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仍止不住挨骂,郭焱被扒了个底儿掉,让球言论只是冰山一角

文|言午玉

编辑|黄毅来了


她曾是中国女子乒乓队的国手,为国家斩获诸多冠军。

退役后,她先后执教北京队与国家队。

丁宁在她的指导下,仅用三年便成就“大满贯”。

她就是“国乒名将”郭焱。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备受尊敬的运动员,最近却因“让球”言论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而在网友的深挖之下,人们发现这不过是郭焱身上诸多争议的“冰山一角”。

1、让陈熠“懂点事”

近日,乒乓美国大满贯赛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国乒队的每位成员也在赛场上全力以赴。

然而在解说席,却发生了令人不快的一幕。

在女单八分之一决赛中,当孙颖莎处于劣势时,郭焱情绪激动,对陈熠点评道:

“差不多得了,懂点事吧!”

此言论一出,立即引来了大批网友的质疑。

球迷认为,郭焱的言行严重违背了体育精神,是对运动员的极大不尊重。

体育竞技的核心在于公平竞争,每一位运动员都在赛场上拼尽全力,为了胜利而拼搏。

陈熠能够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孙颖莎,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她的努力不应该诋毁。

随着舆论愈演愈烈,郭焱也是在社交媒体发布道歉视频,称:

“我看到主力接连失掉比赛,心里非常着急,想到后面还有强劲的日本选手,就说错了话。”

此外,郭焱还表示意识到作为专业赛事解说,应规范言行举止。

她承诺今后会谨言慎行,为大家带来更专业精彩的解说。

然而,这样的道歉并未平息网友的愤怒。

在大众看来,郭焱作为前世界冠军,在乒乓球领域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她的言行不仅仅代表个人,更可能被外界解读为中国乒乓球界的某种态度。

其在解说席上如此轻率地发表违背体育精神的言论,绝非一句“情急之下”就能轻易开脱。

况且,郭焱的言论表面上看似乎是在“支持”孙颖莎,实则是让孙颖莎陷入了不必要的争议。

早在巴黎奥运会,陈梦就因赢了孙颖莎而被怒喷。

一些粉丝对着陈梦“喝倒彩”,甚至在观众席对着她作出侮辱性手势。

在极端球迷的眼中,仿佛冠军本来就“属于”孙颖莎。

谁赢了她,谁就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

而郭焱此次的言论,不仅是对陈熠和孙颖莎努力的亵渎,也是对体育精神的公然挑战。

如果比赛拼的是“懂事”而非实力,那么整个竞技场将会充满“人情世故”。

这对于所有心怀梦想、努力训练的运动员来说,是极大的不公平。

2、批樊振东“自视过高”

事实上,这并非郭焱首次因不当言论引发争议。

回顾过往,她曾在樊振东处于状态起伏期时,对这位国乒主力发表过令人不悦的评价。

当时,在成都世乒赛团体赛上,樊振东输给了日本“新星”张本智和。

在之后的一些重大赛事中,又接连输给王楚钦、奥恰洛夫和林高远。

作为国乒男团的主力,樊振东频繁的输球让外界产生了质疑。

事后,郭焱在接受采访时谈及了对樊振东的看法。

起初,郭焱的话语还算寻常,提到外界对樊振东期望高,给了他太大的压力。

但紧接着,她话锋一转,直言樊振东输球是因为“自视过高”,觉得自己真成了“东哥”。

但熟悉樊振东的人都清楚,他向来为人谦逊低调。

“东哥”这一称呼,源于教练和队友对他的认可与尊重,绝非意味着他居高自傲。

樊振东刚进国家队时,因体型胖嘟嘟且食量较大,被队友们亲切地称为“小胖”。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21岁的樊振东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带领队伍夺冠。

从那时起,队友们出于对他的认可,开始改口称他为“东哥”。

教练组知道后,也跟着这样叫,这个称呼逐渐流传开来。

随着樊振东在赛场上屡创佳绩,世界排名长期位居前列,他成为了国乒的核心主力。

“东哥”这个称呼也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和使用。

反观郭焱,仅凭几场比赛的失利,就如此主观地对樊振东妄下论断。

她的言论也伤害了樊振东以及众多支持他的球迷的心。

如今,随着让球言论事件的发酵,两件事被联系在一起,这加剧了公众对郭焱的负面印象。

也让广大球迷对她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产生了深深地质疑。

3、为流量丧失本心

郭焱一系列不当言行的背后,暴露出如今体育界的某些乱象。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与发展,退役运动员纷纷涉足直播、短视频领域。

她们希望通过自身影响力获取流量与商业利益。

为了博取关注、吸引眼球,一些人已然丧失了理智与本心。

郭焱的做法,或许也受到了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

在过往的直播中,郭焱常常对孙颖莎和王楚钦赞不绝口,甚至称得上是“阿谀奉承”。

她明白,喜欢听这些话的往往是那些极端的“饭圈粉丝”。

因此在郭焱看来,多数网友的态度无关紧要,她只需去迎合这部分群体就行。

她在解说中发表让球言论,甚至在评价运动员时使用带有争议性的言辞。

这种行为极大概率是为了提升自身热度,从而为自己的直播带货等商业活动吸引流量。

然而,饭圈粉丝终究只是少数。

对于绝大多数理智的球迷而言,郭焱的这类行为反而是在“抹黑”他们的偶像。

当郭焱意识到这一点后,也只能无奈地选择道歉。

郭焱陷入的争议事件,给整个体育界敲响了警钟。

对于体育界的公众人物而言,他们肩负着传播体育精神、树立榜样的重任。

无论是在赛场上,还是在退役后,都应时刻保持对体育精神的敬畏之心,谨言慎行。

如果公众人物都能随意践踏体育精神,那么体育的纯洁性将荡然无存。

体育所蕴含的激励人心、积极向上的力量也将大打折扣。

写在最后

郭焱的让球言论以及过往不当评价运动员的事件,绝不是个例。

它反映出当前体育界在商业化浪潮冲击下、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我们必须深刻反思,从中吸取教训,让体育健康积极地发展。

部分参考文献:

潇湘晨报|《WTT解说时发表争议言论,乒乓前国手郭焱道歉》

中华网|《郭焱就争议言论向陈熠道歉 情急之下发表主观臆断》

新民晚报|《“陈熠懂点事儿,差不多得了”?前乒乓国手郭焱赛事解说被质疑,本人紧急致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5

标签:体育   冰山   止不住   言论   运动员   体育界   体育精神   球迷   言行   国手   乒乓   赛场   主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