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母亲十年我才懂,不要太过度同情父母,否则日后你会无法自拔


人到中年才发觉,有些道理需要亲手触碰过岁月的裂痕才能真正明白。

十年前母亲查出慢性病时,我毫不犹豫地辞去工作回到她身边。看着她颤巍巍喝药的样子,我总忍不住抢过药碗一勺勺喂她;她半夜咳嗽一声,我立刻惊醒冲过去;她提起邻居儿子买了新车,我第二天就取光积蓄给她换家电。我以为倾尽所有的体贴能填补她失去的健康,却忘了问一句:**她真正需要的是被呵护,还是被需要?

直到上个月,我发烧卧床时听见她在厨房悄悄给我熬粥。佝偻的背影像突然被点燃的蜡烛,那双我常年搀扶的手,正稳稳握着汤勺在锅里画圈。那一刻我才惊觉——当我始终把她当作需要全盘接管的弱者,其实也剥夺了她作为母亲的本能。过度同情就像甜蜜的枷锁,让付出者沉溺于自我感动,却让接收者在无声中枯萎。

小区里七十岁的陈阿姨,女儿每天连她吃几粒花生都要管。后来陈阿姨常偷偷蹲在花坛边喂流浪猫,她说:“只有这些小东西不会嫌我没用。”而我的母亲,在我偶尔出差时反而容光焕发,在老年大学交到了舞伴,还学会了用手机拍短视频。

如今我学会在晾衣服时“求助”:“妈,这衬衫怎么熨才平?”看她利落地调好蒸汽熨斗,眼角细纹里淌出自得的光。**父母要的从来不是子女捧着愧疚的供奉,而是并肩行走时偶尔的借力。** 当我们停止过度同情,才能真正看见他们穿越岁月后的坚韧灵魂——那里面藏着不曾熄灭的火种,只需一点信任的风,就能继续燃烧很长很长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6

标签:美文   日后   母亲   父母   阿姨   岁月   汤勺   接收者   容光焕发   舞伴   慢性病   家电   火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