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亿换一个梦,“辞职”篮协主席的姚明,已经走上了另一条路

谈论姚明时,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把他和一串数字联系起来:4个亿。

这不是他打球挣的钱,是他为了一个梦,主动推开的财富。七年多前,他接手中国篮协主席的位子,把一份价值4亿的代言合同,过户给了CBA联赛。当时,所有人都觉得,中国篮球的天,要亮了。

可故事的结局,大伙儿也都知道了。2024年10月底,姚明任期届满,悄然卸任。没有惊天动地的发布会,甚至官方消息出来前一天,还有人在辟谣。这七年,男篮的成绩单确实不好看,连续无缘奥运会,亚洲赛场也打得憋屈。一时间,网上骂声一片。

那个曾经被我们捧上神坛的“移动长城”,似乎就这么走下去了。可事情,真就这么简单吗?卸下重担快一年的姚明,他亏吗?他后悔吗?他现在,又在干什么?

聊姚明,绕不开他的球员时代。那真是中国体育的一段高光岁月。

2002年,他以状元秀的身份登陆NBA,休斯顿火箭队成了无数中国球迷的第二主队。那时候,谁家里要是没件火箭队的球衣,都感觉跟不上潮流。姚明在那个全世界最顶级的篮球联盟里,靠着扎实的技术和过人的球商,硬生生打出了一片天。他和奥尼尔的“姚鲨对决”,至今还是球迷津津乐道的经典画面。

他不是那种只会靠身高的傻大个。他的脚步,他的手感,还有他那一口流利的英语和东方人的幽默感,都让他成了一个文化符号。他让世界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运动员。

可惜,天妒英才。常年的高强度对抗,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2011年,才31岁的姚明,拖着一身伤病,无奈宣布退役。我至今还记得他退役发布会上的那句话:“我离开了赛场,但不会离开篮球。”

退役后的姚明,转身成了上海大鲨鱼队的老板,去上海交大读书深造,还做起了公益。凭他的名气和商业头脑,舒舒服服地当个成功的商人和慈善家,一辈子衣食无忧,受人尊敬,是条再明白不过的路。

时间来到2017年。当时的中国篮球,正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国家队成绩下滑,CBA联赛不温不火,后备人才青黄不接。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改革,成了唯一的出路。这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姚明。

篮协主席这个位置,在中国体育圈里,分量极重,也极不好坐。它背后是盘根错节的利益和根深蒂固的旧体系。谁来坐,都得有刮骨疗毒的勇气。

姚明决定接下这个担子。为了能全身心投入,他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推掉一份价值高达4亿人民币的巨额代言合同。在商业价值的顶峰,他选择了转身。

在就职演讲上,他引用了林则徐的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那份决绝,那份担当,在当时,确实点燃了所有人的希望。大家相信,这个真正懂篮球、爱篮球,又不为钱所困的人,一定能带来改变。

上任后的姚明,立马烧起了“三把火”。

他大刀阔斧地推出了国家男篮“红蓝分队”制,把国家队一分为二,让更多的年轻球员有机会去国际赛场上历练。他还大力推动CBA联赛的职业化改革,从赛程安排到裁判制度,都想往更专业、更市场的方向靠。为了给未来播种,他搞起了“小篮球”计划,想让篮球从娃娃抓起。

这些改革,方向都是对的。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改革必然触动利益,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而竞技体育,最终还是要拿成绩说话。2019年的男篮世界杯,成了姚明任期内最大的滑铁卢。在家门口,手握上上签,却因为关键时刻的致命失误,输给了波兰,最终失去了直通东京奥运会的资格。

那场比赛后,姚明在通道里眼眶泛红的画面,刺痛了无数人。当记者问谁来承担责任时,他没有丝毫犹豫,对着镜头说:“我!”

这一个字,千斤重。

此后,中国男篮的成绩一路走低,连续两届奥运会作壁上观,在亚洲也失去了往日的霸主地位。质疑声、谩骂声,像潮水一样涌向姚明。人们说他“当球员是120分,当主席不及格”。

这公平吗?或许不完全公平。人才断层、体教结合的壁垒、联赛的深层矛盾,这些冰冻三尺的顽疾,绝非一个主席、七年时间就能解决。在他任期内,中国女篮重回世界之巅,拿到了世界杯亚军和奥运会铜牌,三人篮球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些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成绩。

但作为一把手,男篮的溃败,这口锅他必须背。这是他坐上那个位置时,就该有的觉悟。

2024年10月底,姚明卸任了。没有煽情的告别,一切都静悄悄的。

褪去主席光环的姚明,并没有从篮球世界消失。他只是换了一个赛场,一个更安静,却可能更重要的赛场。

人们发现,他的身影更多地出现在了偏远乡村的球场上,出现在“姚基金”的公益活动中。就在前不久,还有人拍到他在贵州毕节的一所乡村小学,和孩子们一起投篮。他弯下那巨大的身躯,耐心地给一个孩子讲解动作,脸上的笑容,是久违的轻松和纯粹。

他创立的“姚基金”,这些年一直在做一件事:为乡村学校捐建篮球场,组织篮球季。他要把篮球的种子,撒到那些最需要体育精神滋养的土地上。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中国篮球的根,不在国家队的荣誉室里,不在CBA的聚光灯下,而在这一片片尘土飞扬的简陋球场上,在那些奔跑追逐的少年身上。

现在,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件事。他还是国际篮联亚洲区的主席,在另一个层面上继续为亚洲篮球服务。他也终于有时间回归家庭,陪陪女儿。

回过头看,那4个亿换来的七年主席生涯,姚明输了吗?

从国家队战绩看,他确实没能实现那个让中国篮球重振雄风的梦。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用自己的声望和牺牲,推动了改革的齿轮,哪怕只是转动了一点点。他让更多人看到了职业体育的复杂和残酷,也让人们开始反思,中国篮球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他种下的种子,无论是“小篮球”,还是乡村球场上的欢声笑语,或许在很多年后,会开出意想不到的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3

标签:体育   篮协   主席   姚明   篮球   赛场   男篮   中国篮球   球员   所有人   国家队   乡村   奥运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