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变了?很多人开始批评全红婵,又一次印证了樊振东的话

近日,奥运冠军全红婵的名字又一次刷爆网络,但这次不是因为她的完美跳水,而是铺天盖地的批评声。曾经被捧为国民宠儿的她,怎么突然就成了众矢之的?

从宠儿到争议

全红婵就是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那个14岁的小姑娘,在10米跳台上稳稳一跃,几乎没水花就拿下金牌。那一刻,她成了全民偶像。她家境普通,广东湛江人,父母务农,母亲还有病,她跳水是为了减轻家里负担。这故事一传开,大家都觉得这孩子太励志了,网上亲切地叫她“婵宝”。

从东京奥运会回来,全红婵的日子就没消停过。她的成绩单亮眼,2022年世锦赛、2023年亚运会,接连拿金牌,稳坐中国跳水队的主力位置。媒体镜头里,她总是笑得腼腆,说话不多,偶尔冒出几句接地气的大实话,比如“我跳水就是想赚钱给妈妈治病”,一下子就拉近了跟老百姓的距离。

可就在今年6月。起因是全红婵因脚踝伤退出了全国跳水冠军赛,之后发了组自己在游乐园玩的照片。照片里她笑得开心,玩滑梯、摸小狗,跟普通18岁女孩没两样。可这组照片一发,评论区有人说她不务正业,有人拿她跟队友陈芋汐比,说她不努力才输比赛,还有人直接开喷:“国家培养你不是让你玩的!”一夜之间,风评从“国民妹妹”变成了“没职业精神”。

全红婵退赛不是偷懒,医生叮嘱她得休养,减少训练量。她出去玩,也是想调整状态,毕竟伤病恢复不光靠躺着,心情也得放松。可网友觉得她身为运动员就该天天泡在训练馆,玩乐就是“堕落”。

舆论的风向标

这次全红婵被批评,网上吵得不可开交。有人站出来护她,说她才18岁,受伤了出去散散心有啥错?支持者觉得,运动员也是人,不是机器,总得喘口气。可批评的声音更响亮,很多人觉得她拿了奥运冠军就该“完美”,不能有半点懈怠。

在中国,体育明星不光是运动员,还是国家的名片。金牌拿回来,大家都觉得脸上有光,所以对他们的期待特别高。全红婵这么年轻就成名,背上的担子更重。她跳得好,大家夸;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有人急着开喷。

媒体也推了一把波。有的报道直接把她玩乐跟比赛失利挂钩,标题起得耸人听闻,像“全红婵退赛后游乐园狂欢,成绩为何下滑?”还有记者,像《南方日报》的朱小龙,8月时在直播里拿全红婵的“过去”和“现在”对比,话里带刺,被网友喷得删了微博,报社还得出来道歉。

全红婵发那组照片后,几个小时就上了热搜,转发量几十万。评论区里,支持的少,骂的多,而且越骂越离谱,连她吃榴莲、给家人买手机都被拿出来说事,说她不自律、不爱国。结果就是,全红婵一个放松的举动,被炒成了“塌房危机”。

樊振东的预言

樊振东是国乒的主力,世界冠军拿到手软,但也说过一句特别实在的话:“赛场外我不希望成为焦点,因为很多事情会被放大。”她这次被批评,生活里一点小事被无限放大,樊振东早看透了这点。

樊振东自己也不是没经历过类似的事。2021年东京奥运会,他拿了男团金牌,可单打输给了马龙,网上就有人说他“关键时刻掉链子”。他那时候就说过,运动员的生活被盯着看,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全红婵其实也明白这道理。她去年接受采访,说过一句:“粉丝喜欢的不是我,是跳水。”她知道,大家爱的是她的金牌,是她在跳台上的那一瞬间,而不是她这个人。她受伤了,想休息一下,可在有些人眼里,她就得永远是那个“完美冠军”,不能有半点瑕疵。

樊振东的经验教训,全红婵正在重走一遍。竞技体育里,成绩是硬道理,社交媒体把运动员的每一步都摊开给人看,放大得好看是光环,放大得不好就是污点。全红婵才18岁,还在长身体、学做人,舆论却不给她犯错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3

标签:体育   风向   批评   樊振东   跳水   运动员   金牌   东京   照片   跳台   完美   游乐园   媒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