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黄陂楚剧喜摘全国“小梅花”

近日

第29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

圆满落幕

武汉市黄陂区楚剧团

与武汉市艺术学校联合创排的

原创少儿楚剧《戏鞠》

从全国众多优秀剧目中脱颖而出

一举斩获最高荣誉

“小梅花优秀集体节目”

成为黄陂文化传承与创新道路上的

一座亮眼里程碑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承办,中国剧协各团体会员单位协办,是代表中国少儿戏曲最高水平的权威赛事。本届赛事共吸引来自全国19个省、2个直辖市的百余位小演员携34类剧种齐聚宜城,既有京剧、豫剧、黄梅戏等大众熟知的剧目,更涵盖孝义碗碗腔、祁剧等稀有剧种。



剧目介绍

《戏鞠》一剧另辟蹊径,以宋代"文彦博灌水取球"与"司马光树洞取球"的智慧典故为蓝本,创造性运用传统戏曲手法,融入超现实的趣味演绎。充满巧思的创意构思,赋予了该剧独特的灵动性与艺术感染力,成功拉近了古老智慧与现代观众的距离,成为其折桂"小梅花"的关键所在。



团队介绍

编剧:高翔

导演:王文华、熊力

作曲:吕水波

指导老师:王文华、刘海波、吴春仙、王刚、熊力

主要演员:董哲鸣、李唯朗、彭梓越、李盈媛、夏紫林

职员表:曹雄、吕水波、陈桂红、王亚利、方小妹、盛攀、吴志强、肖章、黄磊



舞台上的光芒万丈,皆由台下汗水浇灌而成。对于武汉市艺术学校2023级楚剧班(黄陂学员)而言,这份成绩更显不易。学习楚剧不足两年的他们,必须在紧张的课业学习中,兼顾基础训练与剧目排练,唯有以勤补拙、以练促学。


为将人物的灵动演绎得淋漓尽致,小演员苦练前桥、绞柱、矮子步等技巧,一次次地蹲身、移动,哪怕练到双腿酸麻也咬牙坚持。手中那个关键的“球”,更是反复练习的重点——抛接、翻滚、传递,每一个动作与技巧都经过了千百次磨合,才在舞台上化作举重若轻的童趣演绎。



老师们也全程倾注心血,一招一式规范姿态,一颦一笑点拨神韵,手把手倾囊相授。正是这份师生同心的坚守与教学相长的默契,将古老的唱腔与身段,化作了孩子们理解并热爱的艺术表达,并最终在舞台上完美绽放,赢得满堂喝彩!





陂楚绽梅




黄陂是楚剧发源地,也是楚剧之乡,曾三次因楚剧被文旅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楚剧根基深厚。作为“湖北省重点院团”,黄陂区楚剧团始终秉持“植根乡土、服务人民”理念,常年深耕“木兰村戏”,扎实开展“送戏下乡”“文化惠民”等演出,既筑牢了群众基础,也为创作注入不竭动力。


此次获奖,不仅标志着黄陂区在楚剧艺术创造性转化与发展上取得国家级认可,更充分印证了剧团在培养戏曲后备人才、打造精品少儿剧目上的强大实力



未来,剧团将以此获奖为契机,继续坚守艺术初心,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楚剧之花绽放在荆楚大地及全国舞台,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添砖加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育儿   楚剧   梅花   全国   剧目   戏曲   武汉市   少儿   中国   艺术   剧种   剧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