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泡泡玛特“邪修”的盲盒机,成了流量超猛的商场新基建?

周日晚上的五棵松万达广场游戏厅,多数设备都无人问津。唯独某个角落里的四台机器,围满了扎堆的“小孩哥”们。他们时而拿出收纳盒深思熟虑,时而手速飞快拍打按钮。不知哪台机器传来一声“抓住了”,就会迅速把外圈的围观者吸引过来。

这就是《宝可梦明耀之星》的魅力。

与传统玩法不同,这类街机会在捕获成功后吐出实体卡牌,并且能在全国的同类设备上反复使用。而各种稀缺、高战力卡,就是让小孩哥们欲罢不能的关键所在。从宝可梦、火影忍者、漫威到奥特曼、我的世界,这些与热门IP联动的游戏厅新物种,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游艺新宠。

但与其说它们是某种竞技游戏,不如说是披着游戏外衣的“赛博盲盒”。

01

一次26个币,“赛博盲盒”展示吸金神力

最近几年,电子游戏厅已成昨日黄花。除了偶尔前来寻找童年的中年人,少数电子捕鱼佬、推币大师外,鲜有新用户到来。各种五十元百币的团购套餐,让人几十元就可以实现一整天的“游戏厅自由”。

但《明耀之星》等设备的到来,让游戏厅画风突变。

玩法上,这类产品多是通过随机卡牌+轮盘数值比大小进行战斗设计。配上IP元素、视效渲染,让玩家们模拟动漫人物的成长历程参与其中。游戏过程中,还需要轻微的策略、应变能力、运气缺一不可,整个游戏集齐了时下最让人上头的元素。

真正让人心跳拉满的,还是爆出“六星卡”的瞬间。这种类似于抽到Labubu隐藏款的快乐,才是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源源不断的沉没成本和好胜心,会驱使玩家不断投入。卡牌设置了不同稀有度等级,虽然大部分玩家明知大概率会抽到普通卡,但“万一下一张就欧气爆棚呢”?这种心理,让很多人一边吐槽“这玩意真坑”,一边乖乖掏钱。

“虚拟对战+实体收藏”的玩法,简直是为收集控们量身定做的快乐星球。玩家不仅是在打游戏,更是在抽盲盒,每一张实体卡都代表着一次前途未卜的冒险,既能玩游戏,又能将“吃谷”乐趣拉满。抽中的高战力卡牌还可以转化为“打手卡”,帮助玩家赢得更高级的卡牌。

此外,厂商深谙卡牌设计精髓:卡牌工艺精美,柄图貌美,雕金设计立体感十足,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背面技能说明还能与动漫剧情完全吻合,比集换式卡牌更具代入感。在一些交易网站上,不玩游戏、仅收藏卡牌的人也大量存在,稀缺卡牌的交易价格一张可达数百元,只因这些卡牌即使只是放着收藏、欣赏,也极具价值。比起虚拟游戏的成就奖杯只能登陆游戏才能看到,实体卡牌可以随意摆放,放在收纳盒里像战利品一般展示。

以《明耀之星》为例,开局投入26个币后(约等于8元钱左右),机器会掉落一张随机卡牌供玩家使用。完成遭遇战后若想进一步收服宝可梦,还需继续投币换取精灵球。一些特别宝可梦的捕捉场景,要通过两台设备联机进行,直接把预算“乘二”。与这些设备相比,3币玩一次的传统打怪、抓娃娃机简直就像“新兵蛋子”。

不过很多小孩哥的家长对此却持包容态度:“开个泡泡玛特也要七八十,在宝可梦上几乎等于十连抽了,还能作为和孩子的亲子活动。”毕竟,这些超级IP的存在,是两代人之间非常稀缺的“共同语言”,有时年轻家长们甚至比小孩哥还要上头。

02


从“错峰入局”,到重塑线下消费


互动式卡牌街机源于日本,在日本已经有了成熟的商业形态,日本的便利店、大型商场,随处可见这类游戏设备,在日本市场,运营商还会通过组织常规赛事、新品发售纪念活动、亲子挑战赛等多元形式, 充分调动玩家的活跃度,已然成为日本年轻人常见的社交空间。如今,这股风潮正在席卷中国。


