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独家专访,揭开郎平真实现状,卸任女排久居美国的她有新计划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微博-央视体育、澎湃号-北京师范大学、南京日报、中国青年网等】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星光情报站

编辑|星光情报站

前言

郎平可以来说是千禧年之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运动员。

她的名字不仅代表着女排精神,还代表着当时那个年代全国人民奋力向上的追求。

虽然近些年来她很少在参加关于排球方面的工作,可是她也一直关注着中国女排。

不过除了体育方面的动态之外,郎平在其他方面也是全面开花

比如最近还参加了vogue的活动,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另一面,还让网友们对他的现状充满好奇。

而就在网友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的时候。

央视的独家专访,却直接揭开了郎平的真实现状。

“新身份”的转变

本月中旬,央视专访以一段特殊的“跨时空对话”让我们看到了郎平和朱婷婷背后的故事。

镜头中,郎平与朱婷回忆东京奥运会后的艰难时刻。

当朱婷说赛后遭遇网暴时,郎平打趣道:“那时候给她发信息半个月不回,就知道她又在自我屏蔽了”。

这场对话不仅勾起了公众对女排黄金时代的回忆。

更让人们看到了郎平卸下主教练后对徒弟的关心。

而这段师徒情谊的起点,可以追溯到郎平重返中国女排执教的时期。

2013年,在中国女排陷入低谷的时候,郎平却毅然回国接下中国女排。

估计当时郎平也没想到,这个决定竟然会开启了她执教生涯的巅峰篇章。

当时的中国女排队伍面临人才断层、战术陈旧等多重困境。

而郎平在当时如此困境的情况下,却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她不仅力排众议发掘朱婷、袁心玥等年轻选手,而且还推动球队向“高大化、力量化”转型。

几年后的里约奥运会,她带领女排在绝境中逆转夺冠。

之后的世界杯,她更是以11战全胜的战绩拿下队史第10个三大赛冠军。

短短六年,郎平将一支重建期的队伍重新带上巅峰,创下了世界排坛的执教奇迹。

可是,当赛场上的荣誉暂时告一段落后,她却没有停下脚步,反而是另一个身份继续前行。

她以北京师范大学郎平体育文化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的身份,开启了另一段与体育相关的征程。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郎平体育文化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她在珠海校区开设的《拼搏的人生没有终点》通识课早已一座难求。

前两年的讲座现场,主会场座无虚席,8间分会场的直播屏幕前同样挤满了学生。

从战术设计到人才培养,她以教师的身份延续着对排球的事业。

即便已淡出一线执教,郎平的每一次公开亮相仍能引发体育圈的震动。

就像去年10月,中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现场出现了令人惊喜的一幕。

背后的“殇”

郎平受邀担任挑边嘉宾,在高芙与穆霍娃之间完成赛前挑边仪式。

而这也是她时隔九年后再次拿起挑边器,上一次还是2015年中网,她为小德与费雷尔的对决担任嘉宾。

在这次中网公开赛的镜头下的她精神状态良好,依旧带着赛场的专业气场。

对此有网友直呼“DNA动了,仿佛看到当年指挥比赛的郎导”。

不过,真正让公众热议的,还是今年8月的“复出呼吁潮”。

在泰国举行的世界女排锦标赛中,中国女排以1:3爆冷负于世界排名第14位的法国队,止步十六强。

这样的结果出乎了不少观众的意料。

而这样的结果,也让不少人重新想起了郎平执教时的女排。

甚至还有网友在网上发文“希望郎导能继续回来带队”。

其实从2021郎平卸任中国女排教练后,她就一直居住在美国陪伴女儿和丈夫。

并且她近几年的工作重心也慢慢的转向了幕后,更多的是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来传播排球。

所以尽管网上呼声不断,但一些网友也清楚,郎平回归执教的可能性并不大。

直到这场比赛大概一个月后,郎平的一则新消息被不少网友认为是对此呼声的回应。

今年9月份,郎平入驻某社交平台,发布了自己近日的照片。

而在评论区中却有一个评论引起网友们的关注。

有网友发现,她在社交平台点赞了一条,“郎导请认真生活,别再回来执教了”的留言。

因为和那场比赛时间间隔不久,所以这一举动被网友解读为她对于是否回国带队的回应。

其实来说,郎平的选择,既是想让新生力量成长的心愿,也是对自己身体的妥协。

那些年执教留下的身体旧伤,早已让她不堪重负。

可是,即便郎平被旧伤缠绕,但是她并没有被这些伤痛所困住。

这不,最近她在活动上的精彩亮相,直接打破了大众对她的印象。

“一生只为一件事”

今年10月的VOGUE时尚之力盛会上,郎平身着丝绒亮片套装亮相红毯。

沉稳气质与时尚单品完美融合,直接打破了公众对“体育人”的刻板印象。

不过,这场跨界亮相并非偶然。

正如她在专访中所说:“推广排球不止于赛场,要让更多人看到这项运动的美。

而就在VOGUE活动结束没多久,央视的一次专访,却揭开了她的“真实现状”。

从教练到教师,郎平并没有选择安逸的退休生活,而是继续为排球忙碌着。

无论是常年参加北师大的“优师计划”,还是传递中国女排的精神。

她一直在用自己的力量为中国排球事业做着贡献。

而在接下来的采访中,郎平也有提到了她的“新计划”。

郎平表示,目前正主导两项核心工作。

一是推进体教融合研究。作为北师大研究员,她主持的国家体育总局重点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团队正在编写适合中小学生的排球普及教材。

“从正确的垫球姿势教起,先培养热爱再谈专业”。

二是打造群众性排球生态。

除了高校联赛,她还计划联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学校和社区,开展“排球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我的新计划很简单,就是让更多人爱上排球。”郎平在专访中透露。

而这份计划也延续了她“一生只为排球”的坚守。

从赛场到讲台,从冠军教练到普及使者,郎平的藏着对排球的热爱。

正如她在北师大讲座中所说:“拼搏的人生没有终点,我的战场只是换了个地方。”

央视的专访揭开的不仅是她的现状,更是一位传奇人物和排球的羁绊。

当被问及是否会彻底告别排球时。

她坚定地摇头:“只要还能走动,我就会一直站在排球身边。”

这或许就是“女排精神”最生动的证明,不是永远赢球,而是永远热爱。

结语

郎平与排球的故事,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

而这份跨越四十余年的坚守,早已成为中国女排最珍贵的财富。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人生的赛场上,奋力拼搏。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微博-央视体育、澎湃号-北京师范大学、南京日报、中国青年网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体育   女排   美国   专访   央视   现状   真实   排球   中国女排   北京师范大学   网友   赛场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