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关于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加快现代服务业倍增发展的决定

中共成都市龙泉驿区委

关于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加快现代服务业倍增发展的决定

(2025年7月31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共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十二届十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就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加快现代服务业倍增发展进行了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一、坚定以文商旅体深度融合为引擎推动服务业倍增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建设文化强国、旅游强国、体育强国,作出深化文旅体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把文旅产业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等一系列重要部署,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省委对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和支持成都做优做强极核功能加快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市委对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出重要部署。全区上下要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在坚持工业立区、制造强区的基础上,全力以赴推动文旅兴区、商贸活区,发挥山水人文优势、提升赛演热度、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为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现代化品质城区提供有力支撑。

龙泉驿区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赛演搭台、消费唱戏,强产兴业、惠民富民,聚焦有规划、有空间、有项目、有载体、有场景、有政策,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构建赛演聚流、文旅增值、消费反哺生态圈,打造文商旅体融合示范区,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倍增发展,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多作贡献。

龙泉驿区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总目标是:到2027年,全区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全区社消零总额达到430亿元,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240亿元,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9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力争突破1200亿元。到2030年,以文润城、以商兴城、以旅塑城、以体营城发展格局全面呈现,文商旅体品牌影响力、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二、塑造“山水龙泉驿·幸福品质城”文商旅体品牌

借“大运”之势、扬“山水”之长、显“古镇”之韵,培优做强赛事演艺、场景消费、生态休闲等业态,塑造具有龙泉驿山水特质、融合现代时尚体验、彰显品质城区魅力的文商旅体品牌。

(一)做靓特色文商旅体名片。深入挖掘传承历史文化根脉,深度融合现代特色文化,塑造“山水龙泉驿·幸福品质城”文商旅体品牌。活化利用世界大运公园等大运遗产,联动东安湖公园、驿马河公园、欢乐田园一体开发,举办高能级赛事、高流量演唱会,发展培训研学、全民健身、主题体验等业态,打响东安湖赛事演艺名片。突出“一半山水一半城”生态优势,串联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驿马河公园、东安湖公园、锦绣天府、青龙湖公园,提档升级桃花故里景区,形成坐城望山、以山瞰城、山水相拥的大地景观,打造龙泉山城市会客厅名片。实施古驿古镇文化保护传承、溯源挖掘、活化利用行动,丰富古驿道上走一走、客家风情品一品、非遗技艺学一学等文化体验,共建巴蜀驿道文化走廊,提升洛带古镇美誉度,深耕古驿古镇历史文化名片。突出“整车智造+科普研学”特色,丰富汽车改装、赛事、博览、交付中心等业态,营造可观、可玩、可学、可购的复合场景,展示汽车工业多样风貌,培育汽车工业旅游名片。

(二)全力打造城市级消费地标。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东安湖新消费体验标杆商圈,引进顶级赛事、演艺、会展等资源,加快集聚高端商业、品质餐饮、康养休闲等消费业态,打造东安湖复合型消费地标。做强生态旅游、户外运动、休闲度假、森林康养等业态,培优“龙泉山观日”“青龙湖骑行”“东安湖乐跑”等特色项目,打造山湖一体生态型消费地标。紧扣客家文化,常态营造洛带古镇国风巡游、簪花旅拍等流量场景,打造洛带古镇文化型消费地标。

(三)全力开展品牌推广。发挥内宣、外宣、网宣作用,精心策划宣传推广计划,研究发布“必游必看”热力地图、“必购必带”特色产品和“四季旅游”精品线路,形成“烟火成都里·有个龙泉驿”的文旅风尚和消费潮流;聚焦提升游客满意度,创新产品供给、丰富旅游体验、提供优质服务,形成人人认可、口口相传的优质文旅口碑;引导市民树立人人都是宣传员、个个都是代言人的理念,宣传龙泉驿好景、好物、好事。

三、构建多元融合产业体系

用好资源禀赋、发挥产业优势、彰显特色特质,发展文商旅体多元融合产业,加快构建“赛演牵引、文创赋能、旅游聚势、商贸增效”的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产业体系,同步提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实现服务业倍增发展。

(一)发展高能级赛事演艺产业。发展壮大体育产业,紧扣“能级赛事牵引、本土品牌深耕、全民健身赋能”三大路径,高质量办好世界运动会、全国游泳锦标赛等高能级赛事,叫响东安湖半程马拉松、客家五零越野等本土赛事,发展旱雪、匹克球等特色运动,创新打造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壮大体育制造、培训、零售等相关产业,助力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做优做强演艺产业,全力打造东安湖音乐演艺产业园区,培育艺人经纪、票务运营等产业,加快国潮音乐基地等项目建成投运,形成以大型演唱会为核心、各类演艺业态错位叠加的产业集群。每年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舞台剧100场以上,吸引观演游客150万人次以上。

