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全国的5个墓,现在去过两个:“推敲”下安岳荒郊野外的这个

在安岳参观完圆觉寺,本来就要离开的,但是我翻地图的时候,无意发现了不远处有个贾岛墓,顺路的事,那就去看看。

记得去年秋冬我去富平县曹村乱转,就看到那里有个才整修的贾岛墓,后来查资料,知道全国有几处贾岛墓,但是安岳的这个比较靠谱。

没想到,这次来我误打误撞。

车子穿过吵闹的城区,很快就到了郊外,越走越荒僻,虽然这里有条路叫做贾岛路,但要是没有导航,估计这里真是不好找。

拐入一条窄窄的路后,导航显示贾岛墓就在附近,看标识就是从这个台阶走上去,刚好台阶对面有个汽修厂,就打招呼停车在汽修厂里。

走上去是安静的水泥路,看着也是新铺不长时间,今天有小雨,幸亏这里铺路了,不然这里就成了“水泥”路。

路两边还有石头,上面有“推敲”二字,或者是“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一类贾岛的名篇。

贾岛61岁时迁来普州(今四川安岳县),任司仓参军。在这里待了三年后,朝廷升贾岛为普州司户参军,未受命而身先卒,终年64岁。

据说当时遗体安葬在安岳县城南安泉山麓。清乾隆年间,安岳县令徐观海在墓前建造“瘦诗亭”。后来的县令斐显忠又进行重建,并立牌坊。

贾岛是北京房山人,也被派任剑南道东川遂州长江县(今四川遂宁市蓬溪县)主簿,世称“贾长江”。所以这两个地方都有贾岛墓,加上安徽当涂和陕西富平,也就是有五处了。

我向来认为名人墓名人故乡不要论什么真假,只要不是争什么“西门大官人”的故乡,都行。想想名人故乡名人墓旁边长大的小朋友,知道自己身边有个名人,这个小朋友长大肯定是很骄傲的。

再说,贾岛是这么一个有名的诗人,这么一个有故事的诗人,和朋友讲讲“推敲”的故事,也是很风雅的。

一百多米后,就在路的尽头看到一个亭子样的建筑,旁边还有一些石墙。

石墙上是对贾岛的生平介绍,还有一些他有名的诗。

迈上几步台阶,就是远看的建筑物,像是新修的,但是里面有很多老石碑。

查资料说墓前有清代建的瘦诗亭,内陈历代文人吊唁贾岛的石刻诗文。其友苏绛撰立“贾司仓墓志铭”,记述贾岛生平、死、葬日期和地点等甚详。

我匆匆一览,没有看到,亭子中间墓碑“唐普州司户参军贾浪仙之墓”,说是清建的,我也没有看到落款。

《安岳县志》载贾岛生前好友苏绛《贾司仓墓志铭》称:“贾岛于会昌癸亥岁七月二十八日终于郡官舍,春秋六十有四,葬于普南安泉山”。

李洞《贾岛墓》诗云:“一第人皆得,先生岂不消?位卑终蜀土,诗绝占唐朝。旅葬新坟小,魂归故国遥。我来因奠洒,立石用为标”。

李洞是贾岛的狂热追随者和忠实信徒,因避朱泚之乱入蜀,在普州城北大云山“凿石为洞,读易其中”。

亭子里有不少古碑,但是最早也是清代,有些文字都漫漶不清。

往上几步,就是不大的坟茔,如普通人家大小,四周用石条镶砌为垣。仔细看看,这石条也好似是不同年代的,有些很明显从其他地方拿过来用的。

墓前有香炉石牌,香炉有香烛和两枚柠檬,安岳是“柠檬之都”,这个贡品有意思。

石牌上面写着“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

当年韩愈对贾岛的赞誉放在这里也挺合适,只是这个石牌子有些不伦不类。

我绕墓一匝以表悼念,墓上的蒿草已经快有人高了。

贾岛一生算是很坎坷的,从考生到诗僧,又从诗僧到官吏。一生都不算是显贵,但是却能名留千古。

从他的“推敲”故事,到“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他留给我们的诗句却是千古的。

我们忘记了那个朝代的皇帝宰相的名字,却能记住一个不入流小官的名字,你说说,凭啥?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0

标签:旅游   安岳   荒郊野外   两个   全国   名人   南安   石墙   台阶   县令   故乡   墓志铭   墓前   亭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