以《宝可梦明耀之星》背后动漫的卡牌游艺设备公司华立科技为例,公司2025上半年其动漫IP衍生产品收入约1.66亿元,同比增长14.51%,其自研的国潮卡片产品《三国幻战》在中国台湾市场发行后也表现良好。根据公司规划,将继续对各种年轻人喜爱的原创IP进行战略收购,未来2年内还将投放4,350台动漫卡片设备,以进一步拓展市场。亦有投资者认为,该赛道有望产生“下一个泡泡玛特”。


重走一次“小智与皮卡丘”的大师之路,亦或是从“下忍”晋升为“影”,的确是一份珍贵的童年记忆。更何况,其中还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以及对实体经济的人气加成。游戏与“吃谷”的融合、虚拟与现实的破壁、亲子互动与年轻人社交的全新展开,都称得上是一次消费创新。


当日本街机市场因人口结构变化和娱乐方式多元化而开始触及天花板、增速放缓时,国内市场的“错峰入局”反而进入了加速期。但目前在国内引发热潮的设备,其核心玩法很大程度上仍源于日本市场已经验证的上一代产品,我们似乎远远落后于日本市场。


不过,这种差距并非不可逾越。中国在消费科技应用层面已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储备,完全有能力实现体验的跨越式升级。


例如,可以将国内日益成熟的VR或AR技术融入卡牌对战,让宝可梦从平面卡牌中“跃”出,以3D立体形态真实地站在玩家面前进行对战;或者或者深耕国潮文化,将《三国》《山海经》等本土超级IP与玩法深度结合,像大热的3A大作《黑神话悟空》那样,走出我们自己的特色创新之路,实现从文化输入到文化输出。


这样的预测并非空穴来风。《宝可梦明耀之星》的成功,已经给日渐疲软的实体商业上了一课:流量和转机的密码,实则在于“体验”。能让人停留和频繁消费的,不再只是简单的商品或服务,而是一个能激发情感、创造记忆的“情感寄托能量场”。


基于这一灵感,实体商业也完全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场景重构”微创新,为消费者创造更多停留的理由和重复到访的动机。


比如北京通州万象汇,针对周边上班的白领,在午休时段精准打造“轻社交”场景,通过小型快闪店、午间音乐会、健康轻食市集等元素,巧妙填补了“工作-生活”之间的空白地带,正切中了都市白领对"微逃离"与"轻社交"的心理需求,将商业空间转变为日常生活的缓冲带。


再如上海鸿寿坊的探索,它深入挖掘了城市文化与场所精神,将商业功能聚焦在了"街角的日常发生地"。在这里,街巷被重新演绎为"日常的秀场",人们喝咖啡、晒太阳、偶遇展览,构成一幅生动的"即兴的公共戏剧"。更值得一提的是,鸿寿坊摒弃了“租户思维”,转而以“生活合伙人”的理念,将入驻商户视为社区的“共建者”与“内容共创者”。在创建者看来,真正的社区活力,不在于品牌的知名度,而在于人与空间、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连接。


这些创新与《宝可梦明耀之星》改造传统游戏厅的逻辑如出一辙:它们都不以单纯的销售为核心目标,而是以"公共性"与"情绪价值"为优先。它们提供的是"可重复的生活剧本":孩子可以在这里玩耍,情侣可以在这里看风景,朋友可以在这里聊天。就像成功的游戏厅通过稀缺卡牌、联机对战和实体收藏让玩家流连忘返,这些商业空间也通过精心设计的情感触点,让消费者自然停留、自发分享、自愿复访。


带来积极转变的本质,是将商业空间从单纯的“卖场”升级为提供生活方式解决方案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每一次消费都不再是简单的交易,而是融入生活叙事的一个章节,这种虚拟网络无法提供的真实连接与感官共鸣,才是新商业区别于线上消费的核心优势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0

标签:数码   基建   流量   泡泡   商场   游戏厅   实体   日本   设备   玩法   玩家   游戏   战力   社交   街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