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据环球网报道,印度知名企业家、印孚瑟斯创始人、印度IT之父、苏纳克老丈人纳拉亚纳·穆尔蒂在接受采访时称,印度年轻人应该每天工作14个小时、每周至少70小时,否则印度就无法在经济上追上中国。
他在节目中反复提到中国的发展速度令人震惊,并把中国的勤奋文化作为印度必须学习的样板。

«——【·14小时工作制可行吗?·】——»
穆尔蒂的言论显然忽视了自身创业时的时代背景,更违背了基本的科学常识——人类并非机器,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会导致效率下降。

美国普渡大学商学院去年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通过睡眠追踪和每日绩效监测发现,长时间工作虽可能使当日产出略有提升,但会导致次日绩效大幅下降。
该研究提出的“每日恢复循环”模型指出,工作会消耗人体精力,需通过休息和睡眠补充;若每日工作超过10小时,睡眠和恢复时间被严重压缩,连续三天后,整体工作效率将降至每日工作8小时时的60%以下,同时失误率和工伤风险会显著增加。

中国《劳动法》明确规定,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即便需要加班,每月加班时长不得超过36小时,且需支付1.5倍至3倍的加班工资,违法延长工作时间将面临处罚。
中国企业的发展并非依赖延长工作时间,而是早已脱离“以时长换产量”的发展阶段。

以穆尔蒂熟悉的IT行业为例,华为每年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研发人员占比接近50%,凭借5G技术突破和鸿蒙系统创新占据市场优势,并非依靠程序员延长工作时间;
深圳某电子工厂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后,工人每日工作8小时的产出量超过此前工作12小时的产出量,产品次品率从3%降至0.5%。这一现象表明,企业核心竞争力源于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而非工作时长。

值得注意的是,穆尔蒂创办的印孚瑟斯公司在印度推行的是每周5天、每日8小时的工作制,核心部门即便加班,每日工作时间也不超过10小时。

穆尔蒂创业初期每日工作14小时,是因当时企业资源匮乏、人员不足,属于特殊发展阶段的特殊情况。若将这种“特例”作为全国年轻人的工作标准,如同要求所有运动员采用奥运冠军的训练强度,最终只会导致大量人员因过度劳累而无法维持正常工作,难以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印度网友的反驳直指问题核心:印度农业人口占总劳动力的45.8%,多数农民每日工作时长远超14小时,全年休息时间极少,但农业对印度GDP的贡献不足20%。这一数据充分说明,工作时长与经济产出之间并非简单的正比关系。
«——【·赶超中国的关键·】——»
穆尔蒂应当清楚,14小时工作制无法解决印度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他提出这一言论,本质上是将经济发展滞后的责任转移到年轻人身上,回避了商界和政府应承担的责任。
中国的发展实践表明,国家崛起依靠的是可持续的系统性发展能力,而非牺牲劳动力健康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创新驱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2023年中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2.5%,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是印度的8倍多,研发投入总量全球排名第二。
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在国际市场具备竞争力,关键在于持续的研发投入——华为每年将10%以上的营收用于研发,比亚迪在电池技术领域拥有2万多项专利,这些成就并非依靠延长员工工作时间实现。

印度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不足0.8%,多数企业以低端代工为主,即便作为IT巨头的印孚瑟斯,核心业务也以欧美企业软件外包为主,未掌握核心技术。

更重要的是,中国拥有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工业体系,从芯片设计、汽车制造到高铁、航天设备生产,均能实现自主研发和生产;印度则高度依赖进口,手机屏幕、芯片等核心零部件均需从中国进口,所谓的“制造业大国”实质是“组装大国”,劳动力成本优势被物流成本和关税抵消。

中国政府持续加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领域的投入,为年轻人创业和就业提供保障。在营商环境排名中,中国位列全球第31位,企业开办仅需3个工作日;印度排名第130位,办理营业执照需经过十几个部门审批,耗时长达一个月。
中国早已摒弃“以时长换增长”的模式,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穆尔蒂的言论引发众怒,还因为其违背了人文关怀的基本准则。印度年轻人作为劳动力,需要合理的休息时间用于恢复精力、陪伴家人和自我提升。

印度国会议员奇丹巴拉姆的观点具有合理性:经济发展应追求效率提升,而非单纯延长工作时长。中国的发展历程证明,国家进步依靠的是制度优势、技术创新和全体人民的协同奋斗,依靠的是长期稳定的发展规划,而非个别商界人士提出的不合理加班要求。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