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发现:天热还经常喝绿茶的人,不出1个月,或能看到4个改善

盛夏一到,老王大爷家小院总是热得连蚊子都没心思叫。邻居们提着冰镇饮料串门,汗涔涔的老王却只泡着一杯滚烫的绿茶,在躺椅上安然自得。有人不理解:这大热天还喝热茶,不怕更热吗?老王摇头一笑,说每年三伏天,就靠这口绿茶过日子,身子也有劲,心情也顺——这一坚持,就是八年。

医生每年体检,老王各项指标都挺好。医生表示:天热还经常喝绿茶的人,不出1个月,或能看到4个改善。

据《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数据显示,高温季节有超68%的人首选冰饮 ,但其实绿茶才是中国传统的“解暑饮”。绿茶性微寒,内含 茶多酚、咖啡碱、维生素类和氨基酸等多类活性成分。这些物质不仅仅起到“生津解渴”,很多医学研究还发现,绿茶能从 改善血管、调理肠胃到调控神经兴奋状态多方面“调和”机体。

国际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每周喝绿茶3次及以上的人群,高温适应能力和自我舒适感评分平均提高了12%。尤其是气候潮湿炎热的华南、华东,老年人如果平稳补充绿茶,其心血管健康风险、体温调节及部分代谢相关症状都优于同期不喝绿茶者。

医生也会反复提醒:不要以为“喝热茶更上火”。其实恰好相反,适量饮用温热绿茶能促进汗腺分泌,使得体表容易散热,并且不会造成冰饮所导致的肠胃刺激、血管一过性收缩等不良现象。不同于碳酸饮料或者高糖茶饮,绿茶的自然成分对中老年群体尤其友好。

刚开始换绿茶,一些人可能会觉得“口感淡、没劲”,但一个月左右后,人体会陆续出现下面4点正向改变:

血压、血脂稳定性变好

绿茶中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多项国内外研究显示, 每天适量饮用绿茶(约250-500ml),4周后体内低密度胆固醇水平平均下降6-10%,血压小幅回落,尤其是有早期高血压倾向的人,变化最明显。
血脂稳定意味着血管更“通畅”,心脏负担减轻,夏季猝死风险也随之降低。

出汗更加顺畅,身体更容易“凉快”

绿茶里的咖啡碱茶多酚共同作用,能刺激中枢神经和汗腺活力。大量数据证实,炎热季节适度出汗,通过皮肤散热效率提升。早晚各半杯绿茶的人,平均皮肤温度比饮用冰饮者低近0.6℃,人主观上感觉更清爽,湿热天也更少出现“中暑、头晕等”。这种通过“发汗”凉身,比单纯“靠冰镇”更温和、不刺激。

肠胃更舒适,消化系统负担轻

有不少人夏天喝冰冷饮品一上劲肚子就“不消化”。绿茶虽然也是茶,但维生素B族与氨基酸柔和了对胃肠的刺激。

一些消化慢、夏天老是腹胀、没胃口的中老年人,坚持喝温热的绿茶,容易恢复肠胃动力,进餐有食欲,且腹泻、胃胀的症状下降达1/3。

精神状况变好,耐热力提升

夏季人容易烦躁、情绪波动大,而绿茶中的 L-茶氨酸是天然的“神经调和剂”,和咖啡因作用后产生的“平稳提神”,可以让人 缓解紧张、专注力提升,并减少心慌烦躁的发生率。

调查显示,每天两杯绿茶的人群在高温天气下,睡眠质量评分提高近11%,心情平稳,熬夏天更有底气。

绿茶虽好,也得喝得对。以下这些建议,喝茶的人一定得知道:

控制量,每天300-500ml为宜

大量浓茶不等于更健康,过量会让神经兴奋、肾脏代谢负担加重。一般成年人一天两三泡,每泡一小把(约3克),温热即可。

最佳喝茶时间:避免空腹及临睡前

饭后半小时至一天傍晚是最佳喝茶时段,空腹饮用可能引起胃部不适,晚上临睡前喝,容易增加夜间小便次数,影响睡眠。

选择新鲜茶叶,注意水温

绿茶怕烫,新鲜嫩叶用80℃左右的水冲泡最合适。温水浸泡更好释放茶多酚,不会苦涩发涩,口感和健康都兼得。

高风险人群慎用,特殊情况听医生建议

肾功能不全,严重贫血,心律失常的人群应谨慎饮用绿茶。孕妇、哺乳期及高敏人群饮绿茶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1年第8期:绿茶摄入与高温适应性关联的流行病学调查
3.《营养学报》2022年第3期:绿茶茶多酚的抗氧化及其对心血管健康的作用机制
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标签:美食   绿茶   医生   发现   肠胃   人群   血管   高温   咖啡碱   汗腺   平稳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