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娱客馆
本文为深度观点解读,仅供交流学习
在全球舆论场上,苏丹内战和其引发的人道主义危机几乎被“静音”。
相比加沙地区的持续热议,苏丹的血与火、苦与痛鲜有人问津。
快速支援部队(RSF)在达尔富尔等地实施的大规模屠杀和暴行,已经让这场危机成为当今世界最被低估的灾难之一。

深入剖析这场战争,不难发现,背后既有武装力量的特殊历史轨迹,也有国际社会冷漠的现实逻辑。

RSF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13年,由苏丹前总统巴希尔一手组建。
这支部队最初定位为总统的“私人军队”,专门承担苏丹国防军不愿出面的“脏活”,其作风之残忍,外界常用“苏丹版瓦格纳”来形容。
2017年,苏丹通过修法将RSF“合法化”,但它始终游离于国防体系之外;
逐步沦为指挥官赫梅蒂的“独立王国”,拥有完全的军事、财政和决策自主权。

苏丹前总统巴希尔
RSF的“发家史”可谓一路伴随血腥。
它在达尔富尔镇压行动中手段极端却屡立“战功”,不仅获得巴希尔政权的全力扶持,还染指黄金、畜牧等产业,积累起雄厚资金。
RSF在也门战争中为阿联酋等中东国家“打工”,既获得了外部资金和装备支持,也积累了实战经验,最终一举实力反超苏丹国防军。
2019年,RSF和苏丹军方结盟推翻巴希尔,苏丹自此进入“一国两军”时代。
权力分配上的矛盾终成导火索,双方在2023年彻底反目,内战全面爆发。


RSF在内战中的暴行令人发指。最典型的案例发生在达尔富尔州首府法希尔。
这里被RSF围攻长达18个月,攻破后,城市惨遭屠城。原本110万常住人口的城市,如今只剩下约20万幸存者,大批平民非死即逃。
法希尔最后一家妇产医院被RSF攻占,400多名医护和病人全部遭到杀害,医疗体系就此崩溃。
与加沙地区的伤亡数字相比,法希尔的人道灾难有过之而无不及。

RSF的暴行不仅数量惊人,方式也极其残忍。武装分子公然拍摄、直播屠杀过程,面对逃难的平民无差别开枪射杀。
这些视频在网络上传播,成为苏丹普通人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
国际社会对此鲜有实质反应,RSF完全无视最基本的国际人道法和道德底线。
这场内战导致了惊人的人员流离失所。官方数据显示,已有约120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其中300多万人逃往乍得、南苏丹等邻国。
最令人痛心的是,52万名儿童因饥饿和营养不良死亡,大片地区缺乏粮食、清洁饮用水和电力,基本生存条件濒临崩溃。

联合国和国际红十字会多次警告,苏丹正面临21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人道灾难之一,但外部援助和关注远远不足。

苏丹的人道灾难为何没能引发全球舆论和主要大国的高度关注?
根本原因在于苏丹在全球能源、资源以及地缘战略上的“边缘化”。
与中东产油国、重要交通要道或资源富集区相比,苏丹缺乏被大国竞相争夺的“硬筹码”。这使得无论是外交斡旋,还是军事介入,都缺少现实动力。
“人道主义”一向是西方媒体和政治口号里的高频词汇,但在苏丹问题上,却出现了集体失声。

与加沙、乌克兰等地的高关注度形成鲜明对比,苏丹的灾难仿佛被有意“屏蔽”,人道危机沦为被选择性忽略的角落。
这不仅暴露了西方舆论的现实功利,也让苏丹普通民众的疾苦更加无助。

目前,RSF已基本退守达尔富尔地区,依托阿联酋等外部势力的支持,继续向苏丹西部五个州推进。
其在达尔富尔建立起事实上的割据政权,不断蚕食苏丹国防军的地盘。
RSF的财政和军备多来自非法黄金贸易与外部资金输入,成为非洲最具破坏力的武装力量之一。
面对RSF的步步紧逼,苏丹国防军开始寻求外援。

苏丹军方通过巴基斯坦获得了大量中国制造的轻武器、弹药和无人机装备,在局部战场上取得一定反击成效。
但整体态势依然胶着,内战并无结束迹象,局部地区的冲突甚至可能进一步扩大。
苏丹内战和RSF的暴行,已造成数百万平民流离失所、数十万无辜生命消逝。
但因为缺乏能源、地缘和资源的“战略含金量”,这场危机始终未能进入全球舆论和大国博弈的中心。
西方媒体和国际社会在人道主义问题上的“选择性沉默”,让苏丹成为当代世界最被忽视的人道灾难。

这场内战的终结遥遥无期,割据与外部势力的介入让局势更趋复杂。
唯一确定的是,在更多人看不见的战火阴影下,无数苏丹平民依然在苦难中挣扎,等待着迟来的关注与救援。
而这,或许才是全球人道主义最沉重的现实。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你的看法。
参考来源:闪评丨医院大屠杀460余人丧生 苏丹血腥国内冲突为何久拖不决?——国际在线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