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骂声越响,巨头赚得越狠!西贝陷争议,行业龙头早狂揽百亿

前言:

打开手机刷到预制菜的新闻,底下评论区永远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说吃预制菜就是吃“科技与狠活”,毫无营养还不安全;也有人觉得方便快捷,拯救了没时间做饭的打工人。

但吵归吵,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那些咱们常去的餐饮巨头,早就悄悄把宝全押在了预制菜上,而且赚的钱一年比一年多。

餐饮巨头闷声发大财

就说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西贝,罗永浩直接公开质疑它用预制菜,这事到现在也没个明确说法。

可不管消费者怎么议论,广州酒家、海底捞、百胜中国这几家头部企业的业绩摆在那儿,预制菜早就成了它们赚钱的核心门道。

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些餐饮巨头是怎么靠预制菜闷声发大财的,还有这门生意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逻辑。

提到广州酒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买月饼的地方”,每到中秋,他家的广式月饼总能占据各大超市的C位。但很少有人知道,现在的广州酒家早就不是单纯的“饭店”了,预制菜已经成了它营收的大头。

去年广州酒家总营收超过50亿元,要是单看餐饮业务,也就14.5亿元。剩下的近36亿元,全靠月饼和预制菜撑起来。

这个数字有多夸张?相当于每天光靠这两样就能进账差不多1000万。而且他家的预制菜不是随便凑数的,全是地道的广东风味。

像陈皮鸭、花椒鸡这种传统粤菜,加热一下就能吃,味道跟堂食差别不大;就连虾饺、咕噜肉、奶黄包这些广式点心,也被做成了预制产品,从冰箱里拿出来蒸几分钟,就能尝到茶楼的味道。

现在的广州酒家,说是“中国月饼之王”没问题,可更准确地说,它已经成了预制菜领域的重要玩家。毕竟能把传统粤味做成标准化的预制产品,还卖得这么好,在行业里确实没几家能做到。

说起海底捞,大家想到的肯定是服务员热情的服务、咕嘟冒泡的火锅。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海底捞早就把火锅生意延伸到了家庭餐桌,靠的就是预制菜。

海底捞旗下有个专门做预制菜的子公司叫颐海国际,现在已经独立上市了。这家公司的主业特别明确,就是做火锅调料和自热小火锅这类预制产品。

咱们在超市里看到的海底捞自热火锅、火锅底料,还有蘸料,基本都是颐海国际生产的。

预制菜的百亿营收

对海底捞来说,颐海国际可不是简单的“供应商”,而是除了门店堂食之外,另一大赚钱的支柱。

而且预制菜早就融入了海底捞的整个商业模式里。门店里用的火锅底料、部分食材,本身就是标准化的预制产品,这样既能保证每家店的味道统一,又能降低成本。

同时,这些产品还能直接卖给消费者,不管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超市,都能买到海底捞的预制菜。

相当于海底捞把“火锅店”搬进了消费者的冰箱,不管你去不去门店,都能给它贡献营收。

去年中国餐饮业营收最高的企业是谁?答案是百胜中国。它去年一年营收达到815亿元,稳稳坐在行业第一的位置。

很多人不知道,百胜中国其实是国内最早做预制菜的企业之一,毕竟它有美国企业背景,而预制菜最早就是上世纪60年代从美国兴起的。

咱们常吃的肯德基、必胜客,其实菜单上的产品基本都是预制菜。就拿肯德基来说,炸鸡是提前腌制好的冻品,汉堡胚也是预制的,门店里只需要加热、组装就行。

必胜客的披萨饼底、酱料,同样是预制好的,厨师的工作更多是把食材铺上去,再放进烤箱。甚至肯德基门店里还直接卖冷冻预制菜,像一些半成品炸鸡、炒饭,买回去自己加热就能吃。

对肯德基、必胜客来说,经营的难点早就不是考验厨师的手艺了,而是怎么把这些预制菜卖出去。

就像肯德基的“疯狂星期四”,现在已经成了全网玩梗的热点,其实背后是精准的营销,用优惠活动把工作日变成库存促销节点,让更多人买它的预制产品。

而且百胜中国近几年还在往下沉市场发力,三四线城市里的肯德基、必胜客越来越多,还推出了一些高性价比的子品牌。

之所以敢这么扩张,就是因为预制菜标准化程度高,不管在一线城市还是小县城,卖的产品味道都差不多,不需要担心口味不统一的问题。

看了这三家企业的情况,大家应该能发现一个规律:现在想在餐饮行业赚大钱,单靠“炒菜做饭”的传统模式已经行不通了。

独特手段成关键

预制菜能被巨头们当成宝,主要是因为它有三个没法替代的优势。

首先是标准化程度高。传统饭店里,菜的味道全靠厨师把控,同一个菜,不同厨师做出来味道可能不一样,甚至同一个厨师每天做的都有差别。

但预制菜不一样,原材料、调料比例、制作流程都有统一标准,不管在哪生产、谁来加热,味道都能保持一致。对连锁企业来说,这能保证品牌口碑不崩,也能快速开更多门店。

其次是容易扩张。传统餐饮想扩张,得培养大量厨师,还得解决食材供应问题,难度很大。但做预制菜,只要有生产线,就能批量生产,然后通过物流送到全国各地的门店或者超市。

就像百胜中国,能在三四线城市快速开店,靠的就是预制菜能轻松实现跨区域供应,不用在每个城市都建厨房、招厨师。

最后是成本可控。预制菜可以批量采购原材料,比门店零散采购便宜不少;而且生产过程能自动化,减少人工成本;储存和运输也方便,不容易浪费。

这些都能让企业把成本降下来,利润空间自然就大了。像广州酒家,预制菜的毛利率比堂食高不少,这也是它愿意大力投入的原因。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预制菜让巨头们赚得盆满钵满,但消费者的顾虑也不是没道理。很多人担心预制菜不新鲜、有添加剂,吃多了对健康不好。

其实客观来看,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预制菜,在安全和营养上是有保障的。现在国家对预制菜的原材料、生产流程、添加剂使用都有明确规定,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都会经过检测。

而且预制菜的保鲜技术一直在升级,像冷冻、真空包装这些方式,能最大限度保留食材的营养和新鲜度。

当然,也不能否认有些小厂家可能存在不规范生产的情况,这就需要大家在买的时候多留意,尽量选大品牌、有明确配料表和生产日期的产品,避免买三无产品。

另外,预制菜确实不适合天天吃,毕竟新鲜烹饪的蔬菜、肉类,在口感和部分营养素上,还是比预制菜更有优势。偶尔图方便吃一次没问题,日常饮食还是要尽量搭配新鲜食材。

结语:

现在的餐饮行业,已经悄悄进入了“预制菜时代”。巨头们的布局和业绩证明,这门生意不是短期风口,而是长期趋势。

消费者的争议能推动行业更规范,让企业做出更优质的产品;而企业的投入,也能让预制菜在方便的同时,越来越贴合健康需求。

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餐饮企业加入预制菜赛道,咱们能吃到的预制菜种类也会越来越多。你平时会买预制菜吗?觉得哪家的预制菜味道最好?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0

标签:美食   骂声   巨头   行业龙头   肯德基   海底   必胜客   产品   厨师   中国   广州   味道   酒家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