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二 “开天门”,老传统记得吃这食物,赶走霉运迎好运

老话说 “七月开天门,食鸭迎好运”,农历七月初二 “开天门” 是流传已久的传统日子,老一辈讲究这天吃点应景食物,寓意赶走霉运、迎来顺遂。而鸭肉性温不燥,正好贴合此时 “清补暖身” 的需求,用鸭肉做的菜暖而不腻,还带着好寓意。今天就教大家 3 道应景的鸭肉做法 —— 姜母鸭、冬瓜薏米老鸭汤、酸梅鸭,简单好做,新手也能轻松学会,跟着老传统吃对味,暖身又舒心。

一、姜母鸭:暖身驱寒,老人吃着腰腿暖

姜母鸭是闽南传统名菜,生姜的暖辣和鸭肉的鲜嫩融在一起,炖得酥烂入味,吃一口从胃暖到脚。“开天门” 这天吃点姜母鸭,老一辈说能 “驱散寒气迎好运”;中老年人秋冬容易手脚凉,这道菜暖身不燥,吃着浑身舒坦;家里有长辈牙口不好,鸭肉炖得脱骨,连汤汁泡饭都香,一口饭一口肉,吃得暖心又应景。

食材准备:

老鸭半只(或嫩鸭 1 只)、生姜 200 克、红枣 5 颗、枸杞 1 小把、生抽 2 勺、老抽 1 勺、料酒 2 勺、冰糖 3 颗、食用油适量

实操步骤:

1.鸭肉剁成块(别太小,炖久了容易烂),用清水泡 15 分钟去血水,捞出沥干。锅里烧开水,放鸭肉、1 勺料酒、2 片姜片,大火煮开撇去浮沫(浮沫一定要撇净,汤才不腥),继续煮 2 分钟捞出,用温水冲净备用(别用冷水,肉质会变紧)。

2.生姜洗净不用去皮(姜皮性凉,带皮炖更平衡),切成厚片(约 0.5 厘米,太薄炖烂没口感),我试过把姜片用刀拍扁,香味更容易炖出来,比切片更出味。红枣去核(避免上火),枸杞洗净备用。

3.炒锅倒油,油热后放姜片,中小火慢炒至姜片边缘微焦(这步叫 “炒姜母”,是姜母鸭香的关键,试过直接炖姜味不足,炒过的姜暖香更浓),盛出姜片备用。

4.不用洗锅,直接放鸭肉翻炒至表面微黄(逼出油脂更不腻),加 1 勺料酒、2 勺生抽、1 勺老抽翻炒上色,放冰糖炒至融化,再倒开水没过鸭肉(用开水炖肉质更嫩)。

5.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放入炒好的姜片和红枣,炖 40 分钟(鸭肉炖到用筷子能轻松戳透),最后放枸杞再炖 5 分钟,开大火收少许汤汁即可。我试过炖好后焖 10 分钟,香味更足,鸭肉更入味。

炖好的姜母鸭鸭肉酥烂,姜香混着肉香,吃着暖辣不燥,连汤汁都带着鲜甜,泡米饭吃能多吃半碗,老人孩子都爱这口暖。

二、冬瓜薏米老鸭汤:清补去湿,全家喝着不油腻

“开天门” 讲究 “清补迎好运”,冬瓜薏米老鸭汤清爽不腻,鸭肉的鲜、冬瓜的润、薏米的绵融在汤里,喝一口润喉又舒服。中老年人怕油腻,这汤清清淡淡,喝着没负担;年轻人夏天贪凉湿气重,这汤去湿不燥,喝着肠胃舒坦;孩子不爱吃蔬菜,冬瓜炖软后带着肉香,往往能主动喝两碗,补水又应景。

食材准备:

老鸭半只、冬瓜 300 克、薏米 50 克、莲子 10 颗、姜片 3 片、葱段 2 段、料酒 1 勺、盐少许

实操步骤:

