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足球赛让南京赚了10个亿?网友吵翻了:这钱花得值不值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昕昕

前言

看着南京这座城市因为一场"草根足球赛"而沸腾,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叫做"城市的温度"。

那些挤在奥体中心呐喊的6万球迷,那些排队用消费券买酒店的外地游客,那些在商场里围观"第二现场"的一家三口——他们不只是在消费,更是在用脚投票,告诉这座城市:我们愿意为美好买单!

当假期真的成了"消费券"

经济学家说"假期是一张最好的消费券",这话听起来冷冰冰的,但南京把它活生生地演绎出来了。

8月份全国消费增长3.4%,南京的贡献可不小——一场苏超比赛就能撬动十亿级消费,这数字背后是多少个李明这样的球迷,多少个宋先生这样的家庭?

我特别喜欢那个从徐州来的球迷李明说的话:"南京太宠粉了!"你看,消费不就是这样吗?当一座城市真心实意地对待每一个来客,当商家绞尽脑汁地让顾客开心,消费自然就发生了。这不是什么高深的经济学原理,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情感交流。

最让我感动的是,南京的这场消费狂欢不是政府在台上唱独角戏,而是全城在合唱。

从刘亦菲代言的蚂蚁保,到门店遍布的苏果超市;从30年老店洛普公司的LED大屏,到17年老字号宝记烧烤的"进球请客"……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座城市加油。

泸溪河推出"糕能酥超",老乡鸡喊出"都是一家人",连华瑞时尚都在球场前搞起了T台秀——这哪里是在做生意,分明是在过节啊。

这种全民参与的热闹劲儿,让我想起小时候过年时整条街都在放鞭炮的那种集体兴奋。

从"种草"到"拔草"的完美闭环

现在的消费者可精明了,光会"种草"没用,还得让人家真正"拔草",南京就做得特别聪明——先用体育赛事吸引眼球,再用文旅美食留住人心,最后用丰富的零售业态让大家心甘情愿掏腰包。

你看那些年轻人为了老乡鸡的新品"小青提羽衣甘蓝"在网上求助,为了泸溪河的刮刮卡排队买糕点,这不就是最真实的消费画面吗?

他们消费的不只是商品,更是那份参与感、那份城市归属感。

很多城市都会搞活动促消费,但大多是"一阵风",热闹过后就偃旗息鼓,南京不一样,它把消费嵌入到了城市的日常生活里。

那些民营企业、个体商户,他们才是消费的真正承接者。

当宝记烧烤老板决定"进球请客"的时候,当苏果超市把"补给站"搬进赛场的时候,当食好货在球场外支起摊位的时候——这些看似平凡的商业决定,其实就在编织着一张巨大的消费网络。

每一次消费都会带来收入,每一份收入都会转化为再投资,这样的循环才是真正可持续的。

结语

南京用一场苏超告诉我们:促消费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政策工程,它就发生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里。

当一座城市真正以人为本,当商家真心实意服务顾客,当市民热情参与城市建设——消费就会像春天的草一样,自然而然地生长起来。

这才是"假日经济"最美好的样子:不是冷冰冰的数据增长,而是一座城市和它的人们一起创造的温暖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9

标签:体育   南京   足球赛   网友   城市   都会   泸溪   球迷   真心实意   老乡   烧烤   球场   这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