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恶!印从中国进口120吨稀土,违规转手卖给欧美,中国果断出手

编辑丨苏木

文丨苏木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印度这是做起全球稀土黄牛了吗?”

7月2日媒体报道,印度私企伪造了30份承诺书买稀土,转手就卖给了美国?

不少网友得知此事后称印度这不是“倒爷”行为吗?

美方手里的稀土还能维持多久呢?已经这么着急买“二手”货了!

中国曾是那个沉默的开采工

曾几何时全球大部分稀土都由中国供应,中国是世界高科技产业的幕后支撑。

但现在情况已经改变,印度曾计划从中国低价进口稀土,再高价转卖给希望减少对中国依赖的西方国家。

然而中国收紧稀土出口政策,使得印度的这种中间商贸易无法进行,围绕这种看不见的材料,全球供应链的格局正在重塑。

有种看不见、却对全球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的材料,它叫稀土。

手机、电动车、风机甚至导弹的制造都离不开它,长期以来,中国是全球稀土的主要供应国。

然而中国近期对稀土出口政策的调整,让许多依赖中国稀土的国家感受到了供应压力。

围绕这种白色粉末,一场关于供应链控制权的较量正在展开,这背后没什么秘密。

一来是老天爷赏饭吃,二来是中国愿意干“脏活累活”,稀土元素像一群长相相似的兄弟,要把它们分清楚,技术难、污染大。

西方国家早就嫌这活儿又脏又麻烦,索性关掉自家的作坊,转头享受起中国物美价廉的供应。

于是中国成了全球高科技的“后厨”,默默无闻地掌握了命脉,但当“后厨”久了,总会发现问题。

我们赚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还把自己的院子弄得一团糟。更关键的是,自家的宴席也开场了。

新能源车、5G、航空航天,哪一个不是嗷嗷待哺的稀土消耗大户?这东西在国内越来越值钱。

牌桌上的风向也变了,这张压箱底的牌,不能再随随便便地打出去。

印度想做一笔“空手套白狼”的买卖

就在这时一个自作聪明的玩家凑了上来,2023年印度从中国进口了上百吨稀土。

可别以为这是他们自己要用,印度稀土储量不多,提炼技术更是半吊子水平。

它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当个“二道贩子”。

左手从中国低价进货,右手加价卖给那些急着跟中国“脱钩”的欧美国家,这买卖简直一本万利。

对欧美来说从印度手里拿货,面子上好看,感觉像是“供应链多元化”了。

对印度而言不仅能赚差价,还能向西方表忠心拉近关系,为了做成这笔生意,印度没少说好话,拍着胸脯保证这些稀土只用于“和平目的”,绝不转卖。

结果呢?技术追踪发现,一部分稀土扭头就出现在了印度的军用无人机订单里。

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把人当傻子耍,也踩了最不该踩的红线。

想在中国眼皮子底下玩花样,印度还是嫩了点,当发现这批稀土的流向不对劲时,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收紧。

到了2024年,印度的“倒爷”生意突然就黄了,中国没有大张旗鼓地搞“一刀切”,而是用上了更精细的“手术刀”。

出口的配额削了,审批的流程严了,特定产品的关税也加上了,一套组合拳下来,印度再想进口稀土,发现门槛比天还高。

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印度能从中国弄到的稀土量断崖式下跌,那门“无本万利”的生意,基本凉透了。

更深层的原因有三条

首先地主家也没余粮了,中国自己的高科技产业飞速发展,稀土首先要保证自家孩子够吃。

其次产业要升级,中国不想再做卖原材料的初级玩家,而是要成为卖高附加值成品的“米其林大厨”。

最后也是最要紧的,这张牌必须握在自己手里,当有人天天琢磨着给你使绊子的时候,你自然要把最重要的筹码看紧,免得被人拿去当了攻击自己的武器。

中国的政策一收紧,印度当场就懵了,它既想在欧美面前卖乖,又离不开中国的稀土供应。

现在这条路被堵上,印度自己的矿跟不上,技术也指望不上,急得团团转。

印度商务部长都只能公开承认困难,希望能再跟中方好好谈谈,这姿态像极了一个叛逆期的小孩,刚骂完家长管太严,一转头又得回家要零花钱。

而大洋彼岸的欧美,更是心里一紧,他们本以为找到了印度这条“小路”绕开中国,结果发现这小路说断就断。

他们鼓吹的“供应链多元化”听起来很美,做起来却无比漫长!

就算现在去加拿大、澳大利亚开矿,从勘探、开采到建起一整套复杂的提炼工厂,没个十年八年和天文数字的投入根本不可能。

可他们的电动车生产线等不了,风力发电机等不了,那些尖端的军事工业更等不了,远水终究解不了近渴。

棋局才刚刚开始

稀土这出大戏,把全球供应链的脆弱和地缘政治的残酷,扒得干干净净。

印度想在巨头的夹缝里左右逢源,结果把自己玩成了一枚身不由己的棋子,被大国博弈的浪潮拍得晕头转向。

而中国只须轻轻拨动一下战略资源的阀门,就足以让整个下游产业链感到震颤,也让世界再次看清,谁才是这张牌桌上真正的“庄家”。

这场围绕着几撮白色粉末的较量远没有终点,每一个玩家都得想清楚,自己手里究竟有什么牌,又敢付出什么代价。

这次印度当“稀土中间商”的骚操作,就像往全球供应链这锅汤里扔了颗老鼠屎。

表面看是赚了差价,实则把“商业诚信”和“规则意识”都卖了个精光。

但往深了想:当美欧一边喊着“去中国化”,一边又绕不开中国稀土时,印度这种“两头套利”的模式能走多远?

中国给稀土装“GPS”的反制措施,会不会成为未来战略资源管控的新范本?

更关键的是,在稀土这种“工业维生素”的博弈里,中小国家想当“中间商赚差价”,到底是在玩火还是在破局?

大家觉得印度该为违规转卖担责吗?中国这波反制够不够硬?以后全球稀土供应链会不会上演更多“中间商大战”?咱敞开了唠!

参考资料:2025--07--02--大江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财经   中国   稀土   果断   可恶   出手   欧美   印度   全球   中间商   苏木   发现   差价   倒爷   手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