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南京和平大钟被撞响的那一刻,一个名叫钟灏松的年轻人,在他两位法国伙伴的注视中,宣布了一个让在场许多人倒吸一口凉气的计划:“我们要去日本!”
就在几天前,他们亲手将618张记录日军侵华暴行的照片,交到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但是对于马库斯和他的伙伴们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事情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一个名叫劳伦斯的法国摄影师来到了法租界,他在这里开办了属于自己的摄影工作室,直到1937年8月,一声炮响打破了所有的宁静。
战争开始后,他不再拍摄名媛与风景,而是将镜头对准了侵略者的暴行,那些画面非常残忍,里面记录着被斩下的头颅,被捆绑的妇女,还有在废墟中啃食自己手指的幼童。
他的中国助手曾经提醒过,日军已经发现他们,但他并没有退缩,没过多久日本宪兵踹开了工作室的大门,相机被砸得粉碎,无数底片也被销毁。
对劳伦斯来说这些打击并不算什么,真正让他感到痛苦的,是他两个年幼的女儿被宪兵强行带走,再也没有回来。
在那之后,这个伤心的父亲做了一个决定,他将仅存下来的照片,用厚油布包好,带着唯一幸存的小儿子,逃回了法国,并将照片塞进老宅的墙缝之中,并用水泥封死。
此后的七十多年里,这件事成了家族的禁忌,没有任何一个人提起,但是每天深夜的时候,家人都能听到劳伦斯的哭声以及他反复重复的一句话:“我对不起中国人。”。
直到2010年,他们决定拆除老宅,劳伦斯的外孙马库斯,正在整理他的遗物,就在一处旧墙的内部,一个被油布包裹的硬物意外地露了出来。
当马库斯小心翼翼地打开那个包裹,一本相册展现在他眼前,翻开第一页,他看到了年轻时的外祖母,以及两位他从未谋面的姨姥姥——那两个在上海被杀害的女孩。
当他继续向后翻阅,外祖母甜美的笑容与另一批照片中血腥的场景交织在一起,马库斯感到自己的血液几乎凝固,家族尘封的伤痛与一段民族的历史悲剧,在这一刻,于他的脑海中猛烈地撞击。
当时一个清晰无比的念头出现在他的脑海:“这些照片不是我家的,它们属于中国人。”
于是他开启了一段长达468天的漫长旅程,马库斯将这本相册看作是是一份必须归还的公共财产,他开始联系中国驻法大使馆,与历史学家一同鉴定照片的价值,并且推动着这份遗产的归国。
终于,在今年的8月4日,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举行了一场庄重的捐赠仪式,618张原版照片被郑重地放入展柜,然而马库斯本人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不久,马库斯在巴黎的公寓被人泼上红漆,更可怕的是,一个匿名的威胁电话打来,对方清楚地说出了他7岁女儿的名字,然而马库斯面对这一切丝毫没有退缩。
反而加快了他“重走外祖祖镜头记忆”的旅程,在哈尔滨参观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时,那些超越想象的残忍让他忍不住皱紧了眉头,甚至在观看相关题材电影《南京照相馆》时,还因生理不适中途离场呕吐。
沉重的历史通过这种方式,深深映在了他的脑海里,之后他们去到了北京,在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前深深鞠躬,作为法国人,他们为自己国家在另一段历史中对中国犯下的罪行致歉。
最终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面对那面刻满遇难者姓名的“哭墙”,马库斯忍不住地红了眼眶,在这里,他看到了最深沉的历史力量,也最终决定了下一步旅程。
马库斯认为这份历史不应该是“给中国人看的罪证”,更应该是“给日本年轻人看的历史”,他与伙伴们成立了“中国回声”协会,招募了200多名志愿者。
他们计划在11月去往日本,正如钟灏松所说:“在他们的教材和课本里,这些历史或多或少都被抹去和更改。”他们要去做的,就是让日本人直面这段历史。
马库斯想得很清楚:“我想让日本年轻人看看,这不是故事,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中国网友们在赞赏他们勇气的同时,也为他们的人身安全捏了一把汗。
这批照片的经历就像一场接力赛,劳伦斯跑了第一棒,却在巨大的创伤和恐惧中被迫中止,老宅的墙壁,沉默地接过了第二棒,跑了漫长的78年,如今,马库斯接过了这沉甸甸的第三棒,他在将照片捐赠给中国之后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想将这根接力棒,亲手递给日本人。
东京会有人接棒吗?我们并不知道,但正如马库斯自己所说:“虽然中法相距超过了9000公里,但我却与中国人紧密相连。”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