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法院直接给许家印来了个“抄家”式执行,77亿美元全球资产统统被接管。说实话,这操作真的很少见。
9月16日,香港高等法院法官欧阳浩荣做出了一个历史性判决。什么意思呢?就是许家印再也不能躲在“公司”这个保护伞后面了。
法官直接说:“许家印根本没有遵守资产披露令。”
这话听起来很官方,但翻译过来就是:你小子不老实,藏着掖着不说实话,那我就直接动手了。
77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大概相当于600亿港币,能买下半个恒大当年的市值了。
安迈顾问的杜艾迪和黄咏诗被任命为接管人,还专门配了个监督律师何文基。
法院还发了个“全球禁制令”,意思是许家印在全世界任何地方的资产都不能动了。想转移?门都没有。
还记得2017年的许家印吗?那会儿恒大销售额3731亿,他个人身家2900亿,妥妥的中国首富。
那时候的恒大真叫一个风光……到处买买买,足球队、汽车、矿泉水,什么热门搞什么。
结果呢?
2020年“三条红线”政策一出,恒大这台高杠杆运转的机器立马熄火了。就像一辆开得很快的车突然踩急刹,惯性太大直接翻车了。
恒大崩盘的时间线很清晰:
从巅峰到谷底,就这么几年功夫。
这次判决最厉害的地方在哪?就是法院直接“刺破公司面纱”了。
以前大家都觉得,公司是公司,个人是个人,股东最多赔个出资额完事。这叫“有限责任”。
但这次不一样了。
法院认为许家印“滥用公司独立人格”,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私人保险箱”。你既然这么玩,那就别怪法院不客气了。
许家印这边还试图反驳:“任命接管人太严厉了,会干涉私人事务。”
法官直接回怼:巨额债务面前,一般性救济已经不够用了。
说白了,就是你欠的钱太多了,普通手段根本收不回来,必须用重拳。
这个判决创造了先例。
以后但凡有企业家想通过复杂的公司架构来转移资产、逃避债务,法院就可以参考这次的做法,直接穿透到个人层面。
这意味着什么?
老实说,这对整个商业环境可能是件好事。至少那些想钻空子的人会收敛一点。
现在清盘人杜艾迪和黄咏诗已经开始接手了,监督律师何文基也开始搭建监督机制。
这可不是个轻松活儿。许家印的资产分散在全球各地,有些可能还藏得很深。要把这些都找出来并变现,估计得花不少时间。
更重要的是,这个案子会成为全球企业治理的重要先例。其他国家的法院在处理类似案件时,很可能会参考香港法院这次的做法。
对债权人来说:终于看到了追回欠款的希望。77亿美元虽然不能完全覆盖债务,但聊胜于无。
对其他企业家来说: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企业架构,公司财产和个人财产的界限要划清楚,别再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取款机”。
从某种意义上说,许家印这次是真的无路可逃了。
以前还能通过各种复杂操作来转移资产,现在连这条路都被堵死了。77亿美元的全球资产被锁定,想动分毫都难。
这个结果,说不上是大快人心还是让人唏嘘。毕竟许家印也曾经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风云人物,恒大也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过力量。
但商业就是这样,你享受了高杠杆扩张带来的红利,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当潮水退去,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现在唯一能确定的是,这个案子会被写入法律教科书,成为企业治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至于那些还在想方设法转移资产的企业家们,劝你们还是收手吧,法院的手段比你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