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光刻机巨头:中国人太聪明了,对中国封锁西方企业先活不下去

ASML的CEO彼得·温宁克最近说了一句实话:“美国对中国的封锁政策不会有效,因为中国人太聪明了。”

这是一个产业巨头在看清局势后的真实反应。过去几年,美国联合荷兰、日本等国家筑起半导体封锁墙,目标直指中国。但几年过去,墙倒没倒是一个问题,反弹出来的后果倒是越来越刺眼。

这话搁以前,可能没人信。但2025年这一看,温宁克的这句“预言”,怕是已经成了现实。

封锁升级,但挡不住中国的技术突围

要理解ASML这番“服软”,得从2019年说起。当年荷兰政府在美国压力下禁止对华出口EUV光刻机。EUV这玩意是高级货,做5纳米、3纳米芯片必备。

接着2023年,又把DUV也列入禁售清单。再往后,美国干脆推动欧盟搞了个“全球封杀”,把中国几家半导体企业一锅端。

从战术上看,这些动作确实精准打击了高端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但问题是,这种策略太直给了,反而让中国的反应更集中。

比如,ASML刚被迫暂停对华出货,它的对华销售额就滑了10%到15%。这个数字,并不小。尤其在全球需求疲软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缺失直接削弱了企业的增长支点。

与此同时,中国这边的反应并没有停留在“找替代”的层面,而是直接转向了“自研+换道”。

北斗导航系统、光通信技术、量子芯片这些领域的突破,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早就埋下的种子,在封锁压力下被提前催熟。

比如“Origin Wukong”超导芯片项目,原本只是科研方向之一,但在无法获得先进光刻机支持的情况下,它开始承担起“另辟路径”的角色。

这类逆向推进的技术布局,已经不再是技术储备,而是实战替代。

创新是逼出来的

很多人喜欢把中国的技术进步归结为“靠国家砸钱”,但如果只看到这一点,可能还不够全面。

比如国家半导体基金确实投了1500亿美元,这是事实。但这个数字如果没有对应的市场环境、技术人员和产业链支撑,它不可能直接开花结果。

资本只是燃料,真正推动机器转起来的,是企业和工程师在一线不断试错和迭代。

看华为的昇腾芯片,7纳米工艺、AI算力都不输国际对手,它的诞生背后不是一蹴而就的突破,而是长年累积下来的技术攻坚。

类似地,DeepSeek团队只用了500万美元,就开发出对标GPT-4o的AI模型。这不是巧合,而是产业土壤的厚积薄发。

跳出芯片本身,中国在技术路线上的突破也越来越多元。量子芯片、存算一体、第三代半导体这些方向,过去可能只是论文里的图表,现在已经开始向产品靠拢。

中芯国际的14纳米工艺,虽然不是最先进的节点,但通过不断优化工艺参数,它已经能满足大多数国内客户的需求。这种“小步快跑”的策略,反而让整个产业链更稳。

表面上看,这些成果是“被封锁逼出来的”,可一旦细看,会发现它们背后其实早有布局。封锁只不过是把原本需要五年走的路,压缩成两年走完。

光刻机的博弈,正在悄悄翻盘

说到底,光刻机才是这场博弈的核心。ASML不卖,中国就不能做先进芯片,这曾经是西方的底气。

但2025年,局势已经变了。

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机目前已经进入测试阶段,计划明年正式上产线。虽然它和EUV在技术层面还不能相提并论,但在中端市场,它已经具备实用价值。

更重要的是,国产光刻机的价格只有ASML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对于多数成本敏感型厂商来说,这是个不可忽视的选择。

除了设备本身,中国还掌握了一张隐形底牌,稀土。光刻技术需要大量高纯度稀土材料,而中国的稀土加工能力占全球80%。

这种资源型优势,在博弈中并不高调,但一旦触发,它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而ASML自己也不是没有感受到风向的变化。2025年进博会上,他们主动表示“在合规前提下继续合作”。这看起来像是在强调规则,实则是对市场的需求做出妥协。

ASML的竞争者,日本的佳能、尼康,正在加紧推进自家光刻机技术。一旦中国转向这些竞争对手,ASML的市场份额将受到更大冲击。

与此同时,一些欧洲企业也开始“曲线供货”。比如荷兰的安世半导体事件后,德国和法国的部分企业选择通过第三方渠道绕过限制,继续向中国提供关键零部件。

这类绕过政策的操作,虽然风险不小,但也说明市场的吸引力正在改变企业的行为逻辑。

结尾

从ASML的态度变化到国产光刻机的进展,再到中国在多个前沿领域的突围,这场半导体博弈的走向已经越来越清晰。

封锁并没有让中国止步,反而加快了它的技术独立进程。而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西方巨头,如今也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市场的不可替代性。

如果说过去ASML还能靠“技术垄断”掌控话语权,那么现在,它已经进入了必须“重新谈条件”的阶段。

全球科技产业的格局,不再是单边定义规则的时代。合作也许仍旧重要,但它的前提已经从“施舍”变成了“平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科技   光刻   荷兰   中国   巨头   聪明   中国人   企业   技术   芯片   半导体   纳米   稀土   美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