(二)发展特色化文化文创产业。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加强明蜀王陵等历史遗迹保护,强化柏合草编等非遗传承保护与活化利用。重点提升园区产业集聚能力,紧扣特色文化元素,创新发展“文创+沉浸式体验”“文创+科幻”等融合业态,培育形成动漫影视、数字文创等产业,推动本土文创产品出川出海。创新博物馆开发运营模式,推动成都大运会博物馆等举办系列展览、开发文创产品、发展特色研学。深入实施“名舞、名品、名剧、名曲”文艺创作行动,支持创办大师名家工作室。年均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8%以上。

(三)发展全域化现代旅游产业。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打造天府旅游名县、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东安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整体呈现多点开花的全域旅游格局。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以洛带古镇、金龙长城为代表的古镇旅游,以桃花故里、锦绣天府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以凤栖东山、美满山街为代表的山地旅游,以捷达体验中心、沃尔沃体验中心等为代表的工业旅游,积极培育低空飞行等新兴旅游,构建业态丰富的旅游产品体系。推行“跟着赛演去旅行”票根经济新模式,扩大“赛演+商业+旅游”消费闭环。推动传统住宿业转型升级,提档高端住宿品牌价值,引育更多高能级民宿,打响“天府桃花源”民宿品牌。创建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2个、“金树叶”酒店3家,形成精品旅游路线10条以上,年均游客接待量突破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速达到10%以上。

(四)发展品质化现代商贸产业。着力发展美食产业。依托四川旅游学院“川菜工匠学院”,积极打造本地名店、名菜品牌,引育“米其林”等高端餐饮品牌,传承发扬柏合豆腐皮、洛带油烫鹅等本地特色美食,培育品牌老店、老牌新店5家,打造“传统味+新潮范”美食消费目的地。升级发展品质零售产业。支持商业综合体品质化发展,培育首展、首发、首店经济,加大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扩围力度,做强批发零售业品质和规模。聚焦体验消费、情绪消费,支持数字技术与赛事演艺、工业文化等互动融合,培育即时零售、无人仓等新业态,年均限上零售行业销售额增速突破15%。用好楼宇载体资源,推广“线上引流+实体消费”新模式,积极引导汽车、住宿、餐饮、旅游、农产品等企业开展直播电商业务,争取楼宇累计盘活面积30万平米。提质发展汽车贸易产业。支持汽车制造企业在我区设立贸易主体,大力发展二手车交易、售后维修等增值服务业态,发展“汽车+潮玩”“汽车+创意”等融合模式,依托深业车城和小米、特斯拉等交付中心,打造成都新能源汽车交付基地,高质量建设成洛大道汽贸走廊,打造高品质汽车消费目的地,引育汽车销售品牌店3家,年均汽车贸易额增速达10%。社消零增速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同时,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聚焦研发设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四大领域,加快实施一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重点项目;围绕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上下游企业,重点引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头部企业;支持本地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有根企业,完善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力争2027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47%。

四、营造丰富多样消费场景

秉持“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理念,实施四大行动、营造四大场景,集成美景、美食、美好体验,提升市场虹吸力、资源附着力、流量转化力。

(一)实施传承活化行动,打造文润龙泉驿场景。优化文化资源产品供给,活化利用“四大会馆”、洛带公园、巴金文学院等资源,打造艺术展览展示、非遗展示体验等场景,面向全省大中小学开展研学体验项目。优化公服资源产品供给,加快推进东安书院运营,打造兼具文化传承与服务创新的阅读服务空间,高品质运营东安湖大剧院,开展歌剧、舞剧等演出,年均不低于120场。优化文创资源产品供给,依托梵木创艺区,做大做强全国连锁文创企业,孵化音乐演艺、休闲展览、艺术创作等文创项目。办好华语青年作家颁奖典礼等活动,支持高校企业开发特色文创产品。

(二)实施体验焕新行动,打造畅玩龙泉驿场景。创新赋能时尚潮玩,融合动漫影视、音乐餐吧、潮玩市集等多元业态,引入知名潮玩品牌,举办系列潮玩主题活动,推动溪峰岛综合文旅项目等建成投运,打造潮玩式体验空间。文化驱动沉浸体验,焕新文化表达方式,开发沉浸式、行浸式项目,推动打造集文化体验、自然探索、亲子娱乐于一体的数字体验综合体。度假点亮欢乐生活,依托驼峰通用机场,拓宽东安湖、洛带古镇等低空旅游线路,构建“空中+地面”立体旅游网络;升级银沙滩、欢乐田园等亲子体验项目,创新农耕研学、森林疗愈等康养休闲矩阵,建设家庭微度假首选目的地。

