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没用刑他就主动招供,放他出狱时,他却说:再关一段时间吧!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方丈

编辑| 幸运

初审| 天坛

前言

1930年的冬天,万县城里发生了一件怪事。

一个被抓进监狱的人,敌人还没动刑呢,他自己就全招了,说自己是共产党。

按理说这种人应该立马被处决才对,可特务头子王陵基审了几天,最后竟然把他给放了。

更离谱的是,放他出去的时候,这人还不乐意,拉着牢门说:"别放我啊,再关几天吧,外头太冷,我没饭吃。"

这到底是个什么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惊心动魄?

穷苦孩子的出路,从烟铺伙计到川军士兵

罗南辉1908年出生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败农家,家里穷得叮当响。

小时候父母咬着牙供他念了几年书,后来实在撑不住了,他就辍学去水烟铺当伙计。

那年月,像他这样的穷孩子,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

水烟铺的活又累又脏,每天闻着那些刺鼻的烟味,还要看老板的脸色。

干了没多久,水烟铺倒闭了,罗南辉连这份苦活都丢了。

眼看着没了活路,家里又等着他挣钱养家,罗南辉想来想去,只有一条路可走——当兵。

那时候四川军阀混战,到处招兵,管饭管穿,虽然危险,但总比饿死强。

不到18岁,他就扛起枪进了川军。

军营里的日子也不好过,训练严苛,长官动不动就打骂。

罗南辉这人有个特点,不服输,再苦再累他都咬牙挺着,打仗也不怕死,慢慢地在军队里站稳了脚跟。

一本书改变了命运,从士兵到地下党员

1927年的春天,罗南辉的人生出现了转折。

军营里来了一个文化教官,私下里给他们讲些不一样的东西。

有一天,教官神秘兮兮地拿出一本书,封面上写着《共产党宣言》。

罗南辉虽然只读过几年书,但认得字,他借来翻了翻,里面讲的那些道理让他眼前一亮。

穷人为什么穷?为什么要给地主老爷打工?为什么当兵的要替军阀卖命?这本书给了他答案。

从那以后,罗南辉经常找教官聊天,慢慢接触到了共产党的思想。

他开始明白,自己受的那些苦,不是命该如此,而是制度有问题。

1927年春天,在教官的介绍下,罗南辉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的时候他还不到20岁,但他知道自己找到了真正值得为之奋斗的事业。

组织给他的任务很明确——留在川军做兵运工作。

这活危险得很,稍有不慎就会暴露,被军阀处决。

罗南辉白天跟其他士兵一样训练打仗,晚上就偷偷做战友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穷人不该给军阀卖命,应该为自己争自由。

他组织成立了"士兵联合会",表面上是战友互助组织,实际上是在发展革命力量。

凭着这份胆识和能力,他在军队里的地位越来越高,最后升到了营长的位置。

拿下恶霸杨监于,百姓叫好军阀胆寒

当上营长之后,罗南辉率部驻扎在彭县。

彭县有个恶霸叫杨监于,这人是当地的小军阀,手下养着几百号打手,横行乡里多年。

老百姓种地要给他交苛捐杂税,做生意要给他交保护费,谁敢不从,轻则挨打,重则丢命。

彭县百姓恨死了这个杨监于,但谁也不敢动他。

罗南辉进驻彭县没几天,就听说了杨监于的恶行。

他去县城转了一圈,亲眼看到杨监于的打手在街上欺负商户,把人家的摊子掀翻,货物全砸了。

有个老汉跪在地上磕头求饶,那些打手还在踢他。

罗南辉当时就火了,但他没马上动手,而是先摸清了杨监于的底细。

杨监于听说来了个新营长,就派人送来了厚礼——一万大洋的银票,还有地契,说是送给罗营长一百亩良田,外加城里的一座大宅院。

这是杨监于惯用的手段,先收买,收买不成再动手。

来人说得很客气:"杨老爷说了,罗营长是个明白人,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这点薄礼不成敬意。"

