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度翻脸!印度怒怼:你们买得,我买不得?莫迪反击绝了

8月,《国际贸易观察》最新报告直指,美印之间的贸易逆差虽远不及中美、美墨,但近期一纸25%关税的加码,令全球市场神经紧绷。彭博社数据显示,8月初美国对印度纺织、化工等出口行业关税落地后,孟买股指单日下跌超过600点。

与此同时,国际能源署(IEA)同期报告揭示,印度2025年日均进口俄罗斯原油高达175万桶,占其总进口量近40%,一跃成为全球最大“俄油中转站”之一。全球能源价格波动、产业链重组、地缘格局变化,正被这场美印摩擦推向聚光灯下。

俄油风暴下的美印裂痕

G20峰会前夜,特朗普团队高调宣布对印度出口商品实施25%关税,且仅给出两天缓冲期。原本被视为美国“准盟友”的印度,在一夜之间被推上风口浪尖。

特朗普直言:“印度进口俄油,是在变相支持俄罗斯军队。”但美国自己仍在采购俄罗斯铀、化肥,欧盟则在2024年进口了价值675亿欧元的俄罗斯能源。新德里外交部在公开场合直接质问:“全球都在买,你们买得,我们就买不得?”

印度能源部数据显示,2024年印度自俄罗斯进口的原油比例,从不足2%飙升至35%以上。俄油以优惠价流向印度炼厂,随后被加工成汽油、柴油再出口至欧洲和东南亚,为印度带来丰厚外汇收入。

国际清算银行(BIS)7月季报指出,印度部分俄油贸易采用卢比、迪拉姆等非美元结算,有效绕开了美国金融制裁。美国对印制裁措施表面上雷厉风行,实则漏洞百出,被印方和欧洲能源巨头多次“钻空子”。

莫迪团队的反击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不仅未能让印度屈服,反而点燃了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莫迪政府迅速调动专家团队,将欧盟、美国对俄贸易的真实数据公之于众。

7月,印度外交部发布的白皮书显示,仅欧盟一年自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1650万吨,远超印度全年总量。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美国2024年27%的核电站铀资源依赖俄罗斯进口。

在此基础上,莫迪团队启动“买国货”运动,鼓励国内消费者减少对美国产品的依赖。印度IT与外包服务行业协会(NASSCOM)发布声明,强调全球前十大科技公司中,有8家在印度设有研发中心,美国硅谷对印IT服务依赖度极高。印度媒体分析认为,一旦全面贸易战爆发,美国IT巨头、医药企业亦将遭遇反噬。

社交平台上的印度青年热议“美国双标”,讨论焦点迅速从关税本身,转向美国是否值得信赖的战略伙伴。来自新德里的民调公司LokalSurvey最新调查显示,71%的受访者支持莫迪政府“硬刚”特朗普,民族情绪持续升温。

贸易、能源与地缘战略的交错竞合

美印之间的较量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能源博弈与供应链重组的缩影。随着俄乌冲突持续,欧洲对中东石油的抢购推高全球油价,印度则凭借与俄罗斯的优惠协议,大量囤积原油,再转手卖给欧洲和亚太市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报告称,印度通过这一套利机制,2024年为本国节约了超过200亿美元的外汇支出,国内通胀率控制在4.2%左右,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印度的能源安全战略已高度多元化。除俄罗斯外,印度还积极布局与阿联酋、沙特等国的长期石油合同。与此同时,印度政府鼓励港口、炼厂及运输链条采用人民币、迪拉姆等多币种结算,规避美元霸权风险。

国际能源安全专家普遍认为,这一系列动作不仅令美国的单边制裁效果大打折扣,也推动了“去美元化”在全球能源贸易中的加速蔓延。

防务领域同样暗流涌动。美印近年在印太框架下多次联合军演,美国向印度出售P-8I反潜机、S-70直升机等高端武器,并放宽部分敏感技术出口。

印度六成主要武器仍依赖俄罗斯,尤其S-400防空系统、布拉莫斯导弹等关键装备。莫迪政府暂停与美国F-35战机采购谈判,转而加快与法国洽谈26架阵风战机,并重启本土“光辉”MK2战机项目,进一步分散武器依赖风险。

G20峰会前的暗战

距离8月底G20峰会仅剩数周,全球媒体密切关注美印是否会在峰会期间“破冰”。路透社援引华盛顿外交圈消息,特朗普团队正考虑以部分关税豁免,换取印度在俄油采购上的象征性让步,试探莫迪政府立场。但新德里高层评估认为,美国可能继续释放强硬言论,借此拉高谈判筹码,实际让步空间有限。

美欧对印的制裁逻辑已延伸至能源运输和金融结算环节。印度进口俄油依赖阿联酋、希腊等第三方中转港,结算货币多样化,令美国难以彻底“卡脖子”。有分析指出,一旦华盛顿对这些链路下手,必将牵涉多国利益,局势更加复杂难解。

印度经济界已多次呼吁政府出台更有力的对冲措施。纺织、珠宝、钢铁等出口联盟向新德里施压,要求加快多元化外贸布局,减少对美市场依赖。

7月,印度出口总会(FIEO)发布报告称,若美印贸易战全面升级,首当其冲的将是美国零售、医药和科技巨头,印度同样有能力以“服务反制”打击美国核心利益。

民意浪潮与全球格局巨变

印巴冲突余波未平,印度社会对外部压力的敏感度持续升高。特朗普在公开场合贬低印度经济“死气沉沉”,引发印度青年群体反感。

LokalSurvey最新数据显示,莫迪支持率在2025年第三季度稳定在68%,而反美情绪却呈现上升趋势。印度政界、学界普遍预判,即使G20峰会出现象征性和解,民意对美信任的下滑也难以逆转。

全球能源市场同步进入新一轮洗牌。沙特、阿联酋等中东产油国趁机扩大对欧洲出口份额,部分取代俄油在欧地位。国际能源署认为,若印度被迫减少俄油进口,短期内全球油价将面临更大上行压力,反噬美国自身通胀控制。

美国企业在印度的市场布局也面临风险。苹果、亚马逊、微软等在印投资规模持续增长,一旦美印关系滑向对抗,产业链安全和市场准入都将遭遇挑战。

多边博弈下的下一步棋

美印之间的摩擦,早已超越单纯的贸易纠纷,演变为全球能源、安全和产业链的系统博弈。特朗普试图用关税和制裁手段,对印度形成多点压力,转嫁国内舆论焦点,强化“美国优先”形象。

莫迪则以“买国货”运动为抓手,激发民族主义情绪,巩固执政基础,并借助数据和全球能源布局,打破美国单边制裁的封锁。

G20峰会成为双方试探底线的关键节点,但短期内美印关系难现实质性转圜。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只要俄乌冲突和全球能源格局未见根本转变,美印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就难以根除。的胜负手。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2025-08-06 08:46:印度深夜回击美关税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8

标签:财经   印度   美国   俄罗斯   全球   能源   关税   新德里   峰会   欧洲   阿联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