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这两个防近视黄金期很重要,一旦错过,视力很难挽回!

屏幕前的各位家长,有没有注意到自家孩子爱揉眼睛、看东西眯眼?如果没有,说明孩子视力还不错,没有出现近视的苗头。

要是孩子有了这种习惯,一定要提高注意,先看孩子是不是正处于预防近视的黄金期。

一个是远视储备即将耗尽的时候,大概十二岁前后,另一个则是假性近视阶段。

一、远视储备期
每个孩子刚出生都是远视的状态,长大之后会变成跟成人一样的“正视”,这个转变的临界点大概就是12岁。

远视储备在孩子12岁之前会逐渐减少,最终清零。

要是孩子过早消耗完远视储备,眼轴变长的时候没有“缓冲区”,就容易早早近视。

二、假性近视期

假性近视其实是眼睛发出的“求救信号”。这个时期没有年龄的限制,长时间、高强度用眼之后就会出现。它代表着睫状肌的超负荷工作已经到了临界点,开始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对于学生来说,往往发生在长时间学习和使用电子产品之后。

但是假性近视跟真性近视不同,眼球的结构还没变。通过锻炼眼睛、坚持护眼,一样有办法不戴眼镜。

三、把握护眼关键期,应该这样做!

想给孩子护眼,首先要知道孩子的视力情况。

在孩子出现疑似近视的情况后,应该第一时间去检查视力。不能去眼镜店测,必须要去正规眼科散瞳后验光。

小孩子不散瞳,测出来的数值很可能不准。

得知孩子视力情况之后,第一件是就是要把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分散开。

视力问题多种多样,但形成原因却是大差不差——基本都是因为用眼时间太长。

像是上学、课外辅导、作业、兴趣班、看课外书、玩电子产品,这些都属于近距离用眼的范畴,并且占据了孩子大部分的时间。

学习任务比较固定,不能不让孩子学,也不能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但是可以把时间分散开,及时休息,比一直用眼强多了。

比如说:上学的时候,鼓励孩子课间出去转转。体育课的时候积极活动,不要跑回教室里。

上下学这种家长在的时间段,更可以鼓励孩子多往远处看看。

一整天的近距离用眼时间就被划分成了40、50分钟一休息,至少让眼睛从近距离调节的状态中脱离出来,有了“喘气”的时间。

放学回家也可以沿用这个节奏,40分钟一休息。摒弃掉“一次性写完作业之后再玩”的想法,坐在桌子前面不代表效率高。适当休息,状态更好。

学习桌上也不能随着孩子的喜好去布置。比如说,桌子上不要有除了学习用品之外的东西。水杯和吃的东西放在客厅,等休息时间才能拿。玩具和电子产品,更要放在看不到的地方。

晚上回家,学习之前先开灯。不能凑活用,或者偷懒等彻底天黑了再去开。

我觉得学习的时候只开一个顶灯是不够的,大部分孩子的书桌都背对着光源,头部会在桌上留下不小的阴影。要是孩子平时还会歪头、勾手的话,光线就更不够了。

最好是在桌面上再加一个读写台灯,不需要很贵,符合国标就可以。一般是看照度AA级,RG0级蓝光豁免,显色指数在90以上,还要是3125Hz以上无可视频闪。紫光激发的LED灯会更好,蓝光量更低。

不知道选什么的话,可以看看辰士达u1、漫书雨k1、麦朵尔MindDuo2,这几个都是紫光激发的灯具,前面两个还加了能润眼的NIR红光。考虑智能功能的话可以选第三个,用起来比较方便。

其实我觉得,孩子年纪太小的时候不要上太多的补习班。小孩的精力毕竟有限,把课内外时间都排满是很累的。一次性接触这么多东西,孩子也未必消化得了。

可以重点补比较薄弱的部分,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查缺补漏。

空闲的时间多带孩子出去转转。想给孩子护眼的话,大户外是一定省不掉的。保底是每天活动两小时,要是低年级时间多的话,可以玩够3小时。

听起来时间长,其实并没有很久。加上课间、路上和平时的望远,每天晚上出去玩一个多小时就能够了。

出门找那种开阔的地方玩,再加上两三个小伙伴。骑自行车、玩轮滑、跳绳、捉迷藏,但凡玩一玩,孩子的目光就能落到远处,这就是放松了。

玩完回家,喝杯牛奶,到阳台边看会远,放松好眼睛再睡觉。

孩子要是能做到这些,视力不会有大问题的。而且要是真论难度, 没有一个难做到的,关键就在坚持。只要坚持,肯定有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4

标签:育儿   近视   视力   家长   黄金   孩子   时间   远视   假性近视   近距离   眼睛   东西   紫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