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陈若琳再破天花板,入选国际名人,这一荣誉为自己正名

7月底,33岁的陈若琳迎来好消息。

她入选了2025年国际游泳名人堂,荣誉颁发仪式的地点在今年举办游泳世锦赛的新加坡。

与陈若琳一起迎来好消息的,还有她曾经的队友,现在的好友郭晶晶。

颁奖结束后,前跳水运动员田亮和郭晶晶的老公霍启刚,相继发文进行了祝贺。

不过相比于这些,很多人更在意的是,陈若琳未参加此次世锦赛的小徒弟全红婵。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跳水女王入名人堂

2025年7月28日,陈若琳从田亮手中接过奖杯,成为今年唯一入选国际游泳名人堂的跳水运动员。

这座创立于1965年的荣誉殿堂,迎来了中国跳水界最年轻的入选者之一:33岁的陈若琳,成就分量不言而喻。

当天的颁奖礼恰逢游泳世锦赛举办期,与她一同站上领奖台的,还有2016年便获此荣誉、因行程延迟至今日领奖的郭晶晶。

两代“跳水女王”并肩领奖的画面,成了全场最暖心的瞬间。

典礼结束后,田亮和郭晶晶的丈夫霍启刚,都在社交平台为陈若琳送上祝福。

但有网友发现,全红婵没在社交平台道贺,就开始猜测师徒俩关系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但真相却是,那会儿全红婵正因为腰膝有伤,在广东队做康复训练。

师徒俩每天都视频聊训练,感情好着呢。

对她们来说,赛场上一个眼神的默契,比网上的祝贺实在多了。

陈若琳就说过:“赛场上的眼神交流,比啥祝贺都顶用。”

中国跳水队一向低调,2023年吴敏霞入选名人堂时,国家队也没发官方祝贺。

对这支“梦之队”而言,传承跳水精神、培养新人比庆祝活动更重要。

如今看着手握奖杯的陈若琳,回望她的成长轨迹,每一步都闪耀着坚持与热爱。

女王之路开端

1992年,陈若琳出生在南通一个普通家庭。

小时候身子弱,总生病,父母在她4岁时送她去学游泳增强体质。

却没想到到游泳馆直接被跳水教练高峰注意到,在高峰看来,这个四肢修长的小姑娘很有跳水的潜质。

就这样,陈若琳改学跳水,开始了与10米跳台的不解之缘。

刚开始练习时,站在3米跳台上她都会害怕,但凭着一股韧劲,她克服恐惧每天坚持400次起跳训练。

2000年进入江苏省体育运动学校后,她的天赋得到充分发掘。

三年后全国少儿跳水赛,她一个人就包圆了三块金牌。

2004年全国跳水锦标赛,她在10米台拿了第五名,成功引起了中国跳水队掌门人周继红的注意,之后顺利入选国家队。

到了2006年,14岁的陈若琳第一次代表中国打国际比赛。

在澳大利亚站的双人10米台决赛里,她和搭档蒋李双愣是拼赢了不少奥运冠军,把金牌拿到了手。

随后在多个分站赛中,她与贾童搭档保持不败战绩,成为国际跳水界的新星。

而真正让她成为“跳水女王”的,是奥运赛场上的巅峰时刻。

奥运赛场创辉煌

北京奥运会是陈若琳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当时中国队在女子单人10米台项目上,已经12年没有拿过奥运金牌。

16岁的陈若琳承受着巨大压力,但她眼神坚定。

在双人项目中,她与王鑫配合默契,以绝对优势夺冠。

单人项目的比拼更激烈,加拿大选手海曼斯咬得特别紧。

最后一跳,陈若琳拿出高难度动作,飙出全场最高的100.30分,总分447.70分拿下冠军。

赛后她淡淡地说:“站在跳台上,眼里就只有水花。”

2012年伦敦奥运会,陈若琳接着创造辉煌。

和汪皓搭档才两年,双人10米台就配合得像一个人,轻轻松松拿了冠军。

单人项目她以422.30分成功卫冕,这枚金牌不但是她个人第四枚奥运金牌,还是中国夏季奥运会的第200枚金牌。​

然而常年高强度训练,让她身体亏空不少。

2016年里约奥运会前,她颈椎问题已经很严重,医生警告继续跳水可能瘫痪,但她太爱跳水了,还是咬牙坚持。

最终和刘蕙瑕搭档拿下双人10米台金牌,帮中国保住了这个项目的五连冠。

这一下,她成了奥运“五金王”,和吴敏霞、邹凯平起平坐。

可常年伤病彻底熬不住了,当年10月,她宣布退役。

转型教练续梦想

退役后的陈若琳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延续跳水梦想。

2017年,她以助理教练身份重返国家队。

训练馆里,她拿着秒表认真记录每个动作细节。

她把多年积累的技术笔记整理成册,足足30万字,成为年轻运动员的宝贵财富。

2021年底,陈若琳接手了一个巨大挑战——成为全红婵的主管教练。

当时全红婵刚在东京奥运会上创造“三跳满分”的奇迹,但随着身体发育,在完成207C动作时频频失误。

好多教练怕棘手不敢接,陈若琳却敢挑这担子。

她为全红婵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每天监测体重,拆解技术细节。

训练场上,她要求严格,0.1分的误差都要重跳十遍。

生活中,她像大姐姐一样照顾全红婵,帮她剪头发、准备药膏。

2023年全国冠军赛,全红婵因207C失误丢冠,网上对陈若琳的质疑声四起。

面对压力,她在训练场边偷偷抹泪,转身又继续给全红婵做肌肉放松。

凌晨三点,她还在录像分析室里,吃着泡面一帧一帧研究动作。

这份坚持最终在赛场上收获了回报。

2024年巴黎奥运会,全红婵稳稳守住女子单人10米台金牌,陈芋汐拿了银牌,练俊杰和杨昊也摘得男子双人10米台冠军。

陈若琳成为南通体育史上首个“奥运冠军+冠军教练”,用实力回击了所有质疑。

从4岁怕水的孩子到33岁站在名人堂领奖台,陈若琳用29年时间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作为运动员,她带伤征战,一次次站上世界之巅;

作为教练,她顶住压力,用耐心培养新一代冠军,如今她又准备在国际裁判领域发光发热。

国际泳联评价她:“让世界看到,跳水的传奇从不因退役而落幕。”

陈若琳的故事还在继续,她将在跳水领域创造更多辉煌,为中国跳水事业开辟新的道路。

结语

怕水的孩子成了跳水女王,又成了冠军教练。陈若琳的路,写满了坚持:忍痛夺金是,凌晨研究动作也是。名人堂的荣誉,是对过去的加冕,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她手里的秒表,还在为新的传奇计时。

参考文献:

1.扬子晚报:《江苏骄傲!陈若琳领取国际游泳名人堂奖杯》2025-07-30

2.九派体育:《陈若琳,南通骄傲!田亮霍启刚发文祝贺!》2025-07-29

3.人民网:《跳水奥运冠军陈若琳因伤退役》2016-10-21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8

标签:体育   荣誉   名人   国际   跳水   中国   教练   名人堂   金牌   双人   女王   赛场   冠军   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