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下场怒批!郑智化道歉也没用,他的"狐狸尾巴"早就藏不住了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柚柚

编辑| 文静

初审|小满

《——【·前言·】——》

说起郑智化这个名字,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肯定是那首《水手》。

这位坐轮椅的歌手曾经用歌声激励过无数人,可谁能想到,2025年10月的深圳机场一幕,彻底让他从励志偶像变成了众矢之靶。

一条"连滚带爬上飞机"的微博,先是赚足了同情分,可等监控视频一出来,画风立马就变了。

官媒亲自下场点名批评,郑智化秒删微博道歉,可这事儿真的能就这么过去吗?

一个公众人物到底是怎么一步步把自己的信誉败光的?

一场精心策划的"诉苦大戏"

深圳机场那天的天气挺好,国际航班照常起降。

郑智化作为需要轮椅出行的乘客,机场方面其实早就做好了准备。

远机位停靠的航班需要用登机车接驳,这是行业标准操作,全世界机场都这么干。

工作人员专门安排了两个人全程陪同,登机车和机舱之间按照安全规定保持20厘米的距离,这个距离既能保证安全,又方便轮椅通过。

整个过程本来挺顺利的,工作人员一路照顾得妥妥帖帖。

可没过几个小时,郑智化的微博就炸了。

他用极具煽动性的语言描述自己如何"连滚带爬"才上了飞机,字里行间透着委屈和愤怒。

配文里还特别强调自己是残疾人,暗示机场服务不人性化,对弱势群体缺乏关怀。

这条微博一发出来,评论区瞬间沦陷。

几千条评论清一色站在郑智化这边,痛骂深圳机场没良心。

有人说机场欺负残疾人,有人说这是社会文明的倒退,还有人直接@深圳机场官方账号要求给个说法。

短短几个小时,这事儿就上了热搜,阅读量蹭蹭往上涨。

郑智化很懂得怎么煽动情绪。

他选的角度特别刁钻——残疾人+公共服务,这两个标签一贴,天然就占据道德制高点。

网友们的同情心被调动起来了,根本没人去想这事儿是不是真的像他说的那样。

毕竟谁会怀疑一个坐轮椅的老艺术家撒谎呢?

机场喊冤却没人信

深圳机场的公关团队反应挺快,几个小时后就发了声明。

声明里详细解释了当天的服务流程:配备了专用登机车,安排了两名工作人员全程协助,登机车和机舱的距离完全符合安全标准,整个过程都有监控录像可查。

机场还特别强调,他们一直很重视无障碍服务,对行动不便的旅客都有专门的照顾流程。

可这份声明发出来,评论区依然是一边倒的骂声。

很多网友压根不看内容,直接评论"甩锅""冷血""没人性"。

有人说机场肯定是做错了才被投诉,有人说就算有流程也执行不到位,还有人说这是大企业欺负老百姓的典型案例。

机场的澄清完全被淹没在舆论的口水里。

深圳机场这边其实挺憋屈的。

他们按规矩办事,该做的都做了,可现在反倒成了众矢之靶。

工作人员私下都觉得委屈,明明尽心尽力服务了,怎么还落下个骂名?

可在舆论场上,情绪永远比事实传播得快,理性的声音根本出不了头。

这时候郑智化又发了第二条微博。

这次他开始翻旧账,列举自己这些年在南京、新疆、上海等地机场遭遇的"不公正待遇"。

他说南京机场让他等了很久没人管,新疆机场工作人员态度恶劣,上海机场的无障碍设施形同虚设。

每一条都写得有鼻子有眼,听起来特别真实。

网友们看完更愤怒了。

原来不是个案,是系统性问题!大家纷纷表示要给郑智化讨个公道,有人建议媒体深度调查,有人呼吁相关部门介入整改。

郑智化成功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长期被机场系统性欺负的受害者形象,舆论支持度达到了顶峰。

监控视频打了谁的脸

事情的转折来得特别突然。

深圳机场调出了完整的监控录像,把视频公开发到了网上。

画面里清清楚楚记录了郑智化登机的全过程:登机车稳稳停在舱门旁边,距离确实有20厘米左右的缝隙,但这是标准安全距离。

两名工作人员一左一右站在郑智化身边,全程小心翼翼地护送。

视频里看得很明白,工作人员先帮郑智化把轮椅推到位,然后一个人扶着他的胳膊,另一个人护着轮椅,整个动作非常专业。

郑智化从轮椅上站起来,工作人员搀扶着他跨过那20厘米的距离,平稳地进了机舱。

全程不到一分钟,根本没有什么"连滚带爬"的场面。

视频一出,评论区的风向立马变了。

之前那些义愤填膺的网友开始删评论,新涌进来的人都在问"这就是连滚带爬?

