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会哄了,普京力挺特朗普,特朗普感动不已,“战斧”还送不送?

10月9号到10号,北京那边连续宣布了几项反制措施。这可不是象征性地挥挥拳头,是实打实的“锁喉”。

头一招,就是“最严稀土管控”。说白了就是,以后谁想从中国买稀土,无论是矿石还是技术,都得看咱们的脸色。这有多狠?我给你打个比方,美国现在最引以为傲的第六代战机、还有满大街跑的新能源汽车,它们的心脏部分都离不开稀土。美国自己国内那点产量根本不够看,超过七成的稀土都得从咱们这儿进口。现在咱们把阀门一关,说句不好听的,它那边的高科技生产线,随时都可能因为“断粮”而停摆

这还没完,第二招紧跟着就来了,叫“进港服务费”。前段时间,美国不是找茬儿,给咱们的货船加了笔巨额的港口费吗?行,咱们礼尚往来。现在,美国的轮船开进中国港口,也得按吨位交一笔不菲的服务费。我找人算了算,一艘大船下来,可能要多掏两千万美元。

第三招,对准了美国科技巨头高通公司。咱们国家启动了反垄断调查,主要针对高通涉嫌滥用市场地位多收专利费的事。这要是查实了,后面跟着的巨额罚单,绝对能让华尔街抖三抖。

你看,稀土、海运、科技,三板斧下来,招招都砍在美国的经济大动脉上。

可糟心事儿不止一件。那边经济上刚挨了一记重拳,这边精神上又受了一次暴击。

2025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公布了,得主是委内瑞拉的女政治家玛利亚马查多。没错,特朗普又一次地落选了

说真的,历史上可能找不出第二位像特朗普这样,对诺奖如此痴迷的总统。他为了这个奖,简直是把能用的招都用上了。公开喊话、暗示威胁,甚至把自己调停过的几次冲突都拿出来当功绩宣传。他那句“谁不把奖给我,就是对美国的侮辱”,现在听起来,更像是一个没拿到糖果的孩子的抱怨。

奥斯陆的诺奖委员会也是硬气,直接怼了回去,说我们评奖不看政治压力。这下可好,特朗普的面子和里子,都被扒得干干净净。

然而,就在特朗普心情跌到谷底的时候,一个最意想不到的人,递来了一根“橄榄枝”。

谁呢?弗拉基米尔普京

就在特朗普落选诺奖的消息满天飞,全世界媒体都在看他笑话的时候,克里姆林宫罕见地发了一份声明。普京公开表示,“诺贝尔奖已经失去了其可信度,这个奖项经常颁给那些对和平毫无贡献的人。”

这句话本身就已经够劲爆了,但更关键的是后面一句。普京指名道姓地称赞特朗普:“特朗普总统解决了持续数十年的复杂问题和危机。”

老天,你品品这话。

这已经不是暗示了,这简直就是明示:在我普京眼里,你特朗普才配得上那个奖!

在特朗普最需要支持、最需要“被理解”的时刻,普京送上的不是廉价的同情,而是最高级别的认可。他没有去谈论那些复杂的国际关系,而是直接肯定了特朗普最在意的“个人成就”。

这一下,效果拔群。

特朗普就像在沙漠里快渴死的人,突然看到了一片绿洲。他几乎是立刻就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转发了普京的这番话,还专门配文表达了谢意。那种感动,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

这事儿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在不久之前,特朗普还在公开场合,连续八次表达对普京的“失望”,认为普京是乌克兰和平进程的绊脚石。可转眼间,那个让他最“失望”的男人,却成了全世界唯一站出来为他鸣不平的“知己”

这种戏剧性的反转,恐怕连最好的编剧都写不出来。

好了,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来了。普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送上这么一份“厚礼”?他图什么?

咱们把视线拉到乌克兰战场。

最近,五角大楼一直在讨论一件事,就是要不要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战斧”是什么?那是美军的看家宝贝之一,射程远,精度高,突防能力强。一旦这东西到了乌克兰人手里,克里米亚的俄军基地、甚至俄罗斯本土的一些纵深目标,都将直接暴露在打击范围之内。

这对于战局的改变,将是颠覆性的。对于普京来说,这是一个绝对不能接受的红线。

过去,俄罗斯通过各种外交渠道,反复向华盛顿警告,不要玩火。但特朗普政府的态度一直很强硬,似乎提供“战斧”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情况变得微妙了。

普京这两句轻飘飘的夸赞,就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特朗普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极度感性、非常看重个人关系和“面子”的领导人。在他那里,国家利益的计算,有时候真的不如一句好听的话管用。回顾一下2018年,他在赫尔辛基和普京会面后的记者会,宁愿相信普京的“保证”,也不相信自家情报机构的报告,那件事就足以说明一切。

现在,普京用一种“英雄惜英雄”的方式,公开给了特朗普一个大大的拥抱。特朗普刚刚才感动得一塌糊涂,转过头,就要签署一份文件,把能打到莫斯科的“战斧”导弹,送给普京的敌人?

这事儿,从人情世故上,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普京这一招,堪称“攻心为上”的典范。他不跟你谈地缘政治,不跟你讲战略威慑,他直接跟你谈“感情”。他看准了特朗普吃软不吃硬的性格,用最低的成本,办了一件可能用几百亿美元军费都办不成的事。

那么,特朗普会怎么选?“战斧”还送不送?

我猜,有几种可能。

第一种,也是概率最大的,“暂缓”交付。特朗普可以找个理由,比如“需要进一步评估战场局势”,或者“乌克兰军队尚未完成相关培训”,把这件事拖下去。这样一来,他既给了普京面子,也避免了在国内显得过于“亲俄”而遭到政敌的攻击。

第二种,取消交付。这个可能性小一些,但并非没有。如果特朗普的感动足够深刻,或者他认为普京的这份“人情”未来能在其他地方换回更大的利益,他可能会顶着国内的压力,直接把这个计划给取消了。

第三种,依然交付。特朗普这个人,做事常常不按常理出牌。他或许会认为,收下普京的赞美,和继续对俄罗斯保持强硬,是两码事。他可以一边享受着普京的“力挺”,一边把导弹送出去,以此来向世界展示他的“不可预测性”。

但无论如何,普京的这番话,已经成功地在美国的决策链条里,打入了一个楔子。它让一个原本纯粹的军事援助问题,变成了一个掺杂着特朗普个人情感的复杂难题。

这就是普京的高明之处。他不像西方政客那样,总是端着架子,满口官话。他更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猎手,善于观察,懂得在最合适的时机,用最精准的方式,触动对手最柔软的地方。

短短两句话,不费一枪一弹,就可能让几百枚“战斧”导弹的去向变得扑朔迷离。他让特朗普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强大的领导人是“懂”他的。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对特朗普来说,可能比任何实质性的利益都重要。

最终,“战斧”的命运如何,我们还要再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经过这番互动,美俄之间的博弈,又增加了一层浓浓的个人色彩。

世界局势,就是这么奇妙。有时候,决定历史走向的,可能不是飞机大炮,而仅仅是两个强大男人之间,一次恰到好处的“吹捧”和一次心照不宣的“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财经   战斧   美国   乌克兰   稀土   俄罗斯   导弹   克里米亚   面子   奥斯陆   克里姆林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