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人过70岁,宁可每天躺到中午再起,也别总去做这4件事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一位75岁的大爷,退休后多年来一直习惯性地早上天不亮就起来,白天常坐着看电视,不做运动。

最近,他感觉越来越疲劳,体重逐渐增加,还出现了高血压和轻微的腰背痛。经过检查,医生提醒他,很多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加剧了他的健康问题。

进入70岁后,身体的机能开始逐渐衰退,许多曾经可以轻松应对的活动变得更加困难。对于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来说,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小习惯都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一些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很多老年人往往不自觉地忽视了这些习惯带来的潜在风险。一些人的健康问题正是源于一些看似不起眼,却实际上非常有害的生活习惯。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功能逐渐退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充满活力,很多老年人在生活中开始减少活动,尤其是70岁以上的人群。

有些老年人为了避免劳累或是因为身体状况变差,倾向于整天坐着。这些看似无害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却潜藏着极大的健康隐患。

远不如睡个好觉,宁可躺到中午再起也要有个好精神别总去做这几件事。

长时间久坐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在老年人中,久坐已经成为了许多慢性疾病的根源。

长时间的静坐会导致血液滞留在下肢,增加静脉血栓的风险,且久坐时对腰背、脊椎的压力极大,容易导致肌肉的萎缩、骨骼的脆弱。

久坐对老年人的影响尤为严重。人体的各个关节、肌肉本应处于运动和活动状态,才可以维持健康。

一旦长时间静止不动,关节会变得僵硬,肌肉会逐渐萎缩,骨骼的钙质也会逐渐流失,导致骨质疏松,甚至出现跌倒等意外情况。

血液循环不畅的情况还可能加剧动脉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而最常见的结果之一,就是血糖水平波动,进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或加重。

因此,即便是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也不应该过度依赖坐着。适当的站立、行走、轻度的伸展和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肌肉和骨骼的健康。

每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即便是简单的走动或是做些轻微的拉伸,也能有效改善身体的血液流动,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人由于牙齿、胃肠道等问题,开始倾向于食用软食或流质食物。这种饮食习惯虽然看起来方便,但长此以往,可能会给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

软食虽然容易咀嚼和消化,但它会减少咀嚼的次数,进而影响唾液的分泌和食物的充分消化,容易导致胃肠道的负担加重。

对于老年人来说,良好的消化和吸收非常关键,而软食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影响胃肠的正常功能,从而加剧消化不良、胃胀气等问题,甚至可能导致营养的缺乏。

随着年龄的增大,肠道的蠕动能力会逐渐减弱,过于单一的饮食可能使得肠道蠕动更加缓慢,容易导致便秘等问题。

因此,老年人应该尽量避免长期进食软食,要适当增加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比如粗粮、蔬菜、坚果等,以促进肠道健康,避免便秘等不适症状的发生。

另外,老年人往往缺乏新鲜食材,许多食物因加工、保存时间过长,营养成分流失严重。

加上他们的胃肠吸收能力和代谢能力逐渐减弱,如果再长期食用加工食品或过多摄入高糖、高盐的食物,容易加重肝脏、肾脏等内脏器官的负担,最终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因此,老年人应在日常饮食中,注重食物的新鲜与多样化,避免摄入过多的加工食品,并且注意控制盐和糖的摄入量。

在老年人群中,睡眠障碍已成为普遍存在的健康挑战。

随着机体自然衰老进程,松果体分泌褪黑素的能力显著下降,加之生理节律调节中枢功能衰退,导致老年人普遍面临睡眠时长缩短、深度睡眠减少等结构改变。

部分因关节退变、心肺功能受限而活动量骤减的老人,更易陷入昼夜节律紊乱的困境,表现为夜间多次觉醒、晨间过早苏醒或白天过度嗜睡等异常模式。

这种生物钟的持续紊乱会通过多重机制损害机体健康,交感神经系统的持续亢进可引发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加速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降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响应能力。

临床研究证实,长期睡眠剥夺可使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提升23%-45%。更为严峻的是,睡眠片段化会使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概率提高1.8倍,同时伴随抑郁量表评分显著升高。

因此,构建科学的睡眠卫生体系,通过光照调节、认知行为干预等手段重建昼夜节律,对维护高龄老人神经内分泌稳态具有关键意义。

专家建议,老年人应该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在固定的时间上床和起床,保证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如果睡眠存在困扰,可以通过适量的运动、调整饮食结构,或者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来解决睡眠问题。

随着年纪的增长,老年人的活动量会明显减少,尤其是一些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减少运动量。

老年人长期不活动,不仅容易导致肌肉的萎缩和关节的退化,还会影响骨骼的密度,增加骨折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缺乏运动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导致血压升高、血糖波动不稳。因此,即使年纪大了,也不能停止锻炼。

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游泳等,能够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力量,改善血液循环,提升免疫力,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对老年人来说,保持适当的运动量,不仅能延缓衰老,还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问题逐渐成为老年人最为关注的话题。医生提醒,到了70岁以后,保持适当的活动量、良好的作息规律和健康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

即使没有太多的外界压力,老年人仍然需要意识到,一些看似无害的小习惯,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加剧健康问题的发生。

因此,保持适当的活动,避免过度久坐,控制饮食中的盐分和糖分摄入,规律作息,定期体检,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延长寿命。

#MCN双量进阶计划#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老年人健康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陈双双.饮食结构对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9-15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2

标签:养生   中午   医生   老年人   健康   睡眠   软食   骨骼   节律   风险   发生   肌肉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