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院士天团”遇上绿水青山,会碰撞出怎样的发展火花?7月29日,广东院士联合会“院县行动”之产业科技创新交流对接座谈会在河源市东源县召开,多位院士专家齐聚一堂,以“科技之笔”为河源产业升级“精准把脉”,现场“金句”频出,谋划东源产业升级新路径。
活动现场
会上,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原校长刘焕彬提出“AI+”赋能东源发展“湖山农文旅”绿色综合体经济的思考;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广东院士联合会副会长韩恩厚则作了“新材料与腐蚀控制技术赋能河源”的分析,为东源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提供了科学思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香港浸会大学荣休校长,广东院士联合会副会长陈新滋立足功能农产品,以番茄制药的案例讲述农产品工业化可行性,为东源发展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路径。
“湖光万绿映青峦,何幸瑶池落世间。回首雄狮凝望处,清澈一水化金山。”刘焕彬作诗《狮子回头》勉励东源的发展。“工业AI技术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力,其核心价值是实现数据生产要素价值化,形成新质生产力。”刘焕彬认为,东源要着重发展资源禀赋丰富的产业,用“AI+”赋能,加快培育千百亿级水饮料及食品产业集群,借鉴浙江乌镇等地文旅数字化经验,构建东源“湖山农文旅”绿色综合体,清澄的万绿湖水转为“金山”。
刘焕彬院士提出“Ai+”赋能东源发展“湖山农文旅”绿色综合体经济的思考
近年来,东源与众多院士专家及广东院士联合会的合作由来已久、成果丰硕。自2020年始,东源先后与彭寿院士、罗锡文院士、李卫院士团队分别共建了东源县硅材料中心、水稻智慧农场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广晟广科稀土永磁创新研究院,创下了多项全省标杆等,共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今年5月1日,大湾区院士专家学术交流康养基地在东源正式揭牌成立,为东源绿色发展注入了“最强大脑”。此外,今年6月17日,环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建设专业委员会成立,唐洪武院士等9位院士受聘为委员,为发展区建设注入强大“智力”。
现场交流
东源县委书记秦卫民表示,作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东源正抢抓“一湖一县一盆地”重大政策机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东源将以此座谈会为新的起点,推动东源与广东院士联合会及各位院士专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产业规划、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河源市副市长黄子睿指出,这是一次“精准把脉”助力产业升级的契机,今天的产业科技创新交流对接座谈会,为河源搭建了一个与顶尖智力深度对话的平台,让各位院士专家近距离洞察河源产业发展的痛点堵点、精准研判产业升级的方向路径,让河源在产业升级的赛道上少走弯路、加速前行。
广东院士联合会秘书长卢育辉表示,广东院士联合会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动企业竞争力提升,围绕新产业和未来产业,成立专业团队,并与院士和企业家合作,推动高端产业的发展。以产业科技创新学术为纽带,加强与企业的共建,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以院士为支点,撬动全国重点实验室,吸引众多实力强大的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并以院士和学术研究为主的实验室为主要依托,将实验室的成果进行推广,以发展新质生产力。
现场企业提问
文、图丨袁文康 张小建 陈振敏
更新时间:2025-07-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