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江疾控】
联合国糖尿病日
家人们,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重点聚焦“职场糖尿病防控”。近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已高达11.9%,且发病日趋年轻化,可能你觉得“糖尿病是老人病”,但它可能已经在你不知不觉间悄悄盯上奶茶不离手的你、久坐加班的你!
谁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1.有糖尿病前期史(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尿病异常IGT);
2.年龄≥40岁;
3.超重与肥胖[体重指数(BMI)≥24kg/m²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有糖尿病家族史;
5.缺乏体力活动;
6.高血压;
7.血脂异常;
8.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9.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分娩史或妊娠糖尿病史。
如果你符合以上任意一项,请务必重视,这不仅是警示信号,更是健康管理的起点。
别慌!
对于糖尿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糖尿病不可怕,但长期高血糖会伤眼、伤肾、伤血管,严重时可能导致失明、肾衰竭、截肢。做好这几点,能大幅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
普通人:4个日常习惯筑牢防线

吃:少“甜”少“精”,多吃杂粮 奶茶、蛋糕、含糖饮料尽量避免,白米饭换杂粮饭(如糙米、燕麦),每天蔬菜吃够300-500g,肉类选鱼虾、瘦肉。
动:每周150分钟“有效运动” 不用猛练!每天快走30分钟、周末骑车1小时,甚至办公室每小时起身拉伸5分钟,都算有效运动。
心态平衡:别熬夜,少焦虑 熬夜会打乱代谢,压力大时血糖易波动,尽量23点前睡,烦躁时深呼吸调节。
戒烟限酒 :吸烟会增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风险,酗酒会损伤肝脏功能,引起血糖代谢异常。
高危人群:定期查血糖是“救命符”
40岁以上建议每年查1次空腹血糖(抽静脉血,准确可靠);糖尿病前期人群每3-6个月复查1次。
记住这两个关键数值:
空腹血糖<6.1mmol/L为正常;6.1-7.0mmol/L(不包含7.0mmol/L)为糖尿病前期(及时干预可逆转);≥7.0mmol/L需警惕糖尿病。
2025
职场人专属:拒绝“工作喂出糖尿病”

久坐不动、外卖重口、奶茶续命——职场人的这些习惯正在拉高高血糖风险。3个建议请收好:
工位备“健康装备”:无糖坚果(饿了替代饼干)、保温杯(喝温水/淡茶,别点奶茶);
碎片时间动起来:电梯改爬3层、午休绕办公楼走一圈、长期使用电脑偶尔起来活动下;
体检别漏项:公司体检必选“空腹血糖”,有条件加做“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3个月血糖情况)。
2025
致糖友:好好管理,照样有幸福感

确诊糖尿病不是“人生降级”,规范管理就能正常工作生活:
吃:不是“禁食”,是“吃对量”,搭配大量蔬菜,白米粥升糖快尽量少喝,具体食谱可咨询营养师。
药:绝对不能自行停减,按时吃药/打胰岛素,血糖波动时找医生调方案,别信“偏方根治”的谣言。
查:每年做好“并发症筛查”,根据医嘱定期测量血糖,每年查眼底、肾功能、足部(预防糖尿病足)。
心态:别焦虑,血糖偶尔波动正常,和家人朋友多沟通,可加入正规“糖友群”互相鼓励。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