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10天后,长和亲口表态,交易没被批准前,绝不会出售任何港口

时隔10天,长和集团再次回应港口交易风波,称在交易尚未获得批准之前,绝不会出售任何一个港口资产。那么,如今港口交易进展如何?长和的表态又传递出怎样的信息?

5月22日,在股东大会上,长和联席董事总经理黎启明表态称,(港口)交易要经过很多审查,长和一定会全力配合,在交易没被批准之前,绝对不会实施。这一言论不仅正面回应了外界的质疑和猜测,也为持续数月的交易争议划出底线。

回顾此次事件,从3月份长和出售巴拿马港口的消息发酵,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此事表态,再到交易方试图通过拆分业务规避监管、却被中方监管机构否决。至今,交易进程终于进入政策审查轨道。

5月12日,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和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的官网发布了一条重量级消息:夏宝龙主任在澳门会见工商界人士,并发表了多项重要讲话。这些内容与长和港口交易引发的舆论风波高度相关,甚至可以说在思想层面作出了回应。

夏宝龙强调,国家始终坚定不移推进“一国两制”,而港澳企业的发展也始终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没有国家的强大,就没有港澳经济的繁荣。他特别指出,“资本无国界,但商人有祖国”,说出了许多港澳企业家的心声,也为港资企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这场座谈会上,夏宝龙明确指出,港澳工商界一直以来都有爱国爱港的优良传统,无论是过去面对殖民主义压力,还是如今应对西方打压,很多港澳企业家都选择了站在国家一边,挺身而出,展现了应有的骨气与担当。也正是因为这样,港澳经济才能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潮流中不断前行,企业本身也得以做大做强。

换句话说,不管外部形势怎么变,国家始终是企业最可靠的后盾。毫无疑问,长和听明白了,所以其此次并不是简单地回应股东和市场的质疑,而是在以一种负责任的方式,表明自己始终与国家发展大局保持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长和的一系列表态还和另一件大事巧合“撞档”——中美关税谈判。4月中旬美国宣布对华加征新一轮关税后,长和集团被曝重启交易谈判。但5月12日中美联合声明的发布彻底扭转局势,美方撤回大部分加征关税,中方则保持战略定力,随后长和便表现出“守法”的初步意向。显然,国际局势的戏剧性变化,客观上影响了长和集团的决策考量。

当然,也要看到另一个现实:在国际博弈愈演愈烈的今天,港澳企业正面临比过去更大的压力。一方面,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还要警惕西方国家出于地缘政治目的对港澳经济的干预。美国等国家频频以“国家安全”为由,干涉正常商业交易,就是一个明显例子。

在这种背景下,长和能否顺利推进这笔港口交易,还要看后续的审批进展。但从目前的态势来看,长和已表明不急于推进交易进程,而是选择稳扎稳打、依法合规。而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夏宝龙在澳门的讲话其实提出了一个长期议题:如何提升港澳经济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他提出,港澳工商界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拓展新兴市场,把发展蓝图落实到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中去。比如把横琴开发视为澳门自己的事业,或者通过参与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市场开拓,扩大港澳影响力。

这些话虽然听起来更像是政策倡导,但其实也在为企业“指路”。毕竟,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它们的命运始终与政策、制度、国家发展节奏密切相关,长和的经历就是眼前的案例。

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个企业都要早些看到自身与国家的“共同体关系”,首先,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依托祖国平台,凡是涉及跨国并购、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等敏感领域的商业交易,必须谨慎对待,每一步都要依法合规。这不仅是保护企业自身,也是维护国家利益、社会信任的表现;

其次,企业也要调整心态,尤其港澳企业应从过去相对独立的发展思维中跳出来,更加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要把爱国与逐利对立起来,而是要看到,两者在今天的中国背景下是可以统一的。只要思路正确,方向一致,就一定能找到“为国为己”的发展路径。

总之,长和这次的表态,不只是一次被动的回应,更是一次主动的示范。它展现出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应有的态度,也让我们看到,在国家与企业之间,其实可以有一条清晰而坚定的发展之路,未来如何,就看谁能看得清、走得稳、撑得住,希望每一个跨国中企都能引以为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4

标签:财经   沉寂   港口   天后   港澳   国家   企业   澳门   工商界   经济   爱国   主动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