度印度组装iPhone占美国进口44%,中国降至25%,但整体制造基地84%在中国大陆建厂,大陆企业占苹果Top200供应链24%。

郭台铭的回归,正是海外挫败后的无奈选择,他当年那些话如今被现实无情打脸。

中国制造崛起

再说,中国制造业崛起让全球格局大洗牌,已成为世界工厂No.1,2025年预计占全球制造业45%份额,相当于美日德三国总和的两倍。苹果公司深度依赖这里,从设计到组装,“中国+N”布局虽在推进,但大陆仍是核心,关税大战下区域化供应网络构建中,中国工程师和精密技术无人能替。

富士康2024年业绩增长11%至6.86亿新台币,主要靠AI设备制造,而客户多在中国有庞大业务的企业,绕不开大陆市场。

郭台铭别无选择,只能顺势合作,避免重蹈傲慢覆辙。本土企业如立讯精密与苹果深化伙伴关系,比亚迪等领跑新能源汽车,掌握全产业链和技术优势。

好好珍惜机会,奉劝以郭台铭为首的一众老板,好自为之。我们在国际制造业行列中角色稳固,破茧成蝶般发展,科技革命深耕本土,高端制造当属第一。

苹果等巨头乖乖回我们地盘,郭台铭的富士康在2025年还能不能像原来那样吆喝,就得看他怎么调整心态。毕竟,中国市场赏饭吃的时代结束了,外企想立足,得尊重规则,融入发展大局。

企业要长远,得跟上节奏,别再自视过高。大陆的大门始终敞开,但饭碗得自己端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6

标签:财经   大陆   时代   市场   印度   工厂   中国   苹果   苹果公司   本土   全球   精密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