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1742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王大爷年轻时是“酒桌达人”,退休后却突然改喝茶,每天雷打不动泡上一壶,说是“清肝明目、排毒养生”。可没想到,前阵子去医院一查,医生却说他的尿酸飙到了600μmol/L,痛风发作得他连鞋子都穿不上。
“不是说喝茶养生吗?怎么还喝出问题来了?”王大爷一脸疑惑。
其实,喝茶确实有很多好处,但前提是喝对方式、选对时机、避开误区。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喝错了,不但养生无望,还可能给身体添麻烦。
绿茶一直被认为是“茶中翘楚”,富含茶多酚、儿茶素等抗氧化物,有助于降低血脂、延缓衰老。但它的寒性体质,决定了它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特别是以下几类人群,更要格外注意:
肠胃虚弱者:绿茶未经过发酵,性凉刺激强,容易加重胃酸分泌,引发胃痛、腹胀,甚至慢性胃炎。
痛风患者:绿茶中含有的嘌呤虽不高,但如果茶喝多了,加上饮食控制不好,依旧可能导致血尿酸升高,诱发痛风发作。
失眠人群:绿茶咖啡因含量较高,尤其是新茶,喝多了容易引起神经兴奋,影响睡眠质量。
贫血人群:绿茶中的鞣酸会抑制铁元素吸收,长期饮用可能加重缺铁性贫血。
孕妇与儿童:绿茶的刺激性和咖啡因含量对孕期及儿童发育不利,不宜饮用。
所以,绿茶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合,尤其是体寒、脾胃虚弱者,喝多反伤身。
中国营养学会明确指出,茶水虽好,但也应讲究“适量、适时、适人”。除了避开不适人群,日常喝茶还有“三不喝”原则,一定要牢记。
1. 空腹不喝
很多人早上起来就泡一杯茶提神,但空腹喝茶反而最伤胃。茶叶中的咖啡碱和鞣酸在空腹状态下容易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过多、恶心反胃,长期可能诱发胃溃疡。
此外,空腹喝茶还会稀释胃液,影响消化。对中老年人尤其不友好,建议饭后再喝,或至少先吃点东西垫底。
2. 烫茶不喝
很多人喜欢趁热喝茶,觉得“热才养胃”。但事实上,超过65°C的热茶会直接灼伤食管黏膜,长期反复刺激,还可能增加食管癌的风险。
《柳叶刀·肿瘤》杂志曾刊登一项来自中国的研究,发现每天喝70°C以上热茶者,食管癌风险显著升高,尤其是吸烟、饮酒人群,风险更高达5倍以上。
正确的做法是:泡好茶后凉至50-60°C再喝,既不伤胃也更安全。
3. 隔夜茶不喝
有些人泡一壶茶反复喝一整天,甚至隔夜继续喝。其实,茶叶在长时间放置后,容易滋生细菌、氧化变质,不但口感变苦涩,还可能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尤其是夏季高温季节,茶水放置超过4小时,细菌繁殖速度惊人。喝隔夜茶不仅无益,反而可能引发肠胃不适。
喝茶养生,不是“喝了就行”,而是要喝对种类、掌握时机、控制量与温度。
1. 茶叶要选对
不同体质、不同季节,适合的茶也不一样:
绿茶:适合夏季、体热人群,但胃寒者应慎喝。
红茶:性温,适合秋冬季节,女性经期、体寒者首选。
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调理肠胃效果佳。
花茶:如茉莉花茶,适合情绪紧张、易焦虑人群,有助舒缓压力。
2. 把握好时间点
饭后半小时最宜饮茶,有助于清口解腻,不影响营养吸收。
睡前两小时内不宜喝茶,尤其是含咖啡因的茶,避免影响睡眠。
服药期间不建议喝茶,茶叶中的成分可能与药物发生反应,降低药效。
3. 控制茶浓度和量
浓茶不等于好茶,茶汤过浓不仅刺激性强,还会增加心脏负担。每日饮茶约400-500毫升为宜,相当于两杯中等浓度的茶。
尤其是老年人,肾功能下降、代谢能力减弱,更要避免浓茶“伤肾”。
数据显示,我国约有3亿人有喝茶习惯,但真正了解如何健康喝茶的人却不多。不少人一边喝茶说养生,一边却踩着喝茶的大坑,伤胃、伤肾、伤睡眠。
健康喝茶的关键,不在于喝什么茶,而在于怎么喝、何时喝、为谁喝。
所以,别再把喝茶当成“万能药”,也别盲目追求某种茶的“神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学会科学饮茶,才能真正把一杯茶,喝成健康的力量。
参考资料:
[1] 《健康饮茶知识手册》. 国家卫健委. 2022年版
[2] 《柳叶刀·肿瘤》:热茶与食管癌风险研究. 2019
[3]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