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者的黄昏:大疆85%霸权动摇,影石67%逆袭真相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康康

当全球85%的无人机市场被一家中国公司攥在手里,当67%的全景相机份额被另一家中国公司垄断,你以为这是中国科技的巅峰?

错了。2025年秋,大疆突然把Mini4PRO无人机降价1478元,京东上8个品类集体跳水;影石反手甩出全景无人机“影翎A1”,参数直接对标大疆旗舰。

这不是商战,是两个天才的濒死自救——当垄断者开始怕了,当霸主敢跨界,中国科技企业最残酷的生存真相暴露无遗:不是你死我活,是不增长,就会死。

增长焦虑下的武器库

当头顶的天空不再无限广阔,价格战就成了最顺手的武器。对于大疆和影石这两家公司来说,增长的压力是真实而迫切的。

影石虽然连续六年领跑全球全景相机市场,但这个赛道本身的天花板清晰可见,2023年整个市场规模也才50.3亿元左右,即便预测到2027年能达到78.5亿元,体量依然有限。

另一边,无人机巨头大疆的日子也并非高枕无忧。它以超过七成的市场份额统治着全球天空,但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增速却在明显放缓,预计将从去年的32%一路下滑到2025年的20%。增长的焦虑,迫使双方都将目光投向了对方的腹地。

影石的创始人刘靖康,从一开始就展现出高超的策略。他没有选择与运动相机霸主GoPro硬碰硬,而是切入“全景+运动”的细分赛道,巧妙地站稳了脚跟。

如今,他带着一款名为AntigravityA1的无人机,直接杀入了大疆的核心领域。这款产品不仅画质达到了惊人的8K级别,更关键的是,机身重量被控制在免注册的249克以内,主打的沉浸式体验直击无人机飞行的痛点。

大疆的反击显得有些仓促,但目的明确。这次降价,与其说是为了清库存,不如说是一次战略性的防御。

防御的对象,一是刚刚发布全景无人机的影石,二是传闻中即将杀入手机影像设备领域的OPPO和vivo。

通过近1500元的降幅,大疆试图用价格壁垒,牢牢圈住那些对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巩固自己的基本盘。然而,这把武器挥出去的同时,也可能伤到自己,稀释掉多年来凭借飞控、云台和图传等核心技术建立起来的“技术信仰”和高端品牌定位。

失衡的信任天平

一场本应普惠的促销活动,最终却演变成一场信任危机,根源在于那架失衡的渠道天平。大疆试图通过统一的降价来拉动市场,却没想到,线上与线下的巨大差异,撕裂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那层脆弱的信任契约。

问题出在哪?线上官方渠道,资产轻,管理统一,可以轻松承诺7天价保。但遍布全国的线下经销商,他们是重资产模式,背负着高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让他们自行承担上千元的差价,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就造成了一种极其割裂的消费体验:同一个品牌,同一个产品,消费者却享受不到同等的权利。

这种不公平感,被信息的不对称彻底点燃。大疆官方轻描淡写地解释为“双11常规促销”,但在消费者看来,自己购买时毫不知情,这无异于欺骗。愤怒的用户们很快找到了规则的漏洞,开始利用大疆“激活后30天内无损坏可退”的政策进行“自救”。

这种大规模的退货重购行为,本身就是对品牌信任机制失灵最响亮的抗议。消费者在用自己的方式,倒逼品牌给予他们最基本的“价格安全感”。

这场风波,很快就被竞争对手捕捉到了。影石的创始人刘靖康,在社交平台上用调侃的语气和赠送自家产品的手段,巧妙地将舆论引导向自己有利的一方。

他没有直接攻击,却四两拨千斤地将大疆的内部危机,变成了一场公开的公关博弈,让信任问题彻底暴露在聚光灯下。

未来的赌注是什么

汪滔与刘靖康,这两位各自领域的天才级人物,正面临着相似的困境:如何带领企业走出舒适区,找到第二条增长曲线。对刘靖康来说,做无人机是一场豪赌。

而对汪滔而言,无论是之前尝试的运动相机、扫地机器人还是户外电源,多元化的探索之路同样充满不确定性。

过去,大疆的护城河是那些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顶尖的飞控系统、稳如磐石的云台技术以及可靠的图传能力,它甚至以一己之力推广了一体化四轴飞行器。

但现在,当技术壁垒逐渐被追赶,当影石也能拿出8K无人机,当市场竞争从单纯的产品参数对决,演变为更复杂的生态和体验之争时,另一种资产变得至关重要。

这种资产,就是消费者的信任,是那种“买大疆,就放心”的品牌心智。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比任何技术参数都更有价值。当消费者开始因为价格波动而犹豫,因为渠道差异而愤怒时,这个最宝贵的资产正在被侵蚀。

结语

重建信任的道路,远比技术攻关要艰难。或许,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促销日历”,或者推动一个覆盖全渠道的“全国联保价保”体系,才是治本之策。这背后,是企业经营理念的转变,从单纯地“管理交易”,转向真正地“经营信任”。

大疆与影石的这场“弯弓对射”,最终考验的,是谁能更好地平衡技术创新、市场策略与用户关系。从消费者的角度看,神仙打架,凡人得利,竞争总归是好事。

但对企业而言,如果为了赢得一时的市场份额,而输掉了用户长期的信任,那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场射箭比赛的靶心,已经从对手的市场,悄然转移到了用户的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8

标签:科技   霸权   黄昏   真相   无人机   全景   消费者   中国   资产   市场   品牌   渠道   相机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