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丧父,吃姐姐奶水长大,成名后为8个哥姐买房,如今终成大明星

于和伟的逆袭人生,堪称现实版励志大片。

从苦日子到央视新剧男主,他的故事比戏还精彩。

于和伟,1971年出生在辽宁抚顺,家里九个孩子,他是老幺。

3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留下母亲一个人拉扯这一大家子。

家里穷得叮当响,母亲靠卖烤地瓜维持生计,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于和伟小时候身体弱,母亲奶水不够,大姐二姐就把自己的奶水分给他喂养,才让他一点点长大。这份恩情,于和伟一辈子没忘。

小时候的于和伟,日子过得苦,但家里人没让他少过温暖。九个兄弟姐妹,轮流照顾这个小弟,硬是把他护得周全。

可上学的事儿没那么顺利。中考时,他成绩不理想,考不上高中,只能进了幼师学校。

学了一阵,他觉得这不是自己的路,偶然听说抚顺话剧团招人,他脑子一热就去考了。

没想到,这一试还真被录取了,误打误撞进了演艺圈。

不过,话剧团的日子可不好过。

工资低,演出少,于和伟想着得给自己找条更大的路。

1992年,他下定决心考上海戏剧学院。那会儿家里穷得连学费都凑不齐,小姐姐为了支持他,把给孩子买钢琴的钱拿出来,硬是卖了琴给他凑学费。

这份情,于和伟记在心里,多年后提起还眼眶发红。

上戏毕业后,于和伟满心以为能大展拳脚,结果却开始了长达14年的“龙套生涯”。

从1996年到2010年,他演过无数小角色,背景板、路人甲,甚至“尸体”都演过。片场里,他常常是站在最边上,台词没两句,镜头一闪而过。

那会儿的他,住出租屋,吃泡面,日子紧巴巴,但他没抱怨过。每次拍完戏,他都会琢磨角色,琢磨怎么把那几秒钟演得更好。

2003年,于和伟终于迎来了转机。在《大宅门2》里,他演了个叫“白占安”的小角色,虽然戏份不多,但他的表演让人眼前一亮,圈里开始有人记住这个名字。

到了2004年的《历史的天空》,他饰演“万古碑”,一个复杂又立体的角色。

为了让角色更真实,他自己加了个细节——随身带支钢笔,写字时小心翼翼,凸显角色的书生气和谨慎。这支钢笔让导演和观众都记住了他,也让他慢慢有了名气。

成名后,于和伟没忘本。他用赚来的钱,给八个哥哥姐姐每人买了一套房。

2010年,他回老家看三哥,三哥开了个包子铺,生意一般。于和伟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去帮忙,包饺子、招呼客人,忙得满头大汗。

街坊邻居看着这大明星在铺子里忙活,都忍不住感叹:“这人,真没架子。”

于和伟的感情生活也让人佩服。他1992年在话剧团认识了妻子宋林静,两人一见钟情。后来一起加入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宋林静在生活和事业上一直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跑龙套那些年,宋林静从没嫌弃过他,总是鼓励他坚持下去。

于和伟曾在节目里动情地说:“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我。”

网上曾传过他和杨童舒、王丽坤的绯闻,但他从不遮掩,直接公开澄清,坦坦荡荡维护妻子。这样的感情,在娱乐圈里真不算多见。

如今,于和伟已经是圈里公认的实力派。

2025年,他的央视新剧《惊变》即将开播,他饰演主角“钱壮飞”,搭档辛柏青、富大龙,导演是郑晓龙。

这阵容,这导演,妥妥的爆款预定。于和伟的表演风格一如既往,不追求花哨的炫技,而是用细腻的演技,把角色演得真实又立体。

观众看他的戏,总能感觉到角色的灵魂,而不是“于和伟”这个名字。

回看于和伟的路,真的挺感慨。他从一个吃姐姐奶水长大的小孩,到跑龙套的群演,再到如今的央视男主,靠的是不认命的韧劲和家人的无私支持。

成名后,他没被名利冲昏头,依然是那个会回老家包饺子的普通人。他的故事,就像一杯家常的茶,喝下去没那么惊艳,却总能让人觉得暖心。

于和伟用几十年证明,苦日子也能熬出甜味儿。祝福他新剧大火,也愿他和家人一直幸福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娱乐   奶水   姐姐   角色   话剧团   日子   新剧   抚顺   跑龙套   央视   导演   家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