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发现:经常吃苹果的人,用不了多久,身体或出现3个变化!

不少人都听过那句话:“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虽是寻常水果,个头不大,颜色普通,却有贴近百姓的养人功效。我行医多年,见过许多中老年朋友,日常没有刻意求补,只把每日一苹果当习惯,身体状态反而比大鱼大肉的同龄人还平稳。苹果的妙处,真不是“甜”这一个字可以代表的。今天我们就聊一聊——

常吃苹果,身体为啥会变好?


一、 肠道更通畅,大便清爽少积滞

苹果性平味甘,入脾入大肠,于中医属“润燥通便、兼可生津”的果品。再加之含有天然果胶,久食可利肠道、除腐气。

如果你经常便秘、放屁多、有口气或面色晦暗,那可能是“肠道有废,脾胃积热”。苹果正适宜这类表现,润而不腻、补而不滞。

特别是早晨起床后空腹吃一小块,不寒不热,顺气通便,效果最为温和。哎,说起来各位不妨回忆一下——自己排便是否规律?软硬适中?现代生活少动,肠道懒散,一颗苹果比许多补品还有效。


二、 皮肤更润亮,面色由黄转明

中医讲“肺主皮毛”,肺气充沛,皮肤润泽。苹果可养肺生津,有助于养阴润燥,是秋冬交替时节的“果中小君子”。

如果你发现自己面色暗黄、嘴唇干裂,或皮肤一抓就起皮,多是肺气不足、血行不畅。

坚持吃苹果,不仅是摄入了维生素,更重要的是它以甘养中,以津润燥,使身体的“精气神”更平衡。

尤其是女性朋友,如果只盯着面膜护肤,不调体内“阴阳平衡”,外面再敷也浮于表面,不妨从苹果这点入手调整一下饮食节奏。


三、 血糖较稳,少波动少反复

不少人看到苹果甜,就担心是不是含糖高。其实恰恰相反——苹果的“复合糖+果酸”结构,让它升糖速度较慢,既有口感,又不会猛升猛降。

这种特性在中医上可以看作“甘而不升、润而不躁”。意思是:能补、能缓,不生内热,不助湿气。

对血糖敏感的人群来说,食苹果胜于其他过甜的水果。如果饭后见血糖总高不下,不妨午后散步后来半个苹果,把握节律,清新快意。

这一点大家不妨试试看,什么时候吃苹果最舒服?饭前、饭后还是晨起?身体对它的回应,比仪器更实在。


吃苹果有三宜三不宜,请牢记别贪多

苹果温和无毒,但过犹不及,吃多也易生寒助湿,对脾阳偏虚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我建议每天吃一个中等大小苹果刚好,切块慢嚼,不要急咽。细嚼时的甜味,是滋养,是导引,也是清润。

中医所讲“药食同源”,苹果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现代人养生,不全靠汤药,更多是看你日常是否精准、是否持续。


选苹果,也要看五色养五脏

红苹果补心,养血润肤;

黄苹果健脾,调和肠气;

青苹果清肝,舒筋利目。

不同颜色各有所养,轮换着吃,季节交替时也能互补不足。理解食物的性味,才能吃得适合。有人吃苹果无效,其实是用法不对、时机不当。

你现在吃的苹果是哪种颜色?是否与当前身体状况相符?这个可以自己留意一下。


一颗苹果养不出奇迹,养出的是每日坚持的力量

许多中老年朋友问我:到底是苹果好、还是枸杞强?是蜂蜜养人,还是人参百补?

其实道理很简单,身体怕的从不是缺什么,而是虚实错乱、节律打破。苹果好在恰于中,不偏不倚、平衡有道,是适合中年后调理气机的天然佳果。

让吃苹果成为节律的一部分,比追求神奇食物更靠谱。相比一时之补,不如让“每天一果”变成体内平稳的节奏。


一颗好苹果,吃在嘴里,养在心上。用心吃饭、安心吃果,这才是养生大智慧。

民间方法非替代医疗治疗,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健康养生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3

标签:养生   多久   身体   苹果   医生   发现   肠道   节律   血糖   面色   中医   饭后   养人   生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