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下降,医生叮嘱糖尿病人:宁愿睡到中午,也不要轻易做这5事

气温一降,尤其是进入深秋和初冬,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状况容易出现波动。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冬季血糖波动的概率比夏季高出近40%,尤其是早晨起床后的血糖更容易不稳定。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糖尿病患者坚持早起,认为一大早起床活动能帮助控制血糖,但殊不知,在寒冷的早晨,过早活动或者做一些日常操作,其实可能带来危险。

首先,要特别注意的是起床后立即称体重或测血压。很多人觉得早晨是记录健康数据的最佳时间,但在冬季,这个习惯可能不太适合糖尿病患者。

因为气温低,血管容易收缩,如果马上站起来称体重或者测血压,可能导致血压短时间升高或者心脏负担增加。研究显示,冬季早晨的血压通常比其他时间高出10~15毫米汞柱,而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存在血管问题。

如果这时候贸然进行称重或测量,很容易出现头晕、心悸甚至晕倒的情况。在笔者看来,糖尿病患者在冬天起床后,应先在床上静卧5~10分钟,让血压平稳下来,再做测量,这样数据更可靠,也更安全。

其次,早晨空腹洗冷水澡绝对要警惕。很多人可能觉得冷水洗澡能提神醒脑,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危险。

糖尿病人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血管弹性差,如果遇到冷水刺激,很容易引发血糖短时间升高或者血压骤升。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在寒冷刺激下,血糖波动幅度可达到15%~20%,长期如此可能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而且冷水刺激还可能诱发心绞痛或者心律失常。因此在气温下降的情况下,宁可晚起一点,用温水洗澡,也不要因为所谓“锻炼意志”而冒险。

再者,冬季空腹运动也是糖尿病人容易忽视的一个危险点。很多人听说早晨空腹运动能消耗脂肪、降低体重,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运动可能导致低血糖,甚至晕倒。

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人,低血糖的风险更高。临床数据显示,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的发生率可达10%~12%,而且冬季低温下,人体对低血糖的反应可能变慢。

出现出汗少、手脚冰冷等症状,极易被忽略。在笔者看来,如果真的想运动,可以在吃过一点容易消化的早餐后,再进行慢走或拉伸,这样既安全又有效。

另外,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是早晨随意服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糖尿病患者往往对药物依赖较大,但冬季血糖波动大,如果按照夏季的习惯早起就服药,有时会造成血糖过低或者血糖反而波动更大。

近来一项研究显示,冬季糖尿病患者因服药不当引起的低血糖就医人数比夏季高出约30%。所以医生建议,尤其是寒冷天气里,应根据夜间血糖变化和当天早晨的血糖值,再决定药量和时间,避免盲目按照固定时间服药。

最后,不少糖尿病患者存在早晨空腹大量喝咖啡或浓茶提神的习惯。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这种行为对血糖和心血管都不利。

咖啡因和茶多酚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可能导致血糖短时间升高,同时增加心跳频率和血压波动。统计显示,空腹饮用高咖啡因饮品的糖尿病患者,其早晨血糖平均比不饮用者高出1.2~1.5毫摩尔/升

在笔者看来,宁可先喝一杯温水,等血糖和身体状态稳定后,再喝淡茶或咖啡,既不会影响身体,也能维持警觉性。

总的来说,糖尿病人在气温下降时,如果能宁愿晚起一会,也不要贸然做以上这些事,对身体的保护比强行遵守作息更重要。

睡到中午,或至少保证有充足的睡眠,让身体自然适应寒冷,这是一个非常安全的策略。同时,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注意以下细节:起床后先喝温水,缓慢活动,让身体逐渐适应温度和血糖的变化。

洗澡用温水,避免冷水刺激;运动时先吃少量食物,避免低血糖;药物服用根据实际血糖调整,不盲目;饮品选择温和的水或淡茶,避免空腹高咖啡因刺激。这些措施看似小,但对预防冬季血糖波动和心血管意外至关重要

另外,糖尿病患者在冬天还应注意一些额外的健康细节。例如,寒冷天气容易导致血管收缩,手脚冰凉,易感冒或出现血液黏稠度升高,这种情况下,血栓和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

所以在日常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燕麦、豆制品、瘦肉等,同时保持充足水分摄入,这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还能维持血液流动性。

此外,穿衣要保暖,尤其是头部、手部和足部,这些部位温度下降会让全身血管收缩,增加血压负担。总而言之,冬季糖尿病患者的生活需要比平时更加谨慎。

宁可睡到中午,慢慢起床,也不要为了所谓效率而忽视安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不是称体重,不是洗冷水澡,不是空腹运动,更不是盲目服药或者喝浓茶,而是让身体逐步恢复平稳状态。

只有在安全和舒适的前提下,才可以开始日常活动。近期临床数据也不断提醒我们,冬季血糖波动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显著上升,照顾好身体和作息,比追求所谓效率更重要。

总的来说,糖尿病患者在冬季的自我管理需要更加贴近身体信号,而不是按照固定模式。宁可晚起,也不要轻易做这五件事,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维持血糖稳定,同时保护心血管健康。

长期坚持下去,不仅能降低冬季血糖波动带来的风险,也能让身体状态更加平稳和舒适。毕竟,健康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不是短期努力可以解决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糖尿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rs3918242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单纯性肾囊肿风险相关性的研究 贺超贵;李可;尹述恒;雷景春;刘凡 中国糖尿病杂志2025-01-2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3

标签:养生   糖尿病人   气温   中午   医生   血糖   糖尿病患者   冬季   低血糖   身体   早晨   血压   温水   血管   寒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