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大佬想跑路?前绿城董事长套现两千多万,想出国在机场被劝返

2025 年 5 月的香港机场,某登机口突然起了骚动。

前绿城中国董事长张亚东穿着笔挺西装,正准备登机,却被工作人员拦了下来 —— 他这趟本要飞加拿大。

十几分钟的交涉里,他脸上的从容一点点绷不住,最后还是不情不愿地被带走,没能踏上航班。

此番大阵仗,究竟是“预防性劝返”,还是已经被盯上要调查?尚未可知。

唯一已知的是,这位曾在地产界叱咤风云的大佬的前途,与他今年3月突然卸任离开的绿城中国的未来一样,充满迷茫与未知。

离职早有伏笔

2025年3月27日,57岁的张亚东突然辞去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职务。

这一消息让外界颇感意外,但事实上,这场离职早有预兆。

张亚东与第一大股东中交集团的矛盾,在2024年就已公开化。

当年绿城中国的年报数据,几乎是把 "经营不善" 四个字钉在了墙上:

净利润同比暴跌至仅 1%,相当于卖 100 块钱的房子只赚 1 块钱,而负债总额却像脱缰的野马,一举突破 4000 亿大关。

更让股东们怒不可遏的是,公司都难成这样了,张亚东的年薪还牢牢钉在千万级别,2022 年更是拿到 1234.5 万元。

业绩跌成腰斩,薪酬纹丝不动,这种离谱的倒挂,让中交集团的会议室里不止一次拍过桌子。

中央巡视组之前就点名说中交对绿城 "控股不控权",言下之意,张亚东把公司管得像自家产业。

比业绩矛盾更让人不安的,是他核心团队的异常变动。

2025 年 2 月底,也就是张亚东辞职前一个月,他一手提拔的前董秘尚书臣突然 "失联",家里人说他 "去外地出差了",可这一去就没了音讯。

紧接着 3 月初,一直紧跟张亚东的前党委书记李森也没了消息,办公室的东西还没收拾,人就再也没出现过。

这俩人都是张亚东的心腹,尚书臣负责资本运作,李森管内部人事,堪称他的 "左膀右臂"。

两人接连消失的架势,像极了当年海航集团的陈峰事件 —— 都是核心班底先 "蒸发",随后老板就因职务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

圈子里的人都在传,这恐怕不是简单的离职,背后怕是牵扯到更复杂的问题。

更值得玩味的是张亚东自己的动作。

2024 年 11 月,他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了绿城中国的部分股票,精准套现 2478 万港元

当时市场以为只是正常的资产配置,现在结合他辞职和被劝返的事再看,这分明是在为可能的变故提前铺路。

扩张埋雷无数

说起张亚东的经历,在地产圈确实算得上特殊。

他并非科班出身,早年在大连市政府任职多年,从基层一路做到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是当地政坛公认有分量的人物。

然而2018年,他突然“空降”绿城中国,担任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

更令人意外的是,仅一年后他就正式接替创始人宋卫平,成为董事会主席。

这一人事变动在当时的地产圈掀起不小的波澜。

毕竟张亚东并无房地产行业经验,而绿城作为一家以“品质”著称的房企,突然由一位体制内出身的官员掌舵,让外界充满疑虑。

但张亚东很快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他上任后第三个月就召开战略发布会,当众宣布抛弃绿城坚持多年的 "小而美" 稳健路线,转而推行 "高周转、高杠杆、高溢价" 的扩张策略。

在他的主导下,绿城中国在2019-2021年间销售额从1000多亿飙升至3500亿,行业排名从第17位跃升至第7位。

他甚至提出“2025年冲击6400亿”的宏伟目标,试图将绿城推向行业巅峰。

然而,这种高速扩张的背后,是巨大的财务风险。

张亚东主导的拿地策略堪称 "疯狂"。

2020-2024 年间,绿城在全国 30 多个城市拿下 120 余宗地块,其中溢价率超过 20% 的就有 47 宗。

最引人注目的是 2024 年的两笔交易:在上海徐汇区的土拍现场,绿城以 30% 的溢价率击退 17 家房企,最终以 13.1 万元 / 平方米的楼面价刷新上海地王纪录。

同年,在杭州江湾新城的争夺中,又以 28.5% 的溢价率拿下单价地王,成为当年长三角土拍市场最耀眼的 "金主"。

这些高价地在市场好的时候确实是业绩增长点,可地产行业一降温,就成了烫手山芋。

2023 年绿城的利润就退回到 2021 年的水平,2024 年更是惨不忍睹,净利润只剩 1%,4000 多亿的负债压得公司喘不过气。

这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所谓的高速增长,不过是透支未来的泡沫。

前途悬而未决

张亚东一辞职,中交集团马上派了自己人接手 —— 中交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成云接任董事会主席,这标志着中交开始全面接管绿城。

他们启动了整改,想让绿城扛着重资产开发的担子,自己转向物管这类轻资产。

可这转型哪那么容易?中交自己就不擅长搞地产开发,旗下的中交地产前些年还因为巨亏退出了房地产市场;

绿城这边背着 4000 亿负债,在行业寒冬里想掉头,难如登天。

现在市场最关心的是,绿城接下来要往哪走?是继续张亚东的规模路线,还是回到宋卫平时代的品质优先?

这个问题不光是绿城的难题,也是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困惑。

而张亚东在香港机场被劝返的事,更让这摊浑水添了变数。

是预防性劝返,还是已经被盯上调查,目前还没说法。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想带着套现的两千多万一走了之,没那么容易。

这两年地产圈但凡涉及资金问题的,想出国基本都得被拦下,张亚东这事,恐怕还没到收尾的时候。

说到底,张亚东的起落,像是给地产行业敲了个警钟:

疯狂扩张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光想着冲规模、赚快钱,不考虑风险,迟早得栽跟头。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免责声明:该文章的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0

标签:财经   大佬   董事长   中国   溢价   地产   行业   集团   预防性   市场   业绩   董事   尚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