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世一
上世纪90年代初。我被组织上分配到大柳中学教书的时候,才21岁。从滁州师范学校来到大柳这座美丽宁静的小镇。
大柳镇地处滁州市南谯区西北部。因古大柳树驿站而得名。它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大柳镇著名的旅游景点。被誉为“华东西双版纳”。大柳草场更是天然的绿色氧吧。那里绿草如茵,河水清澈。羊群像白色的云朵一样,在悠闲地吃草。好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
我上班的学校距离大柳街道约920米。靠近公路边。学校右边是一座小山丘,左边住着几户人家。山丘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从街上到学校,是一条平坦弯曲的柏油马路。路两边生长着古朴沧桑的大树,也住有零星的几户人家。炎炎夏日,太阳火辣辣的,路面都发烫。幸亏有大树为行人撑起一片清凉的绿荫。每天我一个人踽踽独行,来回要走上好几趟。有时是去街上小吃部吃早餐;有时是去街上买一些生活日用品;有时是打发无聊的时光。
夏天,天黑的晚。黄昏时分,我们几个单身汉饭后无事,就相约着去大柳石桥水库散步。水库很大很宽阔,烟波浩渺的样子。我们沿着河堤悠闲地走着。一边吹牛,一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河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想到一句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非常应景。微风吹拂着河水,荡漾起一圈圈涟漪。仿佛一个艺人拉着抒情的小夜曲,轻松舒缓。河水一下一下有节奏的拍打岸边的泥土,发出“噗噗噗”的声音。岸边一丛丛碧绿挺拔的芦苇在清风中轻轻摇曳。它们与河水窃窃私语。
我们几个走累了,索性找一块草皮坐下来。我随手拾起一个石片,朝水面打水漂。只见溅起一片片白色的小水花。水库中央有一艘小船。船上一个渔民戴着草帽在撒网捕鱼。水波轻轻地拨动水草、芦苇杆,溅起细碎的浪花,发出哗哗咕咕的响声,仿佛儿时母亲轻柔的呼唤我回家吃饭的声音。又过了一会儿,天完全黑透了。天空中此时有几只黑色的大雁鸣叫着,迅速地从我们头顶飞向远方。
孤独的夜,孤独的河水,还有孤独的我们。坐了很久,我们才站起身,拍拍屁股上的泥土往回走。我们每个人都打开随身携带的电筒。我们从来没有感到过害怕。走过高低不平的窄窄的田埂,来到滁定公路。看到大柳街道万家灯火,这才仿佛回到了烟火人间。
我在大柳教书的时候,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记得有一次下班,别的同事都回家了。我独自一人沿着大柳街道闲逛,漫无目的地走。那时天刚擦黑,街道两边的店铺人声鼎沸。有蒸包子蒸饺子的,热气腾腾。有卖猪头肉卤老鹅的,特殊的香气不断地刺激着我的味蕾,在灯光下油光闪闪,隔着玻璃窗诱惑着我。而我囊中羞涩,只能不停地咽口水。
遇上闷热乌燥的晚上。我们几个单身汉穿上靴子,背着一个竹篓,头顶一盏小灯,手里拿着一把钳子,去山上照蜈蚣。蜈蚣是中药材。遇到逢集,街上有专门的商人来收购药材。运气好的话,一晚上能照二百来条蜈蚣。回到宿舍,用开水把蜈蚣烫死。然后用细竹枝撑起蜈蚣,撑成一个标本。把它晒干,逢集的时候,拿到街上去卖。长一点的蜈蚣能卖两块钱。短一点的能卖到一块到一块五。回想起来,既体验了劳动的乐趣,又赚了几两碎银。然后我们会买一些啤酒,牛肉排骨鱼等来犒劳自己。十分痛快。
2013年7月的时候,我被借调到南谯区教育局工作。在那里度过了近3年的时光,于2016年2月回到滁州六中教书。
如今回忆起来,青春岁月,有这么一段异乡难忘的工作生活经历,是多么美妙啊!
离开大柳十多年了。想念大柳。
#文学创作大会#
更新时间:2025-05-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