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西山居机甲情怀游戏《解限机》正式公测,开服当天尽管STEAM峰值人数达到13W+,但各位给出的好评率仅60%多一些,硬核也是草草体验了一下,在机体平衡性、蜜汁缝合的模式(比如强行OW式推车,但又无法开局后切换机体)、匹配机制等方面都有痛点,还得官方运营摆正方向呀,不然就是高开低走的局面了。
闲话少聊,回归本文核心主题——实战帧数测试,《解限机》采用移动端常见的Unity引擎,美术风格偏日式二次元,支持NVIDIA DLSS 4技术,今天这篇文章就给大家使用RTX 5070 Ti和RTX 5060两款显卡来验证一下游戏的性能需求。
第一款测试显卡来自影驰的RTX 5070 Ti星曜LUNA OC,包装上是全新月亮女神LUNA形象IP(白色版本,黑色则为黑夜女神NOX),显卡拥有超长的42个月质保,相比其他主流非公会多6个月更有保障,支持个人送保。
第二款显卡则是耕升的RTX 5060追风白OC,本身定位甜点的缘故,其包装设计自然简洁不少,支持个人送保和三年质保售后。
测试平台方面,这种多人竞技游戏当然还是我们老朋友锐龙7 9800X3D强项,设置PBO ENABLE,搭配两根DDR5 6000C26 16GB*2内存套装,确保CPU最大程度降低瓶颈,操作系统是Windows 11 24H2最新版本,显卡驱动是NVIDIA GeForce Game Ready 576.88 WHQL最新,该版本对《解限机》有相关性能优化并使其支持DLSS 4多帧生成。
《解限机》UI首页设计说实话挺像页游的,进入系统设置后的画质选项也就还好,风格比较简洁,想要开启DLSS帧生成切记先把API切换至DX12,DLSS分为自动、深度学习(DLAA)、质量、平衡、性能和最高性能这些档位。
而预设画质是低、中、高、超高、影视和电竞,只要是N卡任何预设画质都是默认开启DLSS自动(下方画质对比各位就知道为什么了),其中电竞档会给出一套自定义优化方案,这点倒是对于追求极致高帧率的玩家挺贴心。
《解限机》具体画质选项涉及20个左右,选项类别相当丰富,在Unity引擎基础上针对各方面都进行了重构,比如更为深入的虚拟几何体精度,对几何细节、破坏和碰撞动态交互都会有影视,涉及场景关联的也不少,比如体积雾、地形、植被、屏幕空间遮蔽、屏幕空间反射、全局光照还有天气效果这些细节,甚至为玩家做了一个高品质头发的选项,好让各位宅男好好欣赏靓丽的驾驶员~
2160P截取影视级抗锯齿
2160P截取DLSS深度学习(DLAA)
2160P截取DLSS质量
2160P截取DLSS性能
影视级抗锯齿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是什么,但个人猜测大概率还是常见的TAA,预设画质包含DLSS自动档显然是正确的,从以上对比来看,TAA的画面看起来会很毛糙,尤其是在一些高频细节区域(如铁丝网),而主体机甲狗牙现象也明显,DLAA是很好替代方案(损耗比较小画质最好),DLSS质量档则是平衡画质和帧数,即便是DLSS性能档也会好于TAA一些,因此各位就不需要再纠结用不用影视级抗锯齿了。
测试场景方面,《解限机》虽没有基准,但有回放系统就挺方便测试。这里选择了边缘战场模式中的密斯之眼(6V6 PVP)作为测试样本,选择机体是矛隼,大致流程是这样:在抢据点的时候切换矛隼形态,来回使用速射炮、轻重型导弹进行多个来回骚扰,此时视角会在空中,视距也会比较远。
能量耗尽以后落地,此时视角就是地面视距变近,正面交锋玩家,过程持续一分钟,两种战斗状况综合起来就比较有代表性,更符合玩家真实游玩场景,所以硬核使用矛隼作为测试机体也是有原因的。
主流1080P分辨率,原生抗锯齿下RTX 5060平均跑到52fps,居然只是勉强流畅水平,有DLSS质量档加持才可保稳60fps+。而RTX 5070 Ti则是刚好达标高刷门槛——DLSS质量档下能有平均109fps,此时再使用2X帧生成就很舒坦了。
2K分辨率,原生抗锯齿RTX 5060已经没戏,借助DLSS质量档才可达到平均53fps,1%帧只有42fps体现在玩家扎堆放技能的时候,若不想降画质只能依靠2X帧生成,达到平均78fps尚可接受吧。
