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从事催乳师行业,但工作并没有那么顺利

这个行业说起来挺特殊的,催乳师主要帮产妇解决产后乳腺堵塞的问题,通过按摩和调理让奶水通畅。很多人觉得这活儿收入高,一小时好几百块,一个月轻松上万,但实际干起来,尤其是男的进去,门槛高得很。

苏磊就是这么一个例子,他是90后,出生在山西临汾一个普通家庭,爸是开诊所的医生,从小耳濡目染,对医疗这块有点兴趣。高考没考上理想的医科大学,就读了中医专业,毕业后进了当地一家三甲医院,干的是拔罐和针灸这类理疗工作。父母对这份稳定差事挺满意的,他自己也觉得靠谱,起码旱涝保收。

工作两年,苏磊通过相亲娶了媳妇,媳妇生娃后,一家子本来挺开心。可没想到媳妇产后老是堵奶,乳房胀痛,孩子吃不上奶,急得全家团团转。苏磊问了医院妇科的同事,请了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女催乳师来家帮忙。那人手法简单,按摩十来分钟就见效,收了五百块。苏磊一看,这钱赚得真快,比他一天工资还多。后来媳妇堵奶反复发作,苏磊每次都在边上看着,发现那些手法跟中医按摩差不多,就动了心思。媳妇半开玩笑说,你干脆辞职去学这个吧,赚钱多。苏磊琢磨了几天,觉得现在生娃的家庭多,产妇乳腺问题常见,这行业有前景,就真下定决心转行。

家里人一听就炸锅了,父母觉得他不务正业,好好医生不干,去干这种让人戳脊梁骨的事儿,尤其男的干这个,别人得怎么想。媳妇起初也支持,但后来也劝他稳当点。苏磊不管那些,辞了医院的工作,去报了个培训班。班里全是女学员,就他一个男的,老师和同学一开始都怀疑他动机不对劲,有人直接说男的来学这个像耍流氓。苏磊低调学习,为人老实,慢慢大家默认他存在。练习时他没法用自己身上练,只能用充气模型,挺尴尬的。好歹坚持下来,拿到了催乳师证书。

证书到手,苏磊开始找活儿干。先联系月子中心面试,结果每次都吃闭门羹,人家一看是男的,就说他不合适,甚至不看证书直接赶人。苏磊预想过难,但没想到这么难。他转而自己开发客户,去妇产科病房发名片推销,一说自己是男催乳师,产妇和家属多半摇头,有人还骂他神经病。前同事听说后,也在背后笑话他。头几个月,苏磊一分钱没赚到,花的学费和生活费快见底了,整天愁眉苦脸。行业里女催乳师生意火爆,他却因为性别问题门可罗雀,让他一度怀疑自己选择错了。

坚持下来,转机出现在大学同学身上。那同学也是学医的,产后堵奶,看到苏磊朋友圈的广告,就联系他。苏磊强调家属必须在场,那同学老公也学医,不介意。苏磊上门服务,坚持戴手套,按中医穴位手法,十几分钟就通了奶。那同学没给钱,但帮他介绍了医生圈子的朋友。医生群体对性别问题包容度高,消息一传开,苏磊的单子渐渐多了起来。从医生朋友扩展到普通客户,很多产妇慕名找他,因为手法好,效果明显。现在苏磊每天从早忙到晚,甚至半夜接电话,一年服务了八百多位宝妈,每小时五百块,一个月稳赚三万多。

不过,这行业也不是一帆风顺。苏磊干久了,发现男催乳师的口碑参差不齐。有些男的进来动机不纯,败坏了整个群体的名声。比如有个90后宝妈小琳的经历,她产后没奶,通过平台约了个男催乳师。那人经验吹得天花乱坠,说男的体力好、力气足,效果更好。小琳犹豫了会儿同意了,结果过程中手法乱七八糟,没按专业穴位操作,还像有揩油的意思。小琳觉得不对劲,赶紧叫停,没下奶不说,还气得够呛。公司后来也没好好处理,这种事儿让很多产妇对男催乳师有成见。苏磊自己强调,专业能力才是关键,性别不影响工作态度,但行业需要规范,那些不专业的家伙该清除出去,不然伤了产妇和家庭。

类似苏磊的,还有河南濮阳的杨军,他是80后,本来开理发店,觉得单调,就转行学催乳。两三个月前从朋友那听说这活儿,报班跟着老师学理论和实战,对着模型练手。上个月考过了国家催乳师证,成为全国第三个男的通过的。杨军也面临尴尬,产妇大多不愿意男的碰隐私部位,丈夫更反对。他头一个月只接了两单,第一次上手时紧张得心跳加速。女友起初吃醋,不同意他干这个,家人也不理解。劝了半天,女友才支持。他觉得这职业高尚,能帮妈妈有奶水,让孩子吃母乳。老师说男的有力度和技术优势,杨军收费一次两三百,干到现在月入两万。

几年过去,杨军还在这个行业,坚持说男的体力有优势,手法要求高,持续工作时间长。网友意见分两派,一派觉得不合适,传统观念男女授受不亲,产妇害羞,丈夫不乐意;另一派觉得正常,像男妇产科医生,医学不分性别。抽查患者,有六成女的不选男医生,除非没女的可用。男月嫂也难找客户,私密性问题大。但专家说男的在护理中沟通融洽,能疏散产妇抑郁,阳刚气对婴儿性格好,抗压强。国外欧美妇产科医生九成八是男的,国内慢慢在变。

催乳师这行需求大,随着母乳喂养观念回归,产妇乳腺问题多,专业服务缺不了。男的进去,初期难,传统思维挡路,但像苏磊和杨军这样靠实力证明自己,就能站稳脚。收入高是真,一个月两三万不夸张,但得顶住压力。行业乱象不少,有些男的进来不专业,动机歪,像小琳遇到的那种,技法乱还占便宜,这种人违法,还败坏名声。该从行业里踢出去,保护产妇权益。整体看,这职业前景好,但男的要多努力,改变偏见。

苏磊从医院转行,初期没人要,靠同学圈子起步,现在生意火爆。杨军从理发转催乳,家人反对,客户少,但坚持下来月入高。两人经历相似,都说专业第一,性别其次。行业里男催乳师少,全国注册的不多,发展空间大,但需严格管理。产妇选择时,看证书和口碑,别光看性别。一些月子中心开始雇男的,体力优势在长时服务中显出来。网友建议丈夫学催乳,省钱还增进感情。观念在变,未来男的在母婴护理中会多起来。

总的来说,这行接地气,帮人解决实际问题,但男的干得付出更多。苏磊和杨军的故事告诉大家,坚持专业,就能逆转局面。行业需清理败类,让真正有心的从业者安心干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育儿   小伙   顺利   行业   工作   产妇   媳妇   医生   专业   手法   性别   同学   产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