(三)实施更新提质行动,打造烟火龙泉驿场景。提质巷里烟火场景,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嵌入创意市集、茶楼餐饮等业态,完善15分钟便民生活圈,打造融合地域特色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生活美学商业空间。打造沸腾商街场景,升级桃花里步行街等特色街区,创新“赛演+美食”“文旅+美食”等模式,大力发展夜购、夜食、夜游等夜间经济,打响东安湖灯会品牌。激活慢享山水场景,用好近山亲水优势,开发生态研学、山地度假、星空露营、滨水娱乐等休闲项目,推动名店名品、艺术展览等业态有机植入,形成“流量促商业、商业引流量”的互促发展格局。

(四)实施运动聚能行动,打造活力龙泉驿场景。发展全民化健身运动,办好四川省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绿道健身体育公园运动会等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培育“城市天际线徒步赛”等群众体育活动,形成“徒步、骑行、乐跑”的全季全民运动体系。发展特色化极限运动,用好龙泉山山地资源,发展滑翔伞等特色体验运动,开发“空中观桃花”等特色旅游产品,拓展山地户外探险玩法。发展竞技化专业运动,优化豪威马术、七棵树网球中心、西部无人机基地等消费场景,积极发展竞技化专业运动。

五、提升宾至如归服务品质

坚持用户思维、市场导向,建设“设施筑基、服务润心、环境共生”的服务生态,全力打造“宾至如归、近悦远来”的高品质消费目的地。

(一)构建舒适便捷的设施体系。充分保障居民权益,推进文体设施亲民化、适老化、适幼化和无障碍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社区运动角。精准满足游客需求,加强智慧景区建设,提升旅游设施水平,完善旅游标识导引、应急系统和旅游公厕、休息驿站等配套设施。优化“快进慢游”交通网络,推动轨道交通连接东安湖体育公园、洛带古镇,建设龙泉山旅游环线,织密交通路网、推动互联互通,合理布局新能源充电桩、共享停车场。

(二)构建用户至上的服务体系。根据客流量精准制定应对举措,形成日常模式、假日模式、活动模式服务方案。推动重点场所外卡受理终端全覆盖,布局更多离境退税店。用好“智游龙泉驿”平台,推动实现“一码畅游”、智能导览和无感支付。完善智慧监测预警体系,实时发布客流、天气信息,引导错峰游览。

(三)打造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树牢“主人翁”意识,营造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全民参与旅游服务的良好氛围。健全食品安全、计量保障、明码标价等诚信经营环境,探索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等制度,培育更多放心舒心消费基础单元。优化投诉高效处理和反馈机制,推动落实“消费纠纷一键和解”。分类开展市场主体信用等级评定,健全失信主体认定和联合惩戒机制。

六、深化融合发展改革创新

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方式,以主体优化产业生态、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以要素支撑提质增效、以机制创新释放活力,激活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一池春水”。

(一)培育市场主体。深入开展“立园满园”行动,力争引进文创开发、运营策划领域的头部企业、标杆企业,探索阿那亚、数字游民公社等城市合伙人、“主理人”模式,做大做强本地企业,发展壮大中小微企业,推动企业梯度发展壮大。深入开展“进解优促”工作,擦亮“驿站办”营商环境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维权援助机制。

(二)推动科技赋能。坚持文旅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等技术转化,推动在非遗数字化保护、汽车改装设计、赛事体验优化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开发数字展览、虚拟购物等沉浸式项目,聚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打造无人驾驶、无人售卖等智能新潮体验场景,促进文商旅体全链路智能化融合、数字化转型。

(三)强化要素支撑。高标准编制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十五五”专项规划,优化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基金招引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构建社会多元投入机制。积极策划包装重大项目,争取文旅专项债和超长期国债支持。引进文化名家、乡村规划师、非遗传承人等,支持校企合作共育文商旅体领域专业人才。完善用地保障机制,探索灵活用地模式,鼓励利用闲置厂房、仓库等发展文商旅体项目。

(四)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统筹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领导协调与工作推进机制。探索市场化与公益化结合路径,深化文化馆、图书馆、业余体校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审慎稳妥推进国有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改革,引导专业化企业和社会资本规范参与景区开发运营。严防“新形象工程”“半拉子工程”,以务实作风推动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来源:龙泉驿发布编辑:龙泉驿残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财经   龙泉驿区   成都市   商旅   中共   现代服务业   深度   东安   龙泉   旅游   产业   文化   场景   赛事   古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