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超过一半的居民都缺维生素 D
但是说到谁要补,怎么补,说法众多,好多说法甚至还是矛盾的。很多人都是随便买瓶维生素 D,两眼一抹黑,吃了就当万事大吉。
很多朋友也许还不知道,维生素 D 吃不对不仅起不到效果,甚至还可能导致中毒、高钙血症,出现恶心、呕吐等等不舒服的问题。
那到底谁该补维生素 D,又该怎么补呢?有没有个权威说法呢?
2024 年,美国内分泌协会公布了《维生素 D 预防疾病临床实践指南》(下文用「指南」指代)。
这个「指南」是咱们怎么补维生素 D 的权威,集结了最新、最顶尖的研究成果。
不用看原文,直接给大家划下重点:
1.不再推荐通过血液检测 25(OH)D 的水平来判断要不要补 D 了;
2.不推荐一般健康成年人补充超过每日推荐摄入量的维生素 D;
3.特殊人群(1~18 岁儿童和青少年、孕妇、75 岁以上老人、糖尿病前期人群),推荐不做血液检测,直接常规补充超过推荐摄入量的维生素 D,具体补多少量后文详细说。
接下来详细讲讲这三个点具体怎么在生活中实践起来。
不抽血怎么判断缺不缺维 D?
缺维 D 的 4 个典型表现
「指南」之所以不推荐大家抽血测缺不缺 D,主要是因为:
1.临床上并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有这样一个「最佳」维 D 水平,只要达到了就能预防特定的疾病,就算你查出来维 D 水平低,也不知道补到一个具体什么数值就确定有好处;
2.维 D 对健康的影响程度,可能与人种有关;
3.给维 D 设定一个过高的及格线,也就是现在维 D 检测的标准线, 30ng/mL 或 75 nmol/L,这会增加不必要的医疗投入,造成卫生公共决策失误。另外把抽血查维 D 作为常规检查,也会增加大家的焦虑。
不过,即便不抽血,如果你已经有以下 4 个典型表现,那么大概率也是缺维 D 了 ,需要重视起来好好补充。
①总是会抽筋或肌肉无力
严重的甚至会有持续性的局部骨骼疼痛,尤其是腰背、髋部、下肢或肋骨,久坐或久站后加重,活动时关节还会有「酸软感」。
②免疫力下降
免疫力下降,容易反复患上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③情绪低落,焦虑
经常情绪低落、焦虑、紧张或不耐烦,可能是缺维 D 引起的体内血清素水平失衡。
④皮肤新陈代谢问题
缺维 D 导致皮肤新陈代谢出现问题,皮肤溃烂、长癣干燥、长红斑等。
那么维 D 具体应该怎么补呢?
多晒太阳,多食补
做不到的直接吃补剂
18~74 岁的一般成年人,「指南」不建议额外补充超过推荐摄入量的维生素 D。推荐 18~64 岁成年人每天摄入 400 IU,65~74 岁每天摄入 600 IU。
最好的方法就是食补和晒太阳,实在不够还可以吃维D 补剂。
①食补维 D:总是在室内待着的人首选
食补虽然只能补充身体 10% 的维生素 D,但是非常关键,而且对总是在室内待着的人来说更好实现。
你可以优先选择富含维 D 天然食物,具体可以截图保存这张图:
如果吃不够,先别着急上补剂。
②只要能去户外,阳光补就是最佳补剂
条件允许最好多去户外走走,太阳光堪称最强维 D 补剂,既不用担心过量中毒,吸收效果还特别好,人体 90% 的维 D 都是皮肤合成的。
晒太阳可以选择早晨或下午,每天晒半小时就够了。
晒的时候,晒到四肢就行,不用晒脸,甚至在树荫下,漫反射的阳光也能补维 D。
千万不要在剧烈阳光下暴晒,也不要晒太久,避免晒伤。
③ 实在补不够,还可以每天吃 400 IU 补剂
不过咱们都知道,现实很骨感。
如果阳光补和食补你都没办法做到,那么也可以吃点补剂。
至于补多少,理论上应该扣除每天你晒太阳和食补的维 D 量,但一般不会有人这样严谨地计算。一般来说,每天 400 IU 就差不多了。
为避免中毒风险,最多不要超过 10000 IU/天。
四大特殊人群
直接超量补充
至于前面提到的四大特殊人群:
1~18 岁儿童和青少年、孕妇、75 岁以上老人、糖尿病前期人群
那就更不需要抽血检查了,直接补充超过日常摄入量的维生素 D 即可,具体补多少可以截图保存这个表格:
更新时间:2025-08-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