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大约有160亿支塑料注射器和150亿只口罩被丢弃[1][2]。在20世纪上半叶还无人知晓的一次性医疗塑料制品,其全球生产、流通和处置如今已被理所当然地视为现代医学的特点。但是,医疗塑料制品的优势背后暗藏隐患:这些被丢弃的物品最终去向何方[3]?
一次性医疗塑料制品燃烧时会释放有害的二噁英和呋喃,有毒化学物质会渗入水源并污染海洋[4-6]。其生产、运输和焚烧过程中均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医疗器械中使用的某些塑料材料,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已被监管机构归为具有生殖毒性且可能致癌物[7-9]。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的增加导致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污染,这些物质已在胎盘、肺部、母乳和血液中被检测出[10]。此外,塑料污染造成的生态和健康负担不成比例地落在塑料生产和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地区,影响着低收入国家和社区,并与种族、民族、移民身份和社会经济阶层等因素相关[11]。
《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的三篇关于医学人文(art of medicine)的视点文章(perspectives)[12-14],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社会对医疗领域从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向一次性医疗器械转变这一问题的反思。每篇文章都聚焦于现代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次性物品:一次性诊断工具、一次性口罩和塑料注射器,并探讨如何重新设计这些物品实现减少使用、重复使用或回收利用,从而为医疗设备和器械打造一个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每篇文章都由一名历史学家或人类学家与一名化学家或工程师合作撰写。综合来看,这些文章基于三个重要观点,帮助我们构想出了一种危害更小的生物医学基础设施。
首先,当今以塑料为基础的医疗体系是人类决策的产物,而非自然规律。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揭示,诸如安全性、有效性、便利性和可负担性等价值观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始终处于博弈、协商和演变之中。医疗从业者、科学家、医疗设备制造商、政策制定者、社区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也开始质疑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规范和价值,并倡导加大对更具可持续性的产品的研究与投资[15-17]。基于这些知识,我们便能够开始探索未来其他替代方案的可能性。
第二点,材料特性很重要。医疗器械能否实现减少使用、重复使用或回收利用,一方面取决于设计、部署和实践过程中所涉及的价值观、关系和实用性考量,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影响特定塑料聚合物能否实现可重复使用或降解的材料特性。推动医用塑料从垃圾填埋和焚烧转向废弃物管理的的更高层级,即通过回收利用和重复使用,最终实现减少使用,这一能力受到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和材料等因素的共同限制。
第三点,需要建立更多的跨学科团队,将对现状的各类质疑与未来可能的设计方案相结合。化学家和工程师们正在研发新型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和设备,使其更易于重复使用、生物降解和回收利用[18]。但是,要想取得成功并避免重蹈覆辙,这些创新研发应当借鉴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批判性视角——在必然之处中发现偶然性,在看似自然的表象下揭示政治因素,在技术机遇或失败背后识别出结构性社会条件。
在三篇文章中,我们聚焦于诊断工具、口罩和注射器这三种标志性的一次性医疗用品。这些医疗用品在COVID-19大流行的应对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同时也用于持续控制其他疾病的暴发。在日常时期,它们也是医疗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每种用品都为探索特定材料的社会属性和物质特性如何限制或有助于特定解决方案提供了独特视角。总体来说,文章探讨了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和回收利用医用塑料的社会与物质的可能性如何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一次性物品中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END
Copyright © 2025 H M Shahidul Islam/ Eyepix Group/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中文翻译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以英文原文为准。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5)01099-2
小红书搜柳叶刀有惊喜
关注柳叶刀服务号,探索更多科研服务!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