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I算力圈可是热闹的很,华为在全联接大会2025上直接亮出了自己的“杀手锏”,昇腾AI芯片路线图和超节点战略。
这可不是简单的技术更新,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华为这是要在算力领域跟英伟达正面掰手腕。
要知道以前提到AI算力,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英伟达,可华为这次拿出的万卡集群数据相当能打,甚至在不少关键指标上超过了英伟达同类设备。
这不仅是华为一家的突破,更可能让全球算力格局重新洗牌,中国在AI核心领域的话语权,似乎要迎来大变化。
华为这次公布的芯片路线图特别明确,从2026年到2028年,每年都有新动作。
2026年一季度先推出昇腾950PR,到了四季度就升级成昇腾950DT,2027年四季度迭代到昇腾960,最后在2028年四季度落地昇腾970。
每一代产品都盯着两个目标发力,提升算力密度和互联效率,这可不是随便画饼,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会上说得很清楚。
现在芯片制造工艺有限制,华为就是要基于中国能拿到的技术条件,搞出“超节点+集群”的方案来突破瓶颈。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同步发布的SuperPod技术,这东西直接对标英伟达的NVLink,一个集群就能连接15488块昇腾加速卡,相当于把一整个传统数据中心浓缩成了一台超级计算机。
而且早在之前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数字政府系统部CTO马华民就透了底,现有“384超节点”服务器的集群算力,已经达到英伟达同类设备的1.67倍。
这个数字一出来,不少人都开始重新琢磨,以后算力领域是不是不能只看英伟达了?
华为能做到这一步,靠的不是简单堆硬件,而是从底层架构上重构了算力逻辑。
他们自研的MatrixLink全对等互联技术特别关键,让每个计算节点都有平等的算力调度权,就像高铁网络里每个枢纽都能高效配合,不会出现某个节点拖后腿的情况。
现在昇腾生态已经适配了80多个大模型,还联合了2700多家伙伴一起做生态,这种系统整合能力,有点像当年中国高铁从引进技术到制定自己标准的跨越,一步一步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拿华为的Atlas950超节点和英伟达比,就能看出差距到底有多大。
Atlas950支持8192张昇腾950DT卡,规模是华为前代产品Atlas900的20多倍,这种跨越式提升直接让集群算力发生了质变。
具体到数据上,跟英伟达当前的NVL144系统比,华为超节点的卡规模是它的56.8倍,总算力是6.7倍,内存容量达到1152TB,比对方多15倍,就连互联带宽都有16.3PB/s,比NVL144高出62倍。
就算对标英伟达计划2027年推出的NVL576,Atlas950在关键指标上还是能保持领先。
徐直军也没藏着掖着,坦言华为单芯片跟英伟达比还有差距,但华为换了个思路,用“万卡如一卡”的系统创新,把分散的算力拧成了合力,这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比如在实际应用里,部署的300多套CloudMatrix384超节点,已经在金融、能源等11个领域落地了6000多个解决方案。
这些不是纸上谈兵的参数,而是能真正用在产业里的算力基建,这才是华为最硬核的地方。
而且华为做的不只是技术,更在构建自己的“护城河”,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他们联合中国信通院等单位成立了“大模型产业工作组”。
已经推动超过30个原生研发、适配的大模型落地,这些大模型占了中国大模型总数的近一半。
从芯片到集群再到实际应用,华为把整个链条都打通了,这种全链条布局,让对手很难轻易追上。
就像徐直军说的“基于中国可获得的芯片制造工艺”,这句话看似普通,其实暗藏深意。
西方想用制程封锁卡住中国科技的脖子,华为就用架构创新和生态整合另辟蹊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反而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华为这次的突破,不只是一家企业的成功,更意味着中国在AI算力领域的崛起已经挡不住了。
以前大家总担心芯片制程被卡脖子,可华为用实际行动证明,就算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通过架构创新照样能实现突破。
而且随着华为芯片路线图一步步落地,未来中国很可能会拥有全球唯一不受地缘政治影响的AI算力供给体系。
这可不是小事,意味着以后在AI竞赛里,中国不用再看别人脸色要算力,自己就能保障关键行业的自主可控。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华为的做法给其他中国科技企业打了个样,遇到技术封锁不用慌,换个赛道、重构规则照样能突围。
现在越来越多的伙伴加入华为的生态阵营,2700多家企业一起协同创新,80多个大模型深度适配,这种生态聚合效应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不仅能让华为在算力领域站稳脚跟,还能带动整个中国AI产业链升级。
以前外界总纠结单芯片的制程是多少纳米,华为用“万卡集群”证明,科技竞争从来不是单点对决,而是整个体系能力的较量。
接下来随着2027年昇腾960、2028年昇腾970的落地,华为百万卡超节点的目标也会逐步实现,到时候中国能拥有的算力,差不多相当于“数字三峡”级别的持续供给能力。
这已经不只是商业上的胜利,更是科技主权的重要拼图。
以后提到AI算力,大家会发现,中国不仅有能打的技术,还有完整的生态和自主可控的体系,属于中国算力的黄金时代,已经在路上了!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