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撒胡
编辑|撒胡
在香港回归期间,出现过一个极端的“港独分子”,她就是曾经被誉为香港良心的陈方安生,站在权力高位的她,不断干涉祖国政策。
当陈方安生作恶太多后,她被众人骂作“祸港妖妇”,亲手参与并打碎了香港的稳定与繁荣,完全沦为西方势力的傀儡,更为讽刺的是,她还是抗日名将的亲孙女。
身为抗战名将后代的她,为什么要背叛祖国?如今,陈方安生的下场如何?
上海滩的名门闺秀,抗日名将的孙女,国画大师的女儿——陈方安生,她的人生开局完全就是一副王炸,祖父方振武是写进历史的爱国将领,母亲方召麐的画笔下是挥洒不尽的家国山河。
生在这样的门第,骨子里本该浸透着中华风骨,可在她八岁那年随家人迁居香港后,悄然转向,她不断的接受着来自西方的教育,一口流利的英语,和西方人几乎无异。
1962年,陈方安生穿上婚纱,也穿上了港英政府的制服,成为政务官队伍里凤毛麟角的女将,这身制服,她一穿就是近四十年。
从社会福利署到布政司,陈方安生的晋升之路快得让人眼花缭乱,最终站到了港督彭定康一人之下,成为香港开埠百年来权力最大的华人女性。
英国人如此信赖她的原因,或许是在她身上看到了最理想的代理人模样:一张中国人的面孔,一颗为大英帝国服务的心。
回归前夜,陈方安生也曾高调表态要学习祖父的爱国精神,这番话在当时听来掷地有声,如今再看,却像一出现实版的《潜伏》,只是她潜伏的目的地,早已不是家国。
1997年7月1日,紫荆花旗升起,陈方安生留任,成为特区政府首任政务司司长,中央政府希望她这块港英时代的“压舱石”,能继续为特区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起初,一切似乎都在按剧本走,但权力的游戏里,没有永远的主角,当特首之位旁落,她内心的天平开始失衡,那份对更高权力的渴望,就像种子一样,在她心中扎下了根。
仅仅三年后,陈方安生选择挂冠而去,脱下那身熟悉的制服,她似乎也脱下了最后一层伪装,她开始在公开场合,毫不掩饰地怀念起殖民时代的好,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的不满。
当我国提出要和香港经济融合,并给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时,这些明明是给香港“输血”的好事,她却带头反对。
陈方安生要的不是香港的繁荣,而是那个能由她说了算的、与内地若即若离的香港,在她看来,普通话是文化入侵,国民教育是洗脑,只有英语和殖民地留下的那套,才是香港的“核心价值”。
2003年的七一大游行,是陈方安生彻底“变脸”的舞台,从那天起,她从一个前政府高官,摇身一变成了街头政治的领袖,她找到了新的权力游戏赛道,那就是“民主”。
这个词,在她手里成了一件无往不利的武器,她成立“香港2020”,打着为香港规划未来的旗号,干的却是阻挠发展的勾当。
传媒大亨黎智英的“政治黑金”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她,这些钱,成了她搅动香港风云的燃料,她用这些钱,将香港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政治赌场,赌上的,是七百万市民的安稳生活。
陈方安生反对任何一项能让香港与祖国贴得更近的政策,她甚至不惜践踏民族尊严,对圆明园兽首在港拍卖的行径默不作声,似乎在她眼里,那些国宝不过是冰冷的铜铁,远不如她手中的政治筹码来得重要。
陈方安生挥舞着“民主”这面大旗,看似在为港人争取权利,可每一刀砍下去,都结结实实地落在了香港与内地紧密相连的血脉上。
尝到了街头政治的甜头后,陈方安生的胃口越来越大,眼光也越来越向外,她频繁出入美国驻港总领馆,与西方政客把酒言欢,俨然成了西方世界在香港的“最佳代言人”。
她向美方“告洋状”,递交所谓的“香港内部情报”,乞求外部势力插手香港事务,陈方安生就像一个棋手,却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手交给别人操控,沦为一枚过河的棋子。
陈方安生与黎智英、李柱铭、何俊仁并称为“祸港四人帮”,这个称号,成了她政治生涯最醒目的标签,在美国推动《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的背后,她的身影若隐若现,她以为借助外力可以向中央施压,换取她想要的政治空间,却没想过这无异于引狼入室。
陈方安生煽动的那些非法集会,让香港付出了血的代价,恒生指数应声跳水,“黄金周”的游客消失无踪,市中心的商铺拉下闸门,老板们望着空荡荡的铺面欲哭无泪。
这一切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而社会撕裂、人心惶惶的无形创伤,更是难以估量,陈方安生亲手参与打碎了香港的稳定与繁荣,也堵死了2017年普选特首的道路。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陈方安生反华媚英的面目彻底暴露后,香港市民看清了这位“民主女神”的真实嘴脸。
曾经被追捧的“政坛铁娘子”,转眼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民间的唾骂声,比当年她收到的掌声,要响亮得多。
命运的回响,似乎也应验在了陈方安生的家庭里,女儿陈慧玲因病离世,弟弟方顺生也选择用纵身一跃结束生命,政治上的全面溃败,加上至亲接连离去的打击,彻底击垮了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女人。
她宣布退出政坛,从此深居简出,几乎从公众视野里彻底消失,对于她的家庭悲剧,民间最朴素的解读,便是那句老话:善恶到头终有报。
从权力的巅峰到声名狼藉的隐退,陈方安生的故事,像一部情节跌宕的悲剧,她用自己的人生轨迹画出了一道抛物线,起点再高,终究还是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那身她穿了半辈子的旗袍,最终包裹住的,是一个在时代洪流中迷失了方向、也辜负了家国的灵魂。
陈方安生从接受教育开始,就彻底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她忘记了国仇家恨,忘记了家中长辈的嘱托,只能看到英国给香港带来的“片面辉煌”,而看不到祖国长久发展。
对于英国来说,香港人民并非他们的人民,这块土地永远都是自己的政治工具,而我们祖国却真正的将其视为“孩子”,将香港人民视为“孩子”。
香港只有在祖国的治理下,才能回归正常秩序,中华民族也不会被割裂,只有我们同胞齐心协力,像陈方安生这样的“民族蛀虫”,才会毫无立足之地。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8-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