至于RTX 5070 Ti有DLSS质量加持的时候,能达到平均96fps,虽未完全达标高刷门槛,但这个帧数段开2X帧生成问题也不大了。
RTX 5060其实也能战2K分辨率,使用预设的电竞档画质即可,各选项设置比较均衡和科学,或者也可以像硬核一样极端向,仅材质品质、景深、虚拟几何体精度、特效质量(自己和其他)拉满,流式贴图质量一般,其他均为最低,当然动态模糊得保留毕竟高速战斗,如果玩矛隼的时候,可以适当把屏幕空间遮蔽拉高(物体更有立体感,更好辨别空间层次)
经过自定义优化画质后,RTX 5060即便是2K分辨率,平均帧率也能达到基本流畅的54fps,此时再开一手DLSS质量档就是完美流畅状态了,当然也可以试一试2X帧生成。
4K分辨率,RTX 5060拉满会爆显存,还是直接RTX 5070 T靠谱,原生抗锯齿就可达到平均52fps,这就意味着DLSS质量档能达标60fps+,这个帧数区间同样可试2X帧生成,基本可胜任入门级高刷门槛。
4K分辨率预设影视级画质改原生抗锯齿,OSD监控可见其实游戏也不会过分吃显存,大致10GB左右就足够了,关键还得核心性能强,不过内存确实得注意下,别说4K就连1080P分辨率都得啃掉16GB以上。
DLSS 4多帧生成方面,就以RTX 5070 Ti运行4K分辨率为例,原始帧依赖DLSS质量档就可达到70fps可以保障低延迟跟手一点,此时开启DLSS 4的2X倍率后,提升幅度相比影视级原生抗锯齿有2.26倍,3X倍率是3.13倍,最后4X倍率是3.88倍。
影驰RTX 5070 Ti星曜LUNA OC,外观得以重新设计,以更为圆润的星曜造型呈现,白色主体色下贯穿着银色的区域还支持ARGB灯效,当然还有黑色版本的黑夜女神NOX,它用特别的紫色点缀更具备高级感。
影驰RTX 5070 Ti星曜LUNA OC搭载三枚95mm尺寸的霜环风扇,无光设计得以最大程度优化散热结构,配备风扇智能启停技术,轴心上有对应的星曜图案装饰。
影驰RTX 5070 Ti星曜LUNA OC最为人性化的设计是快拆结构,上盖和散热器/PCB部分利用了多个磁吸点实现快拆,并且风扇供电也是触点形式实现,对于玩家最大的便利之处自然是清灰。用料方面,显卡有12层PCB、12+4+3相供电、一体压铸中框、4*8mm+3*6mm镀镍热管等豪华配置。
显卡侧面中间区域是呼应命名的BOOMATAR LOGO灯效,灯效支持同步主板和主板调控,12V-2X6供电接口设计,与整体风格融合度最高的是这块纯白背板。
当然追求华丽的ARGB装机效果,也可以换上镜面材质的背板,它不仅是可以照镜子,而且能反射到机箱内其他硬件的ARGB灯光,也是相当有创意的设计了。
其次是甜点级的耕升RTX 5060追风白OC,极简风格设计下,一定程度反映了它甜点和紧凑的定位,外观上也没有过多的装饰,不含挡板尺寸为224.5*113.5*40mm,这种SIZE天生就是为ITX机箱打造的。
耕升RTX 5060追风白OC具备两枚第三代炫风之刃风扇,尺寸设计只有92mm因此造就了紧凑属性,扇叶也是经过散热强化的环形7叶片设计,散热效果更好,也支持智能启停技术。
这款显卡主打是甜点和紧凑,因此装饰效果也是相当简洁,侧面区域只有GEFORCE RTX和GAINWARD LOGO,加上整体无光的设计,正好可迎合那些口味独特的ITX玩家。
显卡是单个8pin PCIe供电设计,耕升RTX 5060追风白OC本身功耗也符合NVIDIA官方设定的145W,接口已经是过剩满足。
耕升RTX 5060追风白OC也是全金属背板设计,右侧对应有GEFORCE RTX和GAINWARD LOGO装饰,左侧是主流常见的贯穿式风道,可和正面风扇联动形成高效的气流。
全文测试下来,《解限机》整体性能要求不是很高,RTX 5060搭载DLSS(默认开启)轻松满足1080P拉满画质流畅运行,而2K分辨率使用本文自定义或者预设的电竞画质,也是能达到60fps标准的,至于RTX 5070 Ti作为4K入门挺不错的,高刷门槛则至少搭配2X帧生成,当然优化画质的话,降一档到RTX 5070估计也能满足。其他方面,最好配备32GB内存,CPU也不能太拉跨,毕竟同屏是12个玩家同台竞技呢~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