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得是985,不然这个大学就不供我读!”
当一脸稚气的18岁湖南男孩,找到记者大吐苦水时,大家的心里全都莫名升起了股子邪火。
可真当记者见完孩子父母,了解完事情的全貌后,却是半天都说不上一句话来,甚至潜意识里都还有点,认同这对父母的做法。
那么,为啥孩子考了575的高分,家长却是一顿苛责?而父亲最后给出的3条出路,又都是啥呢?
近几天,新生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想必快要被一一送达了,可应届高考生小凯(化名),却是浑没有半点期待的喜悦。
因为他不光是大学没有着落,就连家门也进不去了。
甚至于,父母为了赶他离开家,竟然在大夏天里,把电暖炉都24小时开着,只为在最短时间内,耗光电卡上的余额,然后通过家里没电的方式赶他离开。
但哪怕是这么极端了,父母还是觉得不保险,最后索性将家门的密码,在不告知他的情况下给改了。
就这么的,小凯彻底有家不能回了。
骤听完孩子的讲述,记者第一反应就是,家长做的有些过了,哪怕就算是和孩子有啥矛盾,也不至于用这么极端的手段。
于是,在电话征得父母的同意后,小凯带着记者去往了父母的工作地点。
乍一见面,孩子的家长就起身,给记者拿杯子倒水,无论言谈还是举止,全都透露着有教养、有内涵。
照理说,这样的家长不应该无缘无故的做出反常举动,而随后的对话,也果然是印证了这一点。
孩子说的确实是事实,可他却没有说完事实的全部!
原来,小凯之所以被赶出家门,之所以高考575分,父母却是不供他上大学,全都是沉迷手机惹的祸。
并且这个矛盾,也不是积攒了一天两天了。
在其父亲口中,小凯这孩子,打小一直很聪明,不光自主性强,学习上也是很努力。
所以身为父母,也是竭尽全力的在学业上替他铺路,早在他六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安排他从县城去往,师资条件更好的长沙读书。
后面为了陪读,身为父亲的他,更是专门去望城重新找了工作,并且这一陪读就是5年的时间。
好在当时的小凯也确实争气,初升高直接考上了,长沙四大名校之一的,长郡中学。
并且在高一的时候,成绩还来到了校内前百名。
要知道长郡中学的本科升学率,常年维持在99%左右,全校每年清北的录取人数,都在大几十名左右。
可以说,按照小凯高一的成绩,他稍稍加把劲,完全是有机会冲击清北高校的。
而这样的表现,也让异地陪读的父母,感到格外的高兴和欣慰。但未曾想到的是,一切都因为个手机而变了。
高一下学期的时候,小凯突然向父母表示,他需要一部手机来辅助学习。
尽管当时的夫妻俩觉得,孩子住校带手机不合适,可依然没敌过软磨硬泡,还是在高二开学前给孩子安排了。
当时把手机交给孩子时,俩人也不是没想过,手机会不会耽误孩子学业,可此前儿子不错的自主性,最终给了他们错觉。
儿子带手机上学刚刚半年不到,后遗症就出现了。
不光是成绩上一落千丈,从校内100名滑至600名开外。就连班主任的话,也是浑然不听了,晚上不睡早晨不醒,晚自习缺席,上课偷玩手机。
可以说是,完全沉迷了进去。当然这中间,父母也是苦口婆心的劝过他,保证书也是写了不止一份,但结果却是依旧我行我素,没起到丝毫的作用。
眼看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夫妻俩一合计,在放假的时候,找机会没收了他的手机。
可不成想,儿子却是彻底“发了疯”。
将家里的能看到的电器、桌椅,全都砸了个稀碎,还将屋里的网线、电线一一绞断,当然他自己屋里的除外。
一通霍霍之后,小凯偷跑到了老家投奔爷爷奶奶,但却是依旧不安生。
他居然写了份遗书,要死要活的威胁父母,打算将手机再次要回来。
眼看孙子要失控,老人也是吓得不轻,连夜将孩子给送了回来。
就这样,事情越闹越不可收拾,小凯整个人的状态完全不对了,近乎迷恋的离不开手机。
父母也是想尽办法,好言相劝、拳脚教育,几乎普通家长能想到的法,他们俩全都用了,可小凯依然我行我素。
甚至,他还固执的认为,是父母在干涉自己的生活,左右他的想法。
眼看孩子油盐不进,夫妻俩也是逐渐的心灰意冷,索性由得他去吧,就这么的,小凯稀里糊涂的混到了高考前。
考完结束后,小凯自己估分能到600多,可成绩出来后,却是物理类575分。
照理说,这个成绩远超湖南本科线,也能在省内排到3万名以里,可要是考虑到他就读的是长郡中学的话,那这成绩真的不应该了。
因为这个分数搁他们学校,真的只能算是垫底倒数般的存在。
好好的天胡开局,却硬生生被孩子自己,给搞成这副惨淡模样。
最关键的是,他至今都没有意识到沉迷手机的害处,也依然没有自制力管控自己。
所以这也是,父母为啥不供他去大学的根本原因,他们害怕儿子离家去了大学后,更加肆无忌惮的玩手机,然后再一次荒废4年。
当然了,身为父母也不做不到完全的绝情,还是给儿子留了几条出路。
第一个选择就是,在家里听话听劝,每晚11点后上交手机给父母,天亮后在拿回去,等父母觉得他通人性讲得通道理后,在考虑复读还是上大学,又或者外出工作的事。
第二个选择则是,父母彻底不理他,他自己在当地县城找个班上,自己挣钱养活自己。
至于第三个选择就是,他若感觉县城工资太少,地方太小的话,父亲可以出钱帮他买去大城市的车票,也可以提供适当的资金帮助,然后他就自己去大城市闯荡,混成啥样都靠自己把握。
眼看父亲摆出的三条路,小凯也是陷入了两难,他既不想在父母的眼皮下,又没有能力独自生活,只能说是很纠结。
而评论区的网友们,却是难得没有站队孩子这边,反而近乎一致的认同起父母的做法来。
如今,小凯已经向父母妥协,至于能否真正的摆脱手机成瘾,估计还得是需要时间来检验。
不过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确实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了,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事是咋看待的呢?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