""明明服务挺好的啊?""感觉被骗了"。

有人开始质疑郑智化是不是在故意夸大事实,有人说这是典型的碰瓷行为,还有人扒出了他之前的一些争议言论。

更狠的是,网友们开始核实郑智化提到的其他几个机场的"黑历史"。

南京机场那次,调出记录发现当天确实有短暂等待,但那是因为需要协调特殊服务车辆,实际等待时间不到十分钟,而且工作人员全程陪同解释。

新疆机场那次,所谓的"态度恶劣"其实是工作人员按照安全规定要求他配合安检,语气可能有点着急但绝对没有恶意。

上海机场的无障碍设施经过核实,不但有而且很完善,只是当天郑智化走的那个通道恰好在维修,机场主动安排了人工协助。

一条条证据摆出来,大家才发现郑智化说的那些"遭遇"要么是断章取义,要么是添油加醋,要么干脆就是无中生有。

他把正常的服务流程说成了刁难,把短暂的等待说成了漠视,把标准的安全要求说成了歧视。

这哪里是受害者,分明就是个专业选手。

官媒一锤定音的分量

10月27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发了一篇评论文章。

标题很直接:《不容忍脱离事实的夸张表达》。

文章里没有直接点名,但谁都看得出来说的就是郑智化这事儿。

评论指出,公众人物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也就承担着更重的社会责任。

利用公众同情心来制造虚假舆论,不仅是对服务方的不公,更是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破坏。

文章特别强调了一点:残疾人群体的权益确实需要保护,无障碍服务确实需要不断完善,但这一切都应该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

虚构或夸大事实来博取同情,最终伤害的是真正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

当公众对这类诉求产生了怀疑和警惕,真正的受害者就更难发声了。

官媒的发声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意味着事情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纠纷,而是上升到了社会诚信和公共道德的层面。

很多媒体跟进报道,基本都是批评的口吻。

有的说郑智化透支了公众信任,有的说他消费了残疾人群体的同情,还有的直接质疑他是不是想借机炒作。

舆论场彻底逆转了。

原本支持郑智化的那批网友,现在恨不得把他骂得狗血淋头。

骂他说谎的,骂他碰瓷的,骂他不要脸的,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更有网友扒出了他1993年那首《大国民》的歌词,说他一直就有这种煽动情绪的倾向。

还有人翻出了他2018年发的一条微博,内容是"不要只看表面",现在看来简直是讽刺。

道歉来得太迟也太假

面对排山倒海的批评,郑智化终于撑不住了。

10月27日晚上,就在官媒发声的同一天,他删除了之前所有相关的微博,然后发了一条道歉声明。

声明里说自己"情绪激动""表达不当""给机场和工作人员带来了困扰",还说自己"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份道歉声明写得挺正式,该有的套路都有,可网友根本不买账。

评论区全是嘲讽:"情绪激动能撒谎?""表达不当是这么用的?""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很多人指出,郑智化道歉只字不提自己编造事实的问题,只是说"表达不当",这明显是在避重就轻。

更关键的是,他把之前的微博都删了。

这个动作特别说明问题——如果真的只是表达方式有问题,为什么要删帖?

删帖说明心虚,说明知道自己说的那些话根本站不住脚。

很多网友在郑智化道歉之前就已经截图保存了他的原文,现在纷纷晒出来对比,让他连辩解的余地都没有。

深圳机场倒是挺大度的,发了个简短声明表示接受道歉,并且表示会继续优化无障碍服务,为所有有需要的旅客提供更好的帮助。

这份声明反倒显得他们格局更大,网友们纷纷为机场点赞,说这才是真正的服务意识。

郑智化这次道歉带来的不是原谅,而是更多的质疑。

有人开始怀疑他以前那些励志故事是不是也有水分,有人开始重新审视他的歌曲和形象,还有人直接宣布脱粉。

一个公众人物的信誉就这么崩塌了,而且是全方位的崩塌。

流量时代的代价谁来付

郑智化这次翻车,其实反映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很多人为了博眼球什么都敢说。

特别是那些有一定知名度的人,更容易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制造话题。

他们知道网友爱看弱者对抗强者的戏码,知道残疾人标签能带来天然的同情,知道只要把话说得够惨就能引发关注。

郑智化精准地抓住了这些点。

他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描述自己的"遭遇",成功激起了网友的愤怒。

在监控视频出来之前,几乎没人质疑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大家都习惯性地站在弱者这边,习惯性地批评大企业和公共服务机构。

这种思维惯性被郑智化利用得淋漓尽致。

可他算错了一点:监控无处不在,事实终归要浮出水面。

当真相和他的说法完全对不上号的时候,之前有多少人支持他,现在就有多少人反噬他。

网友们觉得自己被耍了,这种被欺骗的愤怒比最初的同情还要强烈。

郑智化赚到了短暂的流量,付出的却是整个职业生涯的信誉。

这事儿对其他公众人物也是个警示。

说话要负责任,特别是涉及到公共服务和社会问题的时候,更要基于事实。

一旦被发现说谎,那代价可不是简单的道歉就能弥补的。

网络有记忆,公众的信任一旦失去就很难再重建。

最可悲的是,郑智化这次操作伤害最大的其实是残疾人群体。

本来社会对无障碍服务的关注度在提高,大家也愿意为改善残疾人出行条件出力。

可经过这么一闹,以后残疾人再反映真实问题的时候,是不是会被人怀疑是不是又在夸大?

是不是又在碰瓷?

这才是最让人痛心的地方。

结语

郑智化这次彻底把自己的招牌砸了。

从励志歌手到争议人物,这个转变只用了几天时间。

说到底,公众人物最值钱的就是信誉,没了这个,再多的才华也撑不起一个人的形象。

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一时的谎言或许能糊弄过去,可真相总会大白于天下。

希望这事儿能给所有想靠编故事博眼球的人提个醒:流量可以追,但底线不能丢,真实永远比虚假的热度更重要。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评论文章《不容忍脱离事实的夸张表达》(2025年10月27日)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官方声明及监控视频(2025年10月)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官方回应文件

郑智化个人微博账号发布内容(已删除部分通过网络存档查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2

标签:娱乐   狐狸尾巴   下场   郑智   机场   网友   残疾人   深圳   工作人员   公众   事实   声明   轮椅   连滚带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