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杯夺银后!中国男篮备战世预赛大名单预测,4人出局7核心回归

亚洲杯夺下银牌,中国男篮从沙特启程回国时,海口的凌晨还飘着细雨。队伍落地后原地解散的消息里,藏着比奖牌更值得琢磨的事——三个月后的世预赛,大名单注定要经历一番洗牌。李祥波、赵嘉义、雷蒙、余嘉豪大概率要离开,而周琦、曾凡博等7名核心的回归,未必全是利好。

先看那4位可能出局的球员。李祥波能进亚洲杯名单,更像是郭士强为防内线伤病留的后手。整个赛事他场均出战不到1分钟,身高不足两米,既没有低位强攻的硬解能力,篮板保护也显吃力,在竞争更激烈的世预赛阵容里,这样的边缘角色很难留下。

赵嘉义的问题更明显。无论热身赛还是亚洲杯,他的表现都透着平庸。外线三分投不准,持球突破总失误,作为大前锋,护框和抢篮板的积极性也一般。中国男篮要对付韩国、日本的快节奏打法,需要更能跑、更能防的四号位,他的风格显然不搭。

雷蒙在决赛最后那两个偏得离谱的三分,暴露了关键球能力的短板。作为小前锋,他的身高在对位时本就吃亏,又缺乏快速突破和稳定投射的特点。世预赛面对韩国的锋线冲击,球队需要更灵活、能自主创造机会的球员,雷蒙的位置自然不稳。

余嘉豪的情况特殊些。他空有2米21的身高,护框效率却没达到预期,低位单打时下肢力量不足的问题屡屡显现。更关键的是,他即将赴欧洲联赛打球,赛程冲突下,郭士强大概率会放行,让他专注海外磨练——毕竟对年轻内线来说,长期联赛锻炼比短期国家队亮相更重要。

再看7名回归的核心,他们的回归藏着不少细节。周琦是眼下国内最好的中锋,亚洲杯期间他若在场,中国队场均39.6个篮板的短板或许能补上——要知道澳大利亚场均能抢49.8个,周琦的护框和篮板嗅觉,正是球队最缺的。但他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快速融入现有体系,毕竟亚洲杯这套12人轮换的打法,和以他为核心的战术,节奏截然不同。

曾凡博的回归能强化空间感。作为空间型四号位,他既能拉开进攻空间,防守端的覆盖面积也够,理论上很适合郭士强的三后卫体系。可问题在于,他在海外联赛习惯了无球打法,回到国家队是否能适应频繁的换防和持球要求?热身赛他曾单场投进4记三分,但硬仗里的稳定性,还需要验证。

赵继伟的组织能力是稀缺品。亚洲杯球队能打出流畅配合,缺的正是他这种能精准输送炮弹的控卫。只是他和现有的胡明轩、高诗岩如何搭配?赵继伟擅长慢节奏梳理,而胡明轩、高诗岩更习惯快攻反击,节奏的平衡得花时间磨合。

杨瀚森的回归最悬。这位已在NBA开拓者崭露头角的年轻内线,不仅练出了外线三分,策应能力也属顶级,本是未来核心。但海外联赛赛程密集,他能否赶上世预赛还是未知数。即便能来,如何在短时间内融入体系——毕竟他的策应风格,和周琦的内线强攻需要找到平衡点——也是个难题。

张镇麟的伤病恢复是关键。作为CBA三连冠的核心锋线,他的攻防全能性是对付韩国队的利器。但此前保守治疗的伤病是否影响状态?世预赛的强度不比联赛,他若无法恢复八成以上水准,反而可能成为短板。

孙铭徽的加入会让后场更有冲击力。作为CBA总冠军后卫,他的持球突破和反击速度,搭配胡金秋的内线终结,本是绝配。可他和赵睿的球权分配是个问题——两人都需要持球在手,如何协调才能不互相消耗,得看郭士强的调度。

崔永熙的膝盖伤势是最大变数。这位能攻能防的锋卫摇摆人,若能恢复八成状态,绝对是侧翼主力。但伤病恢复的程度难料,世预赛这种级别的对抗,强行复出反而可能加重隐患。

其实,这些进出背后,藏着郭士强选人的核心逻辑——他要的从不是"最强12人",而是"最搭12人"。亚洲杯那支残阵能拼到决赛,靠的就是所有人都适配这套强调跑动、防守和分享球的体系。如今核心回归,如何让周琦的内线统治力、曾凡博的空间感、赵继伟的组织,和现有球员的拼劲融合到一起,才是最大考验。

三个月后的世预赛,名单上的名字或许会变,但选拔的标准不会。能留下的,一定是那些既能打硬仗,又愿意为体系牺牲的人。毕竟对中国男篮来说,赢球的关键从来不是明星多亮眼,而是所有人能不能往一处使劲。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1

标签:体育   亚洲杯   预赛   中国男篮   核心   内线   伤病   篮板   联赛   球员   体系   打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