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上海海事大学与洲际船务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第七O八研究所、第七O四研究所、湖北东湖实验室、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举行绿色智能多功能科研实训船智能系统合作备忘录签订仪式,并同步启动了全球征集活动。
本船由上海海事大学与洲际船务集团联合打造,由福建马尾造船负责建造,预计2026年底交船。上海海事大学对本船的智能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智能系统的研发将与国内头部智能船舶技术厂商开展合作,本船智能系统主要具备如下几方面的亮点:
1.IMO海上自主水面船舶规则(MASS Code)示范和验证船 ;
2.CCS适应MASS Code新智能船舶规范的第一条;
3.面向基于岸基驾控的、商业化运营的可迭代自主航行实验船;
4.基于岸基的实时数据的船舶设备运营、维护与检验;
5.船舶运行状况的数字孪生/可视化平台;
6.基于任务周期性的无人机舱;
7.基于船内通信的学生安全监控与报警;
8.融合“云端海事”打造虚实结合的数字航海教学实训平台。
据了解,该船是全国首制、业界首创,集高端航运人才培养、航运“三化”转型技术创新、航运文化宣传和新型运营模式探索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示范船”。今年6月,马尾造船与洲际船务签署了这艘406TEU教学电动集装箱船订单,此次合同的签署标志着由上海海事大学与洲际船务共同推进的 “406TEU 绿色多功能实习船”项目正式进入建造实施阶段。
作为洲际船务携手上海海事大学打造的一艘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学实习船,该船集绿色环保、商业运输、教学实习、科研实训等功能于一体,将成为培养新一代航运人才的重要平台。船上设有学术报告厅、阅览室、会议室等教学区域,并将搭载智能数字孪生、陆海空天一体化智能通讯系统等功能。建成后,学生在该船上实习,将亲身体验这些先进技术,提前拥抱行业新趋势,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
406TEU教学电动集装箱船兼具运输、教学实习、科研等功能,代表了中国电动船舶建造的高端水平。该船总长104米,型宽18.80米,型深8.80米,设计吃水5.50米。兼具沿海集装箱运输功能(载重量6300吨),服务航速约10节,入级中国船级社,配备完善的生活医疗设施(医务室、病房、餐厅、健身房等),保障远航需求。
船上配备7组1999KWH大容量电池模块,采用电力驱动,配备先进的三电系统,具备多功能动力模式切换,EEDI能效指标远低于2025年第三阶段标准,实现了船舶在多工况下的节能环保,最大限度减少航行碳足迹。
船舶配置学术报告厅、阅览室、会议室等专用教学区域,会议室、教室内配备智慧办公屏、音响设备、CCTV系统、远程教学系统等教学设备,可同时满足48名师生参加教学实习。同时搭载陆海空天通信系统、海洋天文台、数字孪生船管实训系统等尖端科研设备,并预留了丰富的接口与空间,以满足未来科研需求,是名副其实的“浮动实验室”。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