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羊山新区五小幼儿园:以课启思促成长 观摩共进绽光芒

“幼儿园老师上课,家长凑在窗外偷听,比看自家娃还认真。

羊山五小幼儿园最近又开观摩课,朋友圈刷屏的却是家长一句吐槽:原来绘本还能用AR讲,老鼠玩手机那节课听完,回家孩子直接把iPad塞回抽屉。

有人纳闷,区区一堂公开课,咋就成了家长戒网瘾神器?

答案藏在三个细节里。

一,课堂里藏着“高校外挂”。

信阳师院学前教育系的研究生带着AR眼镜进班,绘本《颜色变变变》一页投影,满屋彩虹跟着孩子手晃动。

老师不用喊“注意听讲”,小孩自动围成一圈,伸手去抓光。

那天放学,一个三岁娃跟妈妈说:“彩虹被我捏碎了。

”一句话把家长拉回童年,也顺带把“屏幕依赖”拍死在沙滩。

二,获奖课不是秀,是日常。

《颜色变变变》去年拿了省里三等奖,别的园把荣誉贴橱窗,羊山五小直接把它拆成四周主题:颜料超市、彩色跑道、光影帐篷、混龄实验。

楚老师带大班孩子做菠菜汁印花,李老师让小班娃用树叶拓印,跑道上滚出的水渍颜色被中班记录成“天气心情条”。

一套组合拳,省评委只看到一个成果,园里娃已经玩到第四代。

三,家长被拉进群,不再“云养娃”。

《要是你给老鼠玩手机》讲罢,园方立马开“亲子数字素养工作坊”,每月一次,家长必须交作业:回家录一段“无手机亲子互动”。

最开始爸爸们交跑步视频,妈妈们拍烘焙,一个月后,有人上传“父女俩蹲阳台数蚂蚁”,点赞最高。

老师把视频剪成合集,放给下一届家长看,比任何专家讲座都扎心:原来不是娃离不开手机,是大人先伸手。

有人算过账,一节AR课成本顶三本绘本,可园长一句话怼回去:

“省下的近视矫正费,够买整套设备。

春季开始,园里又整新活——混龄健康语言融合。

大班孩子带小班做“报纸风筝”,边跑边教“飞、落、转”这些动词,小班学会词,大班练了领导力,老师只负责在旁边递胶带。

家长最担心“大欺小”,结果视频里出现最多的画面,是小班娃摔了,大班自动减速,回头拉人手。

评论区一句“比家长会还有教育味”,被顶到最高。

总有人把幼儿园创新当成“花架子”,可羊山五小用一年验证:

技术只是放大镜,真正改的是关系——老师不再“讲”知识,家长不再“盯”成绩,孩子不再“背”答案。

当彩虹可以被手捏碎,手机自然就能被放下。

下次路过幼儿园,看见窗户边一排大人,别奇怪,他们可能正在等孩子教自己怎么数蚂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2

标签:育儿   信阳市   新区   幼儿园   光芒   家长   小班   老师   孩子   大班   彩虹   手机   颜色   亲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