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中方制裁美国高端芯片?特朗普急眼,想逼中方答应这件事

中美第四轮经贸谈判还没正式开始之前,气氛就已经拉满,特朗普政府一边挥舞“实体清单”的大棒,把中国一批顶尖科技企业扫进黑名单。

一边绕着地球跑,拉欧盟、G7、北约一起“加税围华”,这一套组合拳看似老练,实则焦虑,可这次,中国没像以往那样“沉着应对”了。

而是罕见出手,对美国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还加码反歧视审查,直指美方对华科技政策的根子问题。

这场从谈判桌外蔓延到芯片战场的较量,不仅让特朗普“急眼”,也让外界重新审视一个问题:美国手里的“科技王牌”,还真是稳赢的吗?

美国想“谈”但更想“赢”

美方出手,套路不新,但动作更狠,9月13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公告,把上海微电子、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23家中国高科技实体列入“实体清单”。

这份名单不是随便写的,挑的都是中国在半导体、通信和航天领域的关键力量,目的明显,就是尽可能“卡脖子”,不给中国在高端科技领域任何喘息的机会。

但这次,美国并不满足于单打独斗,他们开始全球“化缘式”游说,尤其对欧盟下了狠功夫,特朗普团队向G7国家推销一个看似“正义”的逻辑。

因为中国“间接支持俄罗斯”,所以应该联合起来,对中国加征“惩罚性关税”,比如奥地利外长就在一次闭门会议中表达了对中国“帮助俄罗斯”的“担忧”,这背后显然有美方的推手。

如果说制裁中国是为了筹码,那鼓动欧洲就是为了收利,美国算盘打得精:如果盟友跟进,美方可以躲在后面看戏;要是盟友不从,就顺势把俄乌冲突的复杂后果甩锅给别人。

这种“双赢”思路,看起来聪明,实则暴露出一个现实,美国在与中国的博弈中,已经不再指望“硬碰硬”能赢得漂亮,而是靠“多方压制”来制造谈判优势。

这也是特朗普惯用的“交易艺术”:先抬高对抗烈度,再在谈判时“施舍”一点缓和,制造“美国让步”的假象,但问题是,对手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只防守不反击”的中国了。

“破天荒”的反击

中方的回应,简单粗暴,却出奇精准,先是商务部宣布对美国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接着又启动了反歧视调查,这两招,不是情绪化反应,而是带着明确法律依据和战略指向的反制行动。

为什么选模拟芯片,这个领域不是最先进的,但却是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最赚钱的一块蛋糕。

数据显示,2022年到2024年间,美国对华模拟芯片出口量大增了37%,但价格却暴跌52%,用行话说,这就是标准的“倾销”行为,以极低价格占领市场,同时压制中国本土厂商的生存空间。

更关键的是,中方不是在搞“对骂式反制”,而是用世贸组织(WTO)规则来“以法制美”,反倾销调查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手段,目的就是防止不公平竞争。

而反歧视调查更进一步,瞄准的是美国整体对华芯片政策背后的制度性不公:你封锁我高端,我就质疑你中低端产品在华的合法性。

这一套组合拳的杀伤力不在于“声势”,而在于“打点”,模拟芯片是大多数电子产品的基础组成,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制造、消费电子等领域。

美国芯片巨头在这块领域的利润非常可观,如果中方调查持续推进,甚至启动限制措施,那不仅是企业利润缩水的问题,更是整个供应链在华运营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

这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中国不是不能反制,而是一直在选择时机,美方若继续逼压,中国也可以在自己的强项上精准出手。

你打科技封锁,我查市场倾销;你拉盟友围堵,我依法维权反击,这不是“升级冲突”,而是重新定义博弈的边界。

筹码重洗

这次事件也引发了一个更深层的思考:美国引以为傲的“科技王牌”,还真那么稳吗,不可否认,美国在芯片设计、制造设备和EDA软件等领域依然有全球领先地位。

但中方这次反制说明,中国已经可以在某些关键支点上“动美国的筋骨”,比如模拟芯片、成熟制程、稀土材料,这些领域虽然不是“高精尖”,但影响力巨大,一旦被限制或扰动,美国企业的成本和风险会迅速上升。

这就像两个对手扳手腕,以前美国是一手压着中国,现在中国开始学会“借力打力”,在不对称领域制造新的压力点,中美的相互依赖已经形成了“你痛我也痛”的结构,美方再怎么“搬砖砸人”,也得考虑后果。

而这场“芯片大战”发生在谈判前夕,也势必会让未来的谈判走向变得更复杂,中国的反制不仅是为了表达立场,更是为了争取一个对等的谈判地位。

过去,美方常常“开高价、压底线”,把谈判当成单方面施压的工具,而现在,中方通过法律和商业手段打出自己的牌,等于重新洗了一轮筹码,让谈判桌上的对话更具实质性。

从长远看,这场博弈还推动了全球供应链的“去风险化”,美国企业已经开始感受到:过度依赖单边政策可能带来市场流失的风险。

而中国也更加坚定了“自主可控”的科技路线,一进一退之间,中美科技竞争正进入一个更系统、更持久的新阶段。

这场围绕芯片展开的较量,没有赢家,却有启示,美国的极限施压策略这次遭到了“破天荒”的反制,中国不再只做“挨打”的一方,而是用法律、数据和市场逻辑展开反击,

而特朗普的“急眼”,其实反映出美方也意识到:这场游戏的规则,正在被重新书写,中美科技博弈,不会因为一次调查就分出胜负。

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应对”,而是在主动出击中找回自己的话语权,这不仅是一场关于芯片的攻防战,更是两国关系进入深水区的标志。

未来的谈判桌上,不再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是靠实力对话,而这件事的最终走向,不会由谁“喊得响”决定,而是看谁能真正把科技命脉握在自己手中。

信息来源:

商务部连续出手:立案调查! 2025-09-13 19:49·观察者网

看看咱们是如何见招拆招的!中美经贸磋商前夕中方连出“重拳” 2025-09-15 07:40·北京日报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财经   中方   破天荒   美国   芯片   中国   美方   反制   中美   科技   领域   商务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