罗南辉当着来人的面,把银票和地契撕了个粉碎,扔在地上:"回去告诉杨监于,我不吃这一套。

他欺压百姓的账,我早晚要跟他算清楚!"来人吓得脸都白了,转身就跑。

几天后,罗南辉集合全营,摸到了杨监于的老巢。

杨监于手下虽然人多,但都是些乌合之众,哪里是正规军的对手。

一场恶战下来,杨监于被活捉了。

罗南辉下令把杨监于搜刮来的金银财宝、粮食布匹全部登记造册,然后挨家挨户还给老百姓。

那些被抢的田地,也重新分给了农民。

彭县百姓拍手叫好,但这件事也让罗南辉在军阀圈子里出了名,有人说他是"赤色分子",开始盯上他了。

接到密令去万县,春来茶馆里的陷阱

1930年冬天,组织上给罗南辉下了一道密令:川东特委军委书记陈进已经牺牲,让他立刻前往万县接替工作。

这个任务凶险异常,万县当时敌人势力很强,陈进就是在那里暴露被害的。

罗南辉知道这一去可能有去无回,但他二话没说就出发了。

到了万县,罗南辉按照约定的暗号,来到城里的春来茶馆接头。

这个茶馆是个秘密联络点,平时人多眼杂,方便隐蔽。

罗南辉换了身普通衣服,装成生意人的样子,进了茶馆点了壶茶,坐在角落里等着。

按计划,接头的同志应该会来,对上暗号就能确认身份。

罗南辉在茶馆里坐了没多久,就觉得不对劲。

茶馆里的茶客看着都挺正常,但他注意到有几个人不时往他这边瞟,眼神很不自然。

凭着多年的警觉,罗南辉意识到,这里可能出事了。

他装作若无其事地喝茶,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怎么脱身。

还没等他想出办法,茶馆的门突然被堵住了,一群特务冲了进来,为首的直接指着罗南辉:"就是他,带走!"原来敌人早就盯上了这个联络点,他们抓了陈进之后,一直在这里守株待兔,等着下一个送上门的。

罗南辉知道自己中计了,但他脸上没露出半点慌张,任由特务把他押走。

主动招供却全是废话,特务头子都懵了

罗南辉被关进了万县城里的监狱,负责审讯他的是国民党特务头子王陵基。

这个王陵基心狠手辣,手上沾满了共产党人的鲜血。

他审人有一套,各种刑具都用得出神入化,很多革命者都在他手里吃了大亏。

王陵基第一次提审罗南辉的时候,打算先吓唬吓唬他。

他坐在椅子上,冷笑着说:"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进来的人,没几个能活着出去的。

识相的赶紧交代,你是什么身份,来万县干什么,还有谁跟你一起?"

罗南辉低着头,浑身发抖,看起来怕得要死。

王陵基正暗自得意,觉得这人不经吓,还没开始用刑呢,就要垮了。

谁知道罗南辉突然抬起头,结结巴巴地说:"长官,长官饶命啊!我说,我全说!我是共产党,我是来接头的!"

王陵基愣了一下,这么爽快?他怀疑地盯着罗南辉:"你说你是共产党?叫什么名字?什么职务?"

罗南辉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我,我也不知道自己算什么职务。

我就是个跑腿的,人家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名字嘛,我叫罗老三,大家都这么叫我。"

"罗老三?"王陵基皱起眉头,"你来万县接头,接谁的头?"

"这个,这个我也不清楚。

"罗南辉挠着头,"有个人给了我一张纸条,让我来春来茶馆等着,说会有人来找我。

那张纸条我不认字啊,就随便塞鞋里当鞋垫了。"

王陵基气得拍桌子:"那张纸条呢?拿出来!"

罗南辉哭丧着脸:"早扔了啊,长官。

那纸太硬了,垫脚不舒服,走了两天我就扔掉了。

您要是想看,我再去找找?"

王陵基被他气笑了,这人是真傻还是装傻?他又问了一些细节,罗南辉的回答都是这个调调——承认自己是共产党,但说自己只是个不识字的跑腿小人物,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答不上来。

连着审了几天,王陵基发现从罗南辉嘴里套不出任何有用的信息。

这人要么是个真正的小喽啰,要么就是个装疯卖傻的高手。

王陵基找来了刑讯专家,准备上刑具。

但转念一想,这人这么配合,万一真是个小角色,打死了也没什么价值,不如放长线钓大鱼,看看能不能顺藤摸瓜。

牢里有饭吃,求着再关几天

王陵基决定再观察几天。

他故意在牢房里安插了几个假犯人,想套罗南辉的话。

这些假犯人跟罗南辉套近乎,聊天打听消息。

罗南辉跟他们聊得挺热乎,但说的都是些家长里短的废话,什么老家在哪里,家里种了几亩地,当兵吃了多少苦。

假犯人旁敲侧击地问起党组织的事,罗南辉就开始哭穷:"我哪懂那些啊,我就是个当兵的,上头让我去哪我就去哪,给我几个大洋我就干活,连字都不认几个。"

几天后,王陵基觉得这人确实没什么油水可榨,决定把他放了。

他让手下去牢房通知罗南辉:"你可以走了,今天就放你出去。"

手下去了一趟,回来报告说出了个怪事。

罗南辉听说要放他,不但不高兴,还拽着牢门不肯走,说:"长官,您再关我几天吧!外头天气冷,我没地方住,也没饭吃。

这牢里虽然挤,但好歹有个遮风的地方,每天还能分到两顿稀饭。

我出去了真没活路啊!"