1.薏米提前用温水泡 1 小时(薏米硬,不泡难煮软,试过没泡直接炖,2 小时都没烂),莲子去芯(去苦味),一起洗净备用。鸭肉处理同前:焯水去血沫,温水冲净。

2.冬瓜去瓤,切成大块(约 4 厘米见方,太小炖烂成泥),我发现带点瓜皮边缘的冬瓜块炖后更有型,比纯瓜肉更耐煮。姜片、葱段备好。

3.砂锅里放足量开水(用开水炖汤更鲜,肉质不柴),放入鸭肉、薏米、莲子、姜片、葱段,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 50 分钟(老鸭炖 50 分钟,嫩鸭炖 30 分钟,根据鸭肉老嫩调整)。

4.放入冬瓜块,继续炖 20 分钟(冬瓜煮至能用筷子轻松戳透就行,别炖太久,不然烂成泥)。最后加少许盐调味(盐别多,突出原味鲜),我试过加太多调料会抢味,清淡调味更显食材本味。

炖好的汤清亮鲜甜,鸭肉酥烂脱骨,冬瓜吸足了汤的鲜,薏米软绵不硬,喝一口润润的,全家老小都能喝,清补暖身又应景,“开天门” 喝正合适。

三、酸梅鸭:解腻开胃,年轻人孩子都爱吃

酸梅鸭带着酸甜微辣,鸭肉裹着浓稠的酸梅汁,吃着不腻还开胃,“开天门” 这天吃点酸甜口,老一辈说寓意 “生活酸甜都顺遂”。年轻人怕姜母鸭太辣,这道菜酸甜适口,配米饭能多吃半碗;孩子挑食不爱吃鸭肉,酸梅的酸甜味能遮腥味,往往主动夹着吃,一口肉一口饭,吃得香又应景。

食材准备:

鸭肉 500 克、酸梅 5 颗(或酸梅酱 2 勺)、生姜 3 片、蒜 3 瓣、陈皮 1 小块、生抽 1 勺、料酒 1 勺、冰糖 2 颗、小米辣 1 根(可选)、食用油适量

实操步骤:

1.鸭肉剁成块,焯水去血沫(方法同前),捞出沥干。酸梅如果是新鲜的,去核压成泥;用酸梅酱的话直接备用。陈皮泡软刮去白瓤(去苦涩),切丝备用。蒜切片,小米辣切圈(不吃辣可以不放)。

2.炒锅倒油,油热后放姜片、蒜片炒香,接着放鸭肉翻炒至表面微黄(逼出油脂更不腻),加 1 勺料酒沿锅边淋入,翻炒去腥。

3.放酸梅泥(或酸梅酱)、陈皮丝、1 勺生抽、冰糖,翻炒均匀让鸭肉均匀裹上酱料,我试过加少许清水(约没过鸭肉 1/3),小火慢炖 20 分钟(让鸭肉吸足酸梅味,炖太久肉会散)。

4.开大火收汁(汤汁留少许拌饭),最后放小米辣圈翻炒 10 秒,没有小米辣可以撒点葱花。我试过收汁时不停翻动,避免糊锅,汤汁浓稠裹在肉上最香。

做好的酸梅鸭酸甜开胃,鸭肉软嫩不柴,酸梅的清爽中和了肉的油腻,配米饭吃着香,年轻人追剧时当菜吃,解馋又应景,孩子也能多吃几口。

农历七月初二 “开天门” 的老传统,藏着先辈 “顺时养生” 的智慧。鸭肉暖而不燥,姜母鸭暖身、冬瓜汤清补、酸梅鸭开胃,三道做法各有风味,却都贴合此时 “暖身应景” 的需求。吃对这口应景菜,不仅尝了秋味,还带着 “赶走霉运迎顺遂” 的好寓意。

趁着今天,不妨照着做法试试,让家人尝尝这应景的家常味。觉得这些传统做法有用的话,就点赞转发给身边的朋友,一起跟着老传统过好节,暖身迎好运吧!

#晒图笔记大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美食   农历   好运   食物   传统   鸭肉   酸梅   冬瓜   姜片   薏米   翻炒   料酒   酸甜   冰糖   生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