王陵基听了直摇头,心想这人可能真是个傻子,或者是个胆小怕死的懦夫。

他下令:"不管他怎么说,今天就把他赶出去!这种废物留着也是浪费粮食。"

手下把罗南辉从牢房里拖出来,推搡着往外走。

罗南辉一路还在嘟囔:"这么冷的天,你们就不能让我多住几天吗?我是真没地方去啊..."走到监狱大门口,看守不耐烦了,一脚把他踹了出去:"滚!别在这碍眼!"

罗南辉被踹得趴在地上,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还回头看了看监狱大门,摇摇头叹了口气,像个真正的乞丐一样,蹒跚着走了。

绝地求生的智慧,装疯背后的深思熟虑

罗南辉离开监狱之后,并没有马上露出真面目。

他在万县城里又转悠了好几天,依然装成那副落魄的样子,到处讨口饭吃。

他知道敌人肯定会派人跟踪他,所以这出戏必须演到底。

果然,背后一直有人盯着他,看他去了哪些地方,见了什么人。

罗南辉就像个真正走投无路的流浪汉,白天在街上闲逛,晚上找个破庙或者屋檐下睡觉,饿了就去讨饭,完全看不出任何破绽。

跟了几天,特务们发现这人真的什么都没干,就是个到处流浪的可怜虫。

他们向王陵基汇报,王陵基最终确信,这个罗老三确实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没什么价值。

特务们撤走了,罗南辉这才暗暗松了口气。

又过了几天,罗南辉确定安全了,才悄悄离开了万县。

他的这场装疯卖傻,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从被捕的那一刻起就想好的策略。

他知道陈进已经牺牲,万县的地下组织遭到破坏,自己很可能也暴露了。

敌人抓他,肯定是想从他嘴里撬出更多情报。

如果他什么都不说,严刑拷打之下未必能扛得住;如果编造假情报,又容易露馅。

罗南辉想出了最绝的一招——主动承认,但把自己说成一个不值一文的小角色。

这样一来,敌人既觉得他老实,又觉得他没价值,自然不会在他身上浪费时间。

至于那些荒唐的细节,比如把密信当鞋垫,不识字的共产党员,这些看似破绽百出的说法,反而让敌人更相信他真的是个蠢货。

罗南辉当营长的时候,见识过各种各样的人。

他知道王陵基这种特务,最瞧不起的就是胆小怕死、没有价值的人。

所以他就把自己装成这样的角色,甚至装得比真的还像。

请求继续关押这一招更是神来之笔,哪个共产党员会求着敌人关自己?这种反常的行为,彻底打消了王陵基的怀疑。

这场装疯的背后,是罗南辉对敌人心理的精准把握。

他赌的是敌人的轻视和傲慢,赌的是自己的演技能够骗过所有人。

这场赌局,他赢了。

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其他同志和组织。

王陵基从他这里什么情报都没得到,那些还在地下工作的同志就多了一分安全保障。

罗南辉脱险之后,继续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去。

他这次的经历,后来成了地下工作者学习的经典案例。

面对强大的敌人,有时候硬碰硬不是最好的选择,以退为进、示弱伪装,反而能够绝处逢生。

罗南辉用自己的智慧证明了,真正的勇敢不只是冲锋陷阵,有时候装疯卖傻也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定力。

结语

罗南辉的故事告诉我们,革命者的智慧不仅体现在战场上的冲锋陷阵,更体现在险境中的沉着应对。

他用一场荒诞的装疯卖傻,骗过了敌人的眼睛,保住了性命,更保护了组织的秘密。

这种看似荒唐的举动,背后是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敌人心理的精准判断。

真正的英雄不一定都是光鲜亮丽的,有时候他们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用最意想不到的方式完成自己的使命。

信息来源:

《中共川东特委历史资料汇编》,四川省档案馆,1985年

《川军抗战人物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万县革命斗争史料》,重庆市党史研究室,2001年

《罗南辉烈士传略》,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8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历史   敌人   主动   万县   茶馆   特务   彭县   营长   川军   军阀   装疯